9、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湛蓝高远的太空,充溢着无极的雄浑,人们思维的触角发出奇妙的幻想,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市树桂花和香樟,论枝叶繁茂的姿形,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足可荣获“树中之星”的佳称。
①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于是有了嫦娥的神话憧憬。
②于是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憧憬,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
③论飘溢四野的郁香,论四季不凋的品性。
④论四季不凋的品性,论飘溢四野的郁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评卷人 |
得分 |
|
|
四、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湛蓝高远的太空,充溢着无极的雄浑,人们思维的触角发出奇妙的幻想,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市树桂花和香樟,论枝叶繁茂的姿形,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足可荣获“树中之星”的佳称。
①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于是有了嫦娥的神话憧憬。
②于是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憧憬,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
③论飘溢四野的郁香,论四季不凋的品性。
④论四季不凋的品性,论飘溢四野的郁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三月八日是女士们的节日,为每一位女士送上祝福的“花篮”;有牡丹,一生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红梅,永远年轻。
(2)当下战争题材影视热播,对此有人说战争具有破坏性,没什么好写的。其实,文艺有奖善惩恶的目的,而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①有丹桂,幸福伴随;有芙蓉,冰雪聪明;
②有芙蓉,冰雪聪明;有丹桂,幸福伴随;
①战争也表现了善与恶的交锋
②善与恶的交锋也表现在战争里
A.①② B.②② C.②① D.①①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三月八日是女士们的节日,为每一位女士送上祝福的“花篮”;有牡丹,一生平安;
, ; , ;有红梅,永远年轻。
(2)当下战争题材影视热播,对此有人说战争具有破坏性,没什么好写的。其实,文艺有奖善惩恶的目的,而 ,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①有丹桂,幸福伴随;有芙蓉,冰雪聪明;②有芙蓉,冰雪聪明;有丹桂,幸福伴随;
①战争也表现了善与恶的交锋 ②善与恶的交锋也表现在战争里
A.①② B.②② C.②① D.①①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三月八日是女士们的节日,为每一位女士送上祝福的“花蓝”;有牡丹,一生平安; , ; , ;有红梅,永远年轻。
(2)当下战争题材影视热播,对此有人说战争具有破坏性,没什么好写的。其实,文艺有奖善惩恶的目的,而 ,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A.①② B.②② C.②① D.①①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三月八日是女士们的节日,为每一位女士送上祝福的“花篮”;有牡丹,一生平安;, ; , ;有红梅,永远年轻。
(2)当下战争题材影视热播,对此有人说战争具有破坏性,没什么好写的。其实,文艺有奖善惩恶的目的,而 ,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①有丹桂,幸福伴随;有芙蓉,冰雪聪明;
②有芙蓉,冰雪聪明;有丹桂,幸福伴随;
①战争也表现了善与恶的交锋
②善与恶的交锋也表现在战争里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梨花恒美
王本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中原以南地区的节令,而地处东北医巫闾山麓的辽西走廊一带,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那盛开着的梨花铺天盖地,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大雪,填满了山野峡谷,周遭世界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我们忙不迭投身于充满绚烂而温馨的流变之中。一畦畦方正的梨园,千树万树横陈的枝桠之上,或疏或密,或淡或浓,一色浅素的嫩白,令人心颤的圣洁之美。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居久了,加上公私两忙的荒疏,竟然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恰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说眼前这无垠的梨园,与我居住的小城相距不足一小时的车程,况且这些年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是浮光掠影,未能认真地光顾一次。而那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痴情地等待我的到来。面对这月白风清、水明沙净般的纯粹,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一阵清风吹过,淡淡的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朴素、安详的氛围,让我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鲜明的节奏,忧郁且又浪漫的旋律,唱出了一个小伙子跟名字叫喀秋莎姑娘的恋情。遥远的节奏旋律和眼前的梨花不期而遇,心头也禁不住漫上了一阵或浓或淡的馨香。
常听人说:“人比花娇”,其实任何美女面对“花容”都会自觉黯然。清雅高贵的梨花静静地绽放在蓝天和绿草之间,宛若一张张笑脸,笑脸上蕴含着唐诗宋词的古典韵味,这不加修饰的美当然会让美女们自叹弗如了。李清照当年可称得上是淑女加美女了,就连她也担心“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细看梨园中的一棵棵梨树,也是千姿百态,或蓊蓊郁郁、铁干虬枝,或瘦削峭拔,巍然兀立。有的枯槁中却见生出新枝,嫩叶在枝桠间簇拥成团。无论是干渴的沙土还是贫瘠的岩缝,它们都永远安详地守护在那里,借助于清风、蜜蝶传递着彼此间的爱。听当地老乡说,自祖上闯关东流落到此地,老几辈在这里生生息息,是这漫山遍野的梨树,才了却他们的衣食之忧。那众多的梨树中,有的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衍进中,抵御着风雪雷霆,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他们的根深入人生、自然、历史,它们的情感凝聚着人类心灵的信息。纷繁世象,功罪评说,都刻入了他们的年轮。值得深思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几天之内营造出一座摩天大厦;市场经济的肥水可以须臾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任何超人都不能高速度造出弹奏生命和弦的天籁,养育出百年古树!
