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文中“‘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的含义是
。(2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
当代艺术:危机不可或缺
维舟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当代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变得离大众越来越遥远。对普通人来说,当代艺术基本都是抽象、晦涩难懂的象征,它们创作出来似乎更多是给另一些艺术家看的,而不是为了让公众明白。王尔德曾有一句名言:“我常常担心不被误解。”他的意思是,惟恐公众按自己原有的认识来理解他的艺术创新。当代艺术家已经不必抱有这样的担心了,因为“被人误解”几乎已经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普遍特征。 在1991-1997年间,法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危机”的文化论战,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论战,正如它基于一个名副其实的危机——这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的危机,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危机。在此之前很久,有一个事实早已大白于天下:内在于现当代艺术的那种自我革命、不断破坏又不断创造的精神,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因为艺术的不断的自我破坏,不但疏离了公众,变成一种内行人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如今已无任何共识(它们多数已被视为霸权而遭摧毁)可以让不同艺术之间对话,剩下的,只是看似和平共处的彼此漠然的多样性。简言之,如今不存在一个单数的“当代艺术”,而更类似于一堆五颜六色、彼此分异的海洋球,每个都自称是“当代艺术”。
在这场论战中,虽然各方意见纷歧极大(否则也不会争论了六年之久),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倒也至少对当代艺术有某些一致看法:“没有审美标准可以适用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它纯粹是市场的产物”、“它与公众隔绝,后者对其一无所知”。这些“共识”本身就表明了当代艺术的危机所在:它远离本应面对的观众、靠市场而非艺术本身维系、审美上又呈现出某种“多元停滞”状态。这说到底并非只是当代艺术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结果:在这个时代,高度民主和不断推倒传统之后,出现的是一个高度个人自由的社会,犹如叶芝诗中所言:“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没人能说服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标准能凌驾于万物之上,众声喧哗而漠然共处。正如在新闻事件之中,你也已无法看到惟一的真相,而只有各种说法。
在这一机制正常运作的时候,这至少还安然无事,但在退潮时,形形色色的暗礁也就露出了水面。在美好的80年代之后,法国的艺术市场在1991年初轰然崩溃,艺术品价格一落千丈——也正是因此,这场关于“当代艺术危机”的论战才不早不晚于1991年爆发。和眼下的经济危机一样,国家似乎成了惟一的“救市”力量:法国政府通过艺术基金购买作品,颁发奖金、资助艺术家,以各种方式积极介入。麻烦的是:这看似是件好事,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更加剧了当代艺术的危机——甚至是最严重的危机。
这其间的原因说来也不难理解:国家力量支持当代艺术,一个必然的后果便是艺术家依赖其存活,结果是“艺术成为一个职业化的艺术界管制下的行业”,导致“艺术家的公务员化及其社会地位的学院化”。于是,虽然“几乎所有人都对国家预算中1%的文化支出表示敬意”,但法国的当代艺术却还是“原地踏步”,法国的艺术家仍是“收入可怜且不受尊重的职业”,当代艺术即使有优秀作品仍然缺乏反馈,其结果还是迎来了最终的危机。最糟的是,在作者看来,如果国家对艺术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文化也要有效益”,那这将是艺术的彻底公务员化——在这种观念下,艺术的存在变成了公务员证明自己职业价值的活动,一种哪怕是无人来参与仪式也要维持的公共服务。
乍看起来,这些发生在法国的争论与我们时空距离遥远,但事实上在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它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极强针砭意味。在这个时代,不止是经济、文化、艺术全球化了,危机和问题也同样全球化了。如果对中国而言有什么不同,那可能就是某种“时差”:发生在二十年前法国的这场论战,对今天的中国仍具现实意义,而要是在二十年前反倒是超前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尚未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套用马克思的话说,历史不但会以悲剧、喜剧多次出现,而且还会在不同地方出现。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当代艺术基本都是抽象、晦涩难懂的象征,它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给另一些艺术家看的,而不是为了 让公众明白。 |
B.当代艺术崩溃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审美标准可以适用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
C.因为整个社会的变迁,所以当代艺术出现了危机。 |
D.套用马克思的话,是为了说明在法国出现的当代艺术崩溃现象有可能会在中国出现。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当代艺术基本都是抽象、晦涩难懂的象征,它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给另一些艺术家看的,而不是为了 让公众明白。 |
B.当代艺术崩溃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审美标准可以适用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
C.因为整个社会的变迁,所以当代艺术出现了危机。 |
D.套用马克思的话,是为了说明在法国出现的当代艺术崩溃现象有可能会在中国出现。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设计指导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感 觉
冯骥才
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睑,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致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辨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桔色的夕照。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地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这种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旋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己。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决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今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的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招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的我?为什么以前听这曲子从无这般感受?更奇怪的是,这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黯、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墙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枝上挂的不多。显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干,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较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它的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转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汪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切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么?
