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1、默写(请在下列四题中任选三题,全选者以前三题为准,每空1分,共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而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11、(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2)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4)臣欲奉诏奔驰,欲苟顺私情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默写(请在下列四题中任选三题,全选者以前三题为准,每空1分,共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而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默写(请在下列四题中任选三题,全选者以前三题为准,每空1分,共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亦欲以           ,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而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省重点学校2010届高三联考试卷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以下6题。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式、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竞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横线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4分)

        请求更换曲目→____________→伫立纪念碑前→____________→终被乐团录取

2.①文章中多次描写“雪”,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②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请分点回答)(5分)

 

 

4.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他富有个性,与众不同。

B.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C.“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孩子们的背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爱国主义的教育,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朱丹流着泪离开终试教室后,大师明白了当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于是决定正式录取朱丹,并来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朱丹。

E.这篇小说告诫我们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

F.“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一句,揭示了文章中心,深化了文章主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清 明   姚化勤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面不寒。“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子孙上坟来。”一个古老的节日,仿佛仍在家乡——古老的豫东平原上氤氲着,一如遍野的麦苗,苍苍郁郁。

然而,这已经不是家乡传统意义上的清明了。相似的惟有迷蒙的雨,缠绵的风,以及相沿成俗的祭祖形式,它的灵魂伴着父亲一代人的谢世,恐怕早就丧失殆尽了。

此刻,我站在葬着爷奶的祖坟前,不禁想起儿时跟随父亲前来扫墓的情景,想起当时的清明节。

那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啊!绝非仅仅添坟烧纸、摆设供品的祭祖形式,也绝非单单“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耕耘劳作,它更多地凝聚着先人遗传的美德,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诗句,是幼苗对阳光,子女对父母、对祖辈的深深的感恩。

进入农历二月中下旬 ,清明节莅临了。乡亲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就像自然地向着阳光生长的禾苗,也泛青拔节、萌发葳蕤起来。到了清明节的当天,子孙们则早早地赶到祖茔。当虔诚地祈祷已故的亲人们“尚飨”的时候,便油然地想起了他们的恩德,想起了自己的责任,甚至会反躬自问:我们的行为有无玷污祖先的地方?不能建功立业,起码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让列祖列宗们放心地享用自己的祭品吧?

听母亲讲, 父亲青年时,正赶上家乡闹黄水,爷奶讨饭死在外地,曾经念过几年“子曰”“诗云”的父亲,几次放过被人聘为教师的机会,推车贩盐,扛活打工,拼命地多挣钱以养家糊口。累死累活十多年,终于实现了爷奶的遗嘱——拉扯着三位年幼的叔叔成家立业。等黄水过后,又起回爷奶的遗骨,安葬在自己归来开垦的田地上。为此,他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以至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一种古老的文化,仿佛润物无声的雨,悄悄地潜入禾苗的根部,将后辈们滋养成一茬茬泥土般忠厚的庄稼人。父亲时代,村里的民风淳厚,温馨和谐,也可以用两句唐诗来形容: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老人们的生活闲适而安逸,虽然不够富裕,但一户户篱笆小院里父慈子孝,爷孙相乐,并不乏浸濡着古典意味的殷殷亲情。休说作奸犯科或伤风败俗了,即使轻浮放浪都是一种过错,至于不赡养父母的不肖子孙,更会遭人唾弃。

可如今,尽管风雨依旧,时令依旧,而实质上,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犹如失去灵魂的人,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依旧的风里,你再难寻见“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悠然老人,他们被子孙当作包袱抛在了外边。爹住瓦房儿住楼,爷爷奶奶住村头——住进村头的小屋里,打发着凄凉的暮年。依旧的雨中,你也再难觅到“遥指杏花村”的牧童了,他们也逐渐进化为城里的孩子,变成金丝笼里的鸟,囚起野性,囚起天真,囚出对“龙”“凤”的期望,又小皇帝般地颐指气使,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做了亦城亦乡的打工族,他们丢掉了泥土的本色,不伦不类地嫁接起城里人的新潮和作派,于是,偏僻的乡村里也出现了烫发描眉的女孩,出现了未婚先孕的村姑,更出现了宝贵儿女、奴仆老人的现象。试想,谁会舍得自己的小宝宝去做什么牧童呢?

直到15年前,沿海的村庄恐怕全现代化了,这儿仍在使用大概还是秦汉时发明的三吊弯铁犁,继续演绎着文人们称作“田园牧歌”的恬淡和清贫。没想到,自从第一对打工的青年搬回村里第一台电视机,人们思想大变,一心挣钱,日渐富裕,日渐时髦起来。“牛背横笛信口吹”的牧童,包括辘辘摇月亮的风景,尤其四世同堂的家庭全走到了尽头。从这大野的深处,我分明感觉出了古老乡村断裂的欢乐和痛苦,莫非任何变革都必须付出代价?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也要一步步地淡出生活?记得父亲病故时,举村皆哀,家家来人奉礼致祭。可几年后,待到四叔逝世,抬棺的青年们,竟然提出了要收“抬棺钱”!铜臭熏心,以至于此。应该说从那时起,我的纯朴的村庄也死了——死在一个灵魂泯灭、金钱至上的小楼换茅屋的时代里。

雨越发地密了,迷蒙一片;风越发地紧了,咝咝作响。想起父亲,想起四叔,蓦地也想起一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仪。可我的逐步富起来的乡村呢?礼仪哪去了?难道它只是一种上坟的形式?想着,想着,我忘了坟前的潮湿,不禁双膝下跪,心中默默地呼唤着:爷爷、父亲,我的传统的清明节啊,魂兮归来!——(选自《散文选刊》 2010年第2期)

作者认为,清明应该是个具有着哪些蕴涵的节日?

