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3、请仿照例句,续写三句话与之构成富有哲理的排比句。(4分)

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

 

 

13、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戏剧虽然落幕了,却用生动的情结感染人们;积雪虽然消融了,却用清澈的溪水滋养大地。(4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请仿照例句,续写三句话与之构成富有哲理的排比句。(4分)

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请仿照例句,续写成三句话与之构成富有哲理的排比句。

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

自主招生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  沈兰

元旦期间,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北大、清华、复旦等诸多名校考试时间发生“撞车”,为求上名校,众多考生连日奔波。而自主招生考题中频频出现的新奇考题,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究竟有没有给考生带来实惠?有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自主招生单位及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

考题新奇是否可取

专家告诉记者,这次“扎堆”元旦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大多数考题均在高中教学内容范围内,但知识点的覆盖面之广、对思考能力的要求之高,远远超过了高考。

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都反映“有些题目是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如果要考好,一定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北京大学的作文题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规定其中至少要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同时句子改错也涉及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如要求考生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和周杰伦《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这两例病句错在何处。在复旦的语文卷中,有一道题是给繁体字文言文加标点。清华的考题则出现了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翻译成英文等题目,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少中学老师认为,清华、北大等高校本次自主招生相关试题强调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这是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这样可能会“负面”引导学生,比如说用英文表述过多容易构成对母语“不够尊重”。

记者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是否得实惠

记者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现场了解到,在元旦这个小假期,不少家长自叹“比上班还累”。一位陪儿子到南京参加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外地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三天辗转于几个考场。“我们花了不少钱,花费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忙着复习考试,还要到处赶场,这有点吃不消了。”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费用,一些专家表示,几千元的路费食宿费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贫困家庭或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一些优秀生因经济问题不能赶考,有可能造成考试机会有失平等。

此外,自主招生考试赶上高考复习的关键期,考生在花费大量精力准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难免会打乱正常的高考复习计划。在分秒必争的高考冲刺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争取自主招生的“20分”是否值得,这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南京市某中学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就直截了当地表示了担忧:“我们班上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多一次尝试就多一次机会,但我担心的是一旦没有录取,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们随后高考的备考信心。”

记者点评:高校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增加了筹码。如果考生能正确理性地对待,将会是一条出路;但如果对其寄予过大期望,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自主招生考试是否取得成效

有专家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依靠自己的方式选拔适合自己的考生,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扩大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面。同时,也给一些在某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甚至是偏才、怪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高校招生主要实行“二次高考”:第一次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办的全国统一学历考试;第二次为大学单独考试。实践表明,高校自主招生与统一考试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取长补短。

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扎堆式的自主招生考试,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还有待于各高校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人提出,现在自主招生只是一些知名大学的“专利”,这对于其他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显得不公平。还有人认为,自主招生虽然可以消除原来高考体制的一些弊端,不过一旦操作不好,会成为高校招生腐败、暗箱操作的温床。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实行自主招生联考机制,还有专家提出了异议:“这等于将各种考试混成一锅粥,与传统的高考又有何区别呢?不如取消自主招生算了。”

记者点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客观上使一些优秀考生拿到了继续深造的“入场券”。如果有关方面能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杜绝幕后猫腻,相信成效会更好。

(2009—01—19《光明日报》,有删节)

1.这篇新闻的总标题有什么特点?以此为题有什么效果?

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条最根本的规律。试举两例分析这篇新闻是如何体现这一规律的。

3.这篇新闻的主体三个部分后面分别有一段“记者点评”,请仿照后两段“记者点评”的模式,补写出第一部分的点评。

4.这篇新闻的第三部分列出了针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几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
  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在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语言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与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亲切、深刻而真实的。
  ③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于他的文章。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生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岁住进医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28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30岁患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个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优秀作品相继面世,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
  ④“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
  ⑤史铁生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数不清的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了崇高心灵的歌唱。“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2010年的最后一天,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我们的心灵。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史铁生说“但死神很守信用”,他的意思是,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决定的,任凭你怎样抗争,都无法逃脱既定的命运,只能接受命运的支配。
B.史铁生坦承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是“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娓娓道来,亲切深刻,思想真实,但格调不高。
C.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是总述,第②段侧重评述史铁生对生命的意义所进行的剖析与思考,第③段侧重记叙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
D.文章主体部分是根据作者接触史铁生的作品的先后顺序安排的,首先是《我与地坛》,之后是《我的轮椅》等作品,最后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史铁生的授奖词。
E.史铁生在消费主义时代仍然关注自己的内心,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是他区别于同时代许多作家的独特之处。
(2)请分析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文本,请分条概括出第⑤段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