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雨淋湿而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常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任使这情感尽情发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所说的感觉是飘忽不定的、时而出现时而隐匿的、具有神密的色彩的东西。
B.出现“那种”感觉之后,多少次想重新找它却未找到,是因为气氛营造同那次有一定差异。
C.第二次出现“那种”感觉,是那片小小的新叶“异常显眼”却又生不逢时“涂蜡似的翠绿”打动了我。
D.文本“痴呆呆地站着”不是对叶子命运的思考,而是对“那种”感觉的惶惑。
E.倒数第二段中“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中,“甜”指的是那次听音乐时“异常的感觉”,“苦”指的是感叹人生像落叶一样短暂。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而只是想提请注意,媒介的变化已然掩夺了阅读的本意,但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太不以为意了。尽管生活中,他们不认为开车可以完全代替走路,赏览风景,尤其僻远的美景,更是非走路不可。但一回到阅读,认知就发生了偏差,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相反,忘记由文字构成的书籍,因符号抽象,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能唤起人往复思考,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而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可事实是,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就太不值了。因为众所周知,人与包括机器在内的客体世界的分离能力与分离程度,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表征。它不但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定义,也是一切经典创造的终极要旨。有鉴于此,我们实在不能相信,一味的读图和读网有补人的精神,相反,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偷惰,因此毋宁说是弱智的,甚至有害的。
如今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甚至哪里有上网点,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至于因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造成的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倾圮,就更触目惊心。而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节选自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有删改)
【小题1】与“浅阅读”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浅阅读”是指读图、在线阅读、上Facebook、刷微博等一些不重思考的阅读活动。 |
B.“浅阅读”少有批判思维,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影响价值观。 |
C.“浅阅读”易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甚至危及生存。 |
D.“浅阅读”不能取代阅读就如同开车不能取代走路来观赏美景,但人们都难以理解。 |
A.现代人们喜欢“浅阅读”,依赖“浅阅读”,是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的浮躁与肤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
B.人们喜欢读图读网,以至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未必是因为现代人没时间和精力。 |
C.阅读经典能引人思考,更能使人在人与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实现理性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
D.“浅阅读”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容忍了懒惰,而阅读经典却能帮助读者追索深邃思想,关切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 |
A.第一段从人们除了读盗墓、穿越,读图,读网外,其他什么都不读的现状,引出“浅阅读”危机的中心话题。 |
B.第二段论述媒介的变化改变了阅读的本意,即失去了应有的思维训练,但大多数人却不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
C.第三段先阐述音画阅读容易产生惰性;接着阐述网络阅读有损阅读的品质;最后总结上文,强调一味读图和读网有百害无一利。 |
D.第四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不再思考,却能依赖别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浅阅读”是指读图、在线阅读、上Facebook、刷微博等一些不重思考的阅读活动。 |
B.“浅阅读”少有批判思维,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影响价值观。 |
C.“浅阅读”易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甚至危及生存。 |
D.“浅阅读”不能取代阅读就如同开车不能取代走路来观赏美景,但人们都难以理解。 |
