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温庭筠为花间词之鼻祖,他的诗与李白齐名,时称“温李”。
B.广义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散曲),其中诗包括古体诗和绝句,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C.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五种形体
D.汉字造字法主要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信、江为会意字,甜、资为形声字。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温庭筠为花间词之鼻祖,他的诗与李白齐名,时称“温李”。
B.广义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散曲),其中诗包括古体诗和绝句,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C.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五种形体
D.汉字造字法主要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信、江为会意字,甜、资为形声字。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二语文(下)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倡导美我们倡导美的文章。我们确实是不满意目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许多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狭小了,涵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这如同对于月亮的形容,有银盘的,有玉灯的,有橘的一瓣,有夜之眼,有冷的美人,有朦胧的一团,最后形容到谁也不知道月亮为何物了。我们现在是什么形容也不要,月亮就是月亮。于是,还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
如果同意我们的观点,换一种思维看散文,散文将发生一种质的变化,散文将不要准散文,将不仅是为文而文的抒情和咏物,也就不至于沦落到做诗人和小说家的初学的课程,轻、浅,一种雕虫小技,一种“大丈夫不为也”的境地。
先人讲,文章千古事。做文章怎能是千古的事?我们理解,做文章的人不要一天到黑脑子里总是想着我的文章怎么做,怎样就凤头豹尾,如何起承转合。做文章的人应该“平常”下心来,明白做文章是一种“业”,同当将军一样,或同当农夫一样,……生命都一样,“业”有高下尊卑之分,但都是体证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的“法门”,“法门”在质上归一。若把自己的生命重点移到了体证,而文章只是体证的一种载体,一旦有悟有感要说,提笔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就是好的文章,好的文章自然就有千古价值。我们读《古文观止》,读中学课本,看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散文大家,写得那一二篇绝美的抒情文,以为散文就是这类,但为了读到某一大家的更多的抒情散文而翻阅他的文集时,我们常常吃惊他的一生仅仅是写了这几篇抒情文,而大量的是谈天说地和评论天下的文章,原来他们始终在以生命体证天地自然。社会到了今日,出版业异常发达,做文章的人太容易有出版和发表的地方,为出版和发表而做文章,文章必然量多质劣。
当然,文章的好坏,是时代之势左右,汉唐的文章只能是在汉唐,明清的文章只能是在明清。一个时代的文章总体水准由一个时代而定,但往往是一个作家的具体作品却改变了某个时期的文风。作家个人的作用实在是相当大的。中外的文学史已经证明:真情实感,文章兴;浮艳虚假,文章衰。文学史上之所以有大家,大家之所以出现,就是在每一世风浮糜、文风花拳绣腿的时期有人力排陈腐,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
所以,我们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
所以,我们尽力克服狭隘的散文意识,大开散文的门户。任何作家,老作家、中年作家、青年作家、专业作家、业余作家、未来作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理论家,以及并未列入过作家队伍,但文章写得很好的科学家、哲学家、学者、艺术家等等,只要是好的文章,我们都提倡。在这块园地上,你可以抒发天地宏论,你可以阐述安邦治国之道,可以作生命的沉思,可以行文化的苦旅,可以谈文说艺,可以赏鱼虫花鸟。美是真与善,美是犹如戏曲舞台上的生旦净丑,美是生存的需要,美是一种情操和境界,美是世间的一切大有。
(1)对“大散文”概念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散文是大而化之的,包括一切的文章。
B.“大散文”概念包括着对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的呼唤。
C.“大散文”概念提倡“美的文章”,而美是无处不在的。
D.散文是大可随便的,质优质劣都不失为散文。
(2)“如果同意我们的观点,换一种思维看散文,散文将发生一种质的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范围上,散文将排斥不是散文的东西。
B.在内容上,散文将突破“抒情和咏物”的局限。
C.在水平上,散文将克服“轻、浅”“雕虫小技”的毛病。
D.在地位上,散文将摆脱“大丈夫不为”的“初学课程”的境地。
(3)不属于文章成为“千古事”的条件的一项是
[ ]
A.不要脑子里总是想着文章怎么做。
B.应该“平常”下心来,把文章看成一种“业”。
C.要承认“业”有高下尊卑之分。
D.文章应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4)“汉唐的文章只能是在汉唐,明清的文章只能是在明清”,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衡量一个时代的文章,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特点。
B.文章是时代的反映,所以文章的总体水准要由一个时代而定。
C.文学大家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也只能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才能发挥出他的作用。
D.文学大家的影响之大,可以打破“汉唐的文章只能是在汉唐,明清的文章只能是在明清”的定律。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道:“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小题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
A.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
D.到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
D.到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线的艺术
李泽厚
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
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它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为后世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即是说,“象形”中即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它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但又由干它既源出干“象形”,井且在其发展行程中没有完全抛弃这一原则,从而就使这种符号作用所寄居的字形本身,以形体模拟的多样可能性,取得相对独立的性质和自己的发展道路,即是说,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于符号意义(字义)的发展途径。以后,它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和更为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领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从篆书开始,书家和书法必须注意对客观世界各种对象、形体、姿态的模拟、吸取,即使这种模拟吸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概括性和抽象化的自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象形”作为“文”的本意,是汉字的始源。后世“文”的概念便扩而充之相当于“美”。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甲骨文开始了这个美的历程。应该说,这种净化了的线条美—书法艺术在当时远远不是自觉的。就是到钟鼎金文的数百年过程中,由开始的图画形体发展到后来的线的着意舒展,由开始的单个图腾符号发展到后来长篇的铭功记事,也一直要到东周春秋之际,才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这种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高考资源网
如果拿殷代的金文和周代比,前者更近于甲文,直线多而园角少,首尾常霭尖锐锋芒。但布局、结构的美虽不自觉,却已有显露。到周金中期的大篇铭文,则章法讲究,笔势圆润,风格分化,各派齐出,字体或长或圆,刻划或轻或重。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盘》等达到了金文艺术的极致。它们或方或园,或结体严正,章法劲凑而刚健,一派崇高肃毅之气,或结体沉圆,似疏而密,外柔而内刚,一派开阔宽厚之容。而它们又都以圆浑沉雄的共同风格区别于殷商的尖利直拙。
