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4、快乐有快乐的表情,忧伤有忧伤的表情;城市有城市的表情,乡村有乡村的表情;岁月有岁月的表情,天空有天空的表情……

请以“表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4、略

二、选择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快乐有快乐的表情,忧伤有忧伤的表情;城市有城市的表情,乡村有乡村的表情;岁月有岁月的表情,天空有天空的表情……

请以“表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松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一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呜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4.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2分)

答:                                                                           

                                                                              

15.当朋友知道我要将松子下油锅后,为什么要“大惊失色”?(4分)

答:                                                                          

                                                                               

16.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为什么?(6分)

答:                                                                          

                                                                              

(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6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脸上浮起了笑容。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家》)

B.但见宝玉嘻天哈地,大有疯俊之状,遂从此出门走了。正是: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临考之日,宝玉、贾兰辞了家人要赴考场,宝玉辞行的话却句句像不祥之兆。(《红楼梦》)

C. 1482年4月1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D.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三国演义》)

E.司祭们高举插有二支蜡烛、饰有花卉的烛台,不停地为人们祝福,嘴里反复欢呼:“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一切都很美丽,但最美丽的却是那穿着雪白连衣裙、系着浅蓝腰带、乌黑的头发上扎着鲜红蝴蝶结、眼睛闪耀着快乐光芒的卡秋莎。

这是在复活节前一天做晨祷的情景。当时的玛丝洛娃是美丽快乐的。多年后,经历了很多坎坷的玛丝洛娃唯一没变的就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复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脸上浮起了笑容。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家》)
B.但见宝玉嘻天哈地,大有疯俊之状,遂从此出门走了。正是: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临考之日,宝玉、贾兰辞了家人要赴考场,宝玉辞行的话却句句像不祥之兆。(《红楼梦》)
C.1482年4月1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D.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三国演义》)
E.司祭们高举插有二支蜡烛、饰有花卉的烛台,不停地为人们祝福,嘴里反复欢呼:“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一切都很美丽,但最美丽的却是那穿着雪白连衣裙、系着浅蓝腰带、乌黑的头发上扎着鲜红蝴蝶结、眼睛闪耀着快乐光芒的卡秋莎。
这是在复活节前一天做晨祷的情景。当时的玛丝洛娃是美丽快乐的。多年后,经历了很多坎坷的玛丝洛娃唯一没变的就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复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则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鹃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鹃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的《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语、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选自红学馆《黛玉形象:中国古典诗史最后的象征者》,有删改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忧世乐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着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是具有的情怀。
B.《红楼梦》里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C.鲁迅认为宝玉“喜聚”,又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他的身上反映了“忧世乐天”的诗人性情。
D.“忧世乐天”是对立统一的,宝玉、黛玉展出现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
【小题2】下列各项,对“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两句诗的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表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慨的情感表露。
B.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
C.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以、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D.此句说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无”“迎”“探”“惜”的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贡悲歌。
B.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
C.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
D.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瑞安市十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我心归去》(有删节)

(1)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2)

第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对抒发作者的“我心归去”之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_________________

②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作者就展示了自己在法国的优裕的物质生活,与下文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

B.

第三段里“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是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描写,夸大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C.

第六段写对故乡的思念,选择了“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日常生活里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熟稔,思乡之情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与血脉之中。

D.

作者为文跌宕起伏,灵活化用诗文,记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E.

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一语文 第一学期 期中试卷(一)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黄昏

何其芳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疑惑地载着黄昏,沿途撒下它阴暗的影子,遂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

  街上愈荒凉。暮色下垂而合闭,柔和地,如同银灰的归翅间坠落一些慵倦于我心上。我傲然,耸耸肩,脚下发出凄异的长叹。

  一列整饬的宫墙漫长地立着。不少次,我以目光叩问它,它以叩问回答我。

  ——黄昏的猎人,你寻找着什么?

  狂奔的猛兽寻找着壮士的刀,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青春不羁之心寻找着毒色的眼睛。我呢?

  我曾有一些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如同三月的夜晚的微风飘进我梦里,又飘去了。我醒来,看见第一颗亮着纯洁的爱情的朝露无声地坠地。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阴,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长夜的炉火边,我紧闭着门而它们仍然遁逸了。我能忘掉忧郁如同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

  小山巅的亭子因瞑色天空的低垂而更圆,而高高地耸出林木的葱笼间,从它我得到仰望的惆怅。在涉远的昔日,当我身侧尚有一个亲切的幽静的伴步者,徘徊在这山麓下时,曾不经意地约言:选一个有阳光的清晨登上那山巅去。但随后又不经意地废弃了。这沉默的街,自从再没有那温柔的脚步,遂日更荒凉,而我,竟惆怅又怨抑地,让那亭子永远秘藏着未曾发掘的快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象所萦系的道路了。(一九三三年初夏)

  

1.文中的“我”是当时社会中哪一类人?(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

2.文中的感情基调是(回答不超过8个字)

答:即有:________

3.“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

4.第一、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回答不超过4个字)

答: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作者善于在寥寥数语中,勾画一种场面,创造一种意境,引起一种诗意的氛围。

B.全文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动有静,点面结合。

C.“我紧闭着门”,但“寂寞的光阴”“仍然遁逸了”,指昔日的寂寞虽然不想忘情,但终难长驻心间。

D.“一列整饬的宫墙漫长地立着”,暗示罪恶的封建统治禁锢了“我”的“不羁的心”。

E.“惆怅又怨抑”,是因为“约言”“废弃”,想“发掘快乐”,又“不敢独自去攀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1. A.
    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四世同堂”,脸上浮起了笑容。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家》)
  2. B.
    但见宝玉嘻天哈地,大有疯俊之状,遂从此出门走了。正是: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临考之日,宝玉、贾兰辞了家人要赴考场,宝玉辞行的话却句句像不祥之兆。(《红楼梦》)
  3. C.
    1482年4月1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长得最丑,笑得最怪,最难看的卡西莫多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巴黎圣母院》)
  4. D.
    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三国演义》)E.司祭们高举插有二支蜡烛、饰有花卉的烛台,不停地为人们祝福,嘴里反复欢呼:“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一切都很美丽,但最美丽的却是那穿着雪白连衣裙、系着浅蓝腰带、乌黑的头发上扎着鲜红蝴蝶结、眼睛闪耀着快乐光芒的卡秋莎。这是在复活节前一天做晨祷的情景。当时的玛丝洛娃是美丽快乐的。多年后,经历了很多坎坷的玛丝洛娃唯一没变的就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复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天津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 题型: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我们开始体会到生活不仅仅有快乐,还会有烦恼、忧郁和感伤,它们也是成长中的必然过程,仔细体会,其实你会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烦恼”,一个人才能不断成熟、成长起来。请你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记述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像等等。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我们开始体会到生活不仅仅有快乐,还会有烦恼、忧郁和感伤,它们也是成长中的必然过程,仔细体会,其实你会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烦恼”,一个人才能不断成熟、成长起来。请你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可以记述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像等等。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