A.现代人们喜欢“浅阅读”,依赖“浅阅读”,是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的浮躁与肤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
B.人们喜欢读图读网,以至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未必是因为现代人没时间和精力。 |
C.阅读经典能引人思考,更能使人在人与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实现理性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
D.“浅阅读”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容忍了懒惰,而阅读经典却能帮助读者追索深邃思想,关切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 |
A.第一段从人们除了读盗墓、穿越,读图,读网外,其他什么都不读的现状,引出“浅阅读”危机的中心话题。 |
B.第二段论述媒介的变化改变了阅读的本意,即失去了应有的思维训练,但大多数人却不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
C.第三段先阐述音画阅读容易产生惰性;接着阐述网络阅读有损阅读的品质;最后总结上文,强调一味读图和读网有百害无一利。 |
D.第四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不再思考,却能依赖别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眼中的南怀瑾——朱清时先生访谈
王国平
① 王国平:你第一次接触南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朱清时:我见到南老师是2004年,第一次。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我一直在搞理工科的,到我当中科大校长时,内心就起了一种愿望,就是中国社会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我看现在的学生和我们以前不一样,跟过去我们当学生的状态不一样,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心中有一种信仰在支撑,所以学习跟自己的个人修养很容易被教育和提升。现在的学生很难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支撑。那时,我对中国佛学有了一种内心的尊重,佛学不管怎么样,它教人行善,它教人畏惧因果,对社会是一件好事,我自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我也很想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各种成果跟佛学当初预言的自然界的各种情况两者联系起来,做一个对比,所以我就去拜访南老师去了。
那个时候,南老师风采迷人,他这个人精力充沛,记忆力非常好,每次都是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说两个小时,实际上都延长到三个小时,而且有的时候是上午、下午、晚上接着讲,随口就背诵很多诗词歌赋和偈颂,这让很多年轻人吃惊。
② 王国平: 这十年来,你在南老师身边,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朱清时:我这一生,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有300多篇以上,只有一篇文章现在影响最大,就是《物理学步入禅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看到我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南老师由开始的支持,逐渐变为反对,他希望我集中精力,写科普文章,可以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培养普罗大众的科学素养,在民间洒下科学研究的种子。我想等我把南科大的工作做完,我会做我这一生中间的最后一个使命,写科普文章,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原汁原味的写清楚,凡是有文化的人都能看懂,又可以把佛学所讲的宇宙和人的事情做一些对比。
③ 王国平:我想,您可能与季羡林、任继愈等有些交往,我想听听您对这些大师的看法。
朱清时:这么说吧,现在南老师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水平,国内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与他相比,比如我以前跟他学过《成唯识论》,现在我正在读《瑜伽师地论》,这两部经书都是玄奘法师主持翻译或总结的,当时是用唐代语言,而且玄奘法师是用直译的,唐代的人看起来就很吃力,现代人就更吃力啦。可是南老师会给你讲得深入浅出。再比如,有很多佛经的语言都是唐代的语言。比如《楞严经》中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其中两个字“元妙”,很多人看到这个元字,就以为是元初、元本,南老师一讲就懂了,当时为了避讳唐玄宗名字中的玄,而将“玄妙”的玄字改成元代替,一说玄妙,大家都知道了。
④ 王国平:我一直很尊崇季羡林、任继愈他们,但是呢,我认为季羡林先生对国学研究不多,他主要方向是东方语言学,擅长的是吐火罗文、巴利文、梵文等,任继愈先生主要研究的是世界宗教史,反而不以传统文化见长。
朱清时:南老师就把这几个学问贯通起来了。当然,我们不说跟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相比,但是至少五百年来没有过这种人。中国有很多天资跟他差不多,机会跟他差不多的人,但是心不静,因为太平时期都想当官,都想成就功名,所以呢,他可能是几百年来第一人。他对儒释道都有精深的理解,儒家的理解,他是高人一筹,但是还不是他最重要的,他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现在可能找不到第二人了。就在于佛经本身,很多是魏晋和唐代的语言,当时的人读来已经是晦涩难懂,何况现代人,这需要非常深的学问才能解释得非常准确。这十年我非常珍惜他讲佛经的机会,他不讲,别人都是望文生义,只有他讲了,别人才会服。