临近中午,透过梨园主人敞开的窗户,参差的梨树之上繁密的花团依旧如流云泉涌般映入眼帘。阵阵花香袭来,飘向人们的鬓发、衣衫,浓浓淡淡,似聚还散。那满眼的梨花,蓦然让我陡生惆怅:落尽梨花春又了。毕竟韶光易逝,转眼就是花落春残。
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那梨花留给人的美是永恒的,何况梨花落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
(2009年5月2日《人民日报》)
通观全文,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梨花的恒久之美?请分条列述。
文章第四段结尾画横线的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义?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梨花的美,后两段却一转再转,由美景到惆怅,又由惆怅到释然。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我国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前苏联民歌《喀秋莎》中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探究。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所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落到一事无成,在历史上是□□□□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时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_________被录取,学习__________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____________??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不密闭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划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炮和灯丝,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了生命。所以当他年纪七十九时,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a)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事例。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动人的记叙:“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富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究自然,搜集资料,踏破铁鞋,搏击恶水,勤奋工作了大半生。(b)清代以画竹有名的郑板桥,曾有描绘刻苦学画的诗句:
A.冗繁削尽□清廋
B.四十年年来画竹枝
C.画到生时是熟时
D.昼认错挥写夜间思
⑥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所以(c)牛顿说:“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百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门捷列夫说:“终 身努力便是天才。”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d)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共了四十五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笑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 ,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第2小节中填入方格最恰当的短语应为___________项。
A.司空见惯 B.比比皆是 C.多如牛毛 D.屡见不鲜
2.对第2小节概括得最为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阐述学习也是实践的道理。 B.论述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功在于努力。
C.阐述勤奋学习使人变得有才能的道理。 D.阐述“天才”、“神童”失败的缘由。
3.依次填入第3小节横线的虚词最恰当的应是__________项。
A.终 也 以后 B.才 也 后来 C.始 又 然后 D.就 又 后来
4.第3小节中画线句“相当于延长了生命”的正确含义是:____________。
A. 多工作,少睡眠,有利于健康长寿。
B. 每天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几个小时,所干的活就比别人多。
C. 每天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几个小时,作出的贡献就多,积累起来就等于延长了寿命。
D. 每天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就可以增强体质。延长寿命。
5.从结构上看,第4小节画线句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作用。
6.对第4小节提到的巴尔扎克的国籍、作品以及作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正确的一项是__。
A.法国《项链》路瓦栽夫人 B.法国《守财奴》葛朗台
C.美国《守财奴》 苏比 D.俄国《变色龙》奥楚米洛夫
7.第5小节A句诗中最恰当的词应为______________。
A.更 B.剩 C.留 D.见
这首七言绝句的句序已打乱,排列正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a)(b)(c)(d)四处最恰当应放在______________处。
9.本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试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笔 墨 的 超 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 “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2分)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B.何况 C.可见 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来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梨花恒美
王本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中原以南地区的节令,而地处东北医巫闾山麓的辽西走廊一带,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那盛开着的梨花铺天盖地,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大雪,填满了山野峡谷,周遭世界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我们忙不迭投身于充满绚烂而温馨的流变之中。一畦畦方正的梨园,千树万树横陈的枝桠之上,或疏或密,或淡或浓,一色浅素的嫩白,令人心颤的圣洁之美。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居久了,加上公私两忙的荒疏,竟然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恰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就说眼前这无垠的梨园,与我居住的小城相距不足一小时的车程,况且这些年适逢梨花盛开的时节,也不止一次地在此路过,却只是浮光掠影,未能认真地光顾一次。而那梨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年复一年痴情地等待我的到来。面对这月白风清、水明沙净般的纯粹,我忏悔自己多年来辜负了梨花的这份痴情!一阵清风吹过,淡淡的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朴素、安详的氛围,让我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鲜明的节奏,忧郁且又浪漫的旋律,唱出了一个小伙子跟名字叫喀秋莎姑娘的恋情。遥远的节奏旋律和眼前的梨花不期而遇,心头也禁不住漫上了一阵或浓或淡的馨香。
常听人说:“人比花娇”,其实任何美女面对“花容”都会自觉黯然。清雅高贵的梨花静静地绽放在蓝天和绿草之间,宛若一张张笑脸,笑脸上蕴含着唐诗宋词的古典韵味,这不加修饰的美当然会让美女们自叹弗如了。李清照当年可称得上是淑女加美女了,就连她也担心“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细看梨园中的一棵棵梨树,也是千姿百态,或蓊蓊郁郁、铁干虬枝,或瘦削峭拔,巍然兀立。有的枯槁中却见生出新枝,嫩叶在枝桠间簇拥成团。无论是干渴的沙土还是贫瘠的岩缝,它们都永远安详地守护在那里,借助于清风、蜜蝶传递着彼此间的爱。听当地老乡说,自祖上闯关东流落到此地,老几辈在这里生生息息,是这漫山遍野的梨树,才了却他们的衣食之忧。那众多的梨树中,有的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衍进中,抵御着风雪雷霆,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他们的根深入人生、自然、历史,它们的情感凝聚着人类心灵的信息。纷繁世象,功罪评说,都刻入了他们的年轮。值得深思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几天之内营造出一座摩天大厦;市场经济的肥水可以须臾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任何超人都不能高速度造出弹奏生命和弦的天籁,养育出百年古树!
临近中午,透过梨园主人敞开的窗户,参差的梨树之上繁密的花团依旧如流云泉涌般映入眼帘。阵阵花香袭来,飘向人们的鬓发、衣衫,浓浓淡淡,似聚还散。那满眼的梨花,蓦然让我陡生惆怅:落尽梨花春又了。毕竟韶光易逝,转眼就是花落春残。
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那梨花留给人的美是永恒的,何况梨花落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
(2009年5月2日《人民日报》)
1.通观全文,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梨花的恒久之美?请分条列述。
2.文章第四段结尾画横线的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义?
3.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梨花的美,后两段却一转再转,由美景到惆怅,又由惆怅到释然。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5分)
4.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我国上世纪60年代流行的前苏联民歌《喀秋莎》中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探究。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