作为线的艺术的中国书法的某些特征:它像音乐从声音世界里提炼抽取出乐音来,依据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展开为旋律、和声一样,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以其挣脱和超越形体模拟的笔划的自由开展,构造出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丰富多样的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用以抒情和表意。可见,甲骨、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而为纯粹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中国书法──线的艺术非前者而正是后者。所以,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宇、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而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份,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倾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汉字八象形文字具有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B.汉字能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线条艺术,是源于它在其发展行程中没有完全抛弃象形的原则。
C. 甲骨文已经自觉地表现出对书法美的有意识地追求。
D.殷代的金文和周代的金文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艺术美。
E.中国书法──线的艺术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以均衡对称的形式美为主导和优势。
13.下列说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这线的艺术既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有对艺术世界美的追求。
B.中国特有的书法──线的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汉字形体和笔势的圆润上。
C.唐代孙过庭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这一观点与中国书法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相吻合。
D.书法的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14.从文中看,中国书法早期对美的追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草书代表作《自叙帖》的一部分(其中所写内容为:戴公又云:“驰毫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请结合文中关于书法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相关论述,对它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 “可游”、 “可居”种种,但“可游”、 “可居”胜过“可望”、 “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斗拱、飞檐的讲究,门、窗形式的自由多样,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 “重轩镂槛”、 “雕梁画栋”,延续到近代,仍然如此。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下列对“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也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B.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
C.建筑物严格采用对称结构,以整体建筑群的这种结构布局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D.中国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等都表现了中国建筑实用、理智的特点。
关于“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供养神的庙堂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的主要建筑,中国的祭拜神灵就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
B.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那种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使得中国建筑强调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因素。
C.宫殿宗庙建筑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D.宗教建筑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建筑,只供崇拜顶礼之用。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到宫殿宗庙中去,我们会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因为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构成这类建筑的基本审美特征。
B.中国建筑同样体现了山水画“可望”、“可游”、“可居”、“可行”的精神,身在其中,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C.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中国建筑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
D.万里长城,没有任何严格对称町言,它盘缠万里,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所以不具备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 “可游”、 “可居”种种,但“可游”、 “可居”胜过“可望”、 “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斗拱、飞檐的讲究,门、窗形式的自由多样,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 “重轩镂槛”、 “雕梁画栋”,延续到近代,仍然如此。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小题1】下列对“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也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
B.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 |
C.建筑物严格采用对称结构,以整体建筑群的这种结构布局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
D.中国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等都表现了中国建筑实用、理智的特点。 |
A.供养神的庙堂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的主要建筑,中国的祭拜神灵就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 |
B.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那种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使得中国建筑强调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因素。 |
C.宫殿宗庙建筑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
D.宗教建筑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建筑,只供崇拜顶礼之用。 |
A.到宫殿宗庙中去,我们会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因为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构成这类建筑的基本审美特征。 |
B.中国建筑同样体现了山水画“可望”、“可游”、“可居”、“可行”的精神,身在其中,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
C.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中国建筑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 |
D.万里长城,没有任何严格对称町言,它盘缠万里,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所以不具备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