【小题1】朱清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向南怀瑾拜师学佛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2】在第③问中记者让被访者评价另外两位大师,你怎么评价这样的提问?你认为被
访者的回答巧妙吗?为什么?(5分)
【小题3】朱清时谈到南怀瑾为人治学的风度,请从文中选取两点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说
说它有怎样的启发。 (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眼中的南怀瑾——朱清时先生访谈
王国平
① 王国平:你第一次接触南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朱清时:我见到南老师是2004年,第一次。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我一直在搞理工科的,到我当中科大校长时,内心就起了一种愿望,就是中国社会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我看现在的学生和我们以前不一样,跟过去我们当学生的状态不一样,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心中有一种信仰在支撑,所以学习跟自己的个人修养很容易被教育和提升。现在的学生很难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支撑。那时,我对中国佛学有了一种内心的尊重,佛学不管怎么样,它教人行善,它教人畏惧因果,对社会是一件好事,我自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我也很想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各种成果跟佛学当初预言的自然界的各种情况两者联系起来,做一个对比,所以我就去拜访南老师去了。
那个时候,南老师风采迷人,他这个人精力充沛,记忆力非常好,每次都是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说两个小时,实际上都延长到三个小时,而且有的时候是上午、下午、晚上接着讲,随口就背诵很多诗词歌赋和偈颂,这让很多年轻人吃惊。
② 王国平: 这十年来,你在南老师身边,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朱清时:我这一生,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有300多篇以上,只有一篇文章现在影响最大,就是《物理学步入禅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看到我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南老师由开始的支持,逐渐变为反对,他希望我集中精力,写科普文章,可以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培养普罗大众的科学素养,在民间洒下科学研究的种子。我想等我把南科大的工作做完,我会做我这一生中间的最后一个使命,写科普文章,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原汁原味的写清楚,凡是有文化的人都能看懂,又可以把佛学所讲的宇宙和人的事情做一些对比。
③ 王国平:我想,您可能与季羡林、任继愈等有些交往,我想听听您对这些大师的看法。
朱清时:这么说吧,现在南老师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水平,国内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与他相比,比如我以前跟他学过《成唯识论》,现在我正在读《瑜伽师地论》,这两部经书都是玄奘法师主持翻译或总结的,当时是用唐代语言,而且玄奘法师是用直译的,唐代的人看起来就很吃力,现代人就更吃力啦。可是南老师会给你讲得深入浅出。再比如,有很多佛经的语言都是唐代的语言。比如《楞严经》中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其中两个字“元妙”,很多人看到这个元字,就以为是元初、元本,南老师一讲就懂了,当时为了避讳唐玄宗名字中的玄,而将“玄妙”的玄字改成元代替,一说玄妙,大家都知道了。
④ 王国平:我一直很尊崇季羡林、任继愈他们,但是呢,我认为季羡林先生对国学研究不多,他主要方向是东方语言学,擅长的是吐火罗文、巴利文、梵文等,任继愈先生主要研究的是世界宗教史,反而不以传统文化见长。
朱清时:南老师就把这几个学问贯通起来了。当然,我们不说跟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相比,但是至少五百年来没有过这种人。中国有很多天资跟他差不多,机会跟他差不多的人,但是心不静,因为太平时期都想当官,都想成就功名,所以呢,他可能是几百年来第一人。他对儒释道都有精深的理解,儒家的理解,他是高人一筹,但是还不是他最重要的,他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现在可能找不到第二人了。就在于佛经本身,很多是魏晋和唐代的语言,当时的人读来已经是晦涩难懂,何况现代人,这需要非常深的学问才能解释得非常准确。这十年我非常珍惜他讲佛经的机会,他不讲,别人都是望文生义,只有他讲了,别人才会服。
1.朱清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向南怀瑾拜师学佛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在第③问中记者让被访者评价另外两位大师,你怎么评价这样的提问?你认为被
访者的回答巧妙吗?为什么?(5分)
3.朱清时谈到南怀瑾为人治学的风度,请从文中选取两点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说
说它有怎样的启发。 (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