这篇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是如何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面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广东省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清 明  姚化勤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面不寒。“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子孙上坟来。”一个古老的节日,仿佛仍在家乡——古老的豫东平原上氤氲着,一如遍野的麦苗,苍苍郁郁。
然而,这已经不是家乡传统意义上的清明了。相似的惟有迷蒙的雨,缠绵的风,以及相沿成俗的祭祖形式,它的灵魂伴着父亲一代人的谢世,恐怕早就丧失殆尽了。
此刻,我站在葬着爷奶的祖坟前,不禁想起儿时跟随父亲前来扫墓的情景,想起当时的清明节。
那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啊!绝非仅仅添坟烧纸、摆设供品的祭祖形式,也绝非单单“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耕耘劳作,它更多地凝聚着先人遗传的美德,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诗句,是幼苗对阳光,子女对父母、对祖辈的深深的感恩。
进入农历二月中下旬 ,清明节莅临了。乡亲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就像自然地向着阳光生长的禾苗,也泛青拔节、萌发葳蕤起来。到了清明节的当天,子孙们则早早地赶到祖茔。当虔诚地祈祷已故的亲人们“尚飨”的时候,便油然地想起了他们的恩德,想起了自己的责任,甚至会反躬自问:我们的行为有无玷污祖先的地方?不能建功立业,起码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让列祖列宗们放心地享用自己的祭品吧?
听母亲讲, 父亲青年时,正赶上家乡闹黄水,爷奶讨饭死在外地,曾经念过几年“子曰”“诗云”的父亲,几次放过被人聘为教师的机会,推车贩盐,扛活打工,拼命地多挣钱以养家糊口。累死累活十多年,终于实现了爷奶的遗嘱——拉扯着三位年幼的叔叔成家立业。等黄水过后,又起回爷奶的遗骨,安葬在自己归来开垦的田地上。为此,他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以至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一种古老的文化,仿佛润物无声的雨,悄悄地潜入禾苗的根部,将后辈们滋养成一茬茬泥土般忠厚的庄稼人。父亲时代,村里的民风淳厚,温馨和谐,也可以用两句唐诗来形容: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老人们的生活闲适而安逸,虽然不够富裕,但一户户篱笆小院里父慈子孝,爷孙相乐,并不乏浸濡着古典意味的殷殷亲情。休说作奸犯科或伤风败俗了,即使轻浮放浪都是一种过错,至于不赡养父母的不肖子孙,更会遭人唾弃。
可如今,尽管风雨依旧,时令依旧,而实质上,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犹如失去灵魂的人,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依旧的风里,你再难寻见“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悠然老人,他们被子孙当作包袱抛在了外边。爹住瓦房儿住楼,爷爷奶奶住村头——住进村头的小屋里,打发着凄凉的暮年。依旧的雨中,你也再难觅到“遥指杏花村”的牧童了,他们也逐渐进化为城里的孩子,变成金丝笼里的鸟,囚起野性,囚起天真,囚出对“龙”“凤”的期望,又小皇帝般地颐指气使,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做了亦城亦乡的打工族,他们丢掉了泥土的本色,不伦不类地嫁接起城里人的新潮和作派,于是,偏僻的乡村里也出现了烫发描眉的女孩,出现了未婚先孕的村姑,更出现了宝贵儿女、奴仆老人的现象。试想,谁会舍得自己的小宝宝去做什么牧童呢?
直到15年前,沿海的村庄恐怕全现代化了,这儿仍在使用大概还是秦汉时发明的三吊弯铁犁,继续演绎着文人们称作“田园牧歌”的恬淡和清贫。没想到,自从第一对打工的青年搬回村里第一台电视机,人们思想大变,一心挣钱,日渐富裕,日渐时髦起来。“牛背横笛信口吹”的牧童,包括辘辘摇月亮的风景,尤其四世同堂的家庭全走到了尽头。从这大野的深处,我分明感觉出了古老乡村断裂的欢乐和痛苦,莫非任何变革都必须付出代价?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也要一步步地淡出生活?记得父亲病故时,举村皆哀,家家来人奉礼致祭。可几年后,待到四叔逝世,抬棺的青年们,竟然提出了要收“抬棺钱”!铜臭熏心,以至于此。应该说从那时起,我的纯朴的村庄也死了——死在一个灵魂泯灭、金钱至上的小楼换茅屋的时代里。
雨越发地密了,迷蒙一片;风越发地紧了,咝咝作响。想起父亲,想起四叔,蓦地也想起一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仪。可我的逐步富起来的乡村呢?礼仪哪去了?难道它只是一种上坟的形式?想着,想着,我忘了坟前的潮湿,不禁双膝下跪,心中默默地呼唤着:爷爷、父亲,我的传统的清明节啊,魂兮归来!——(选自《散文选刊》 2010年第2期)
1.作者认为,清明应该是个具有着哪些蕴涵的节日?(4分)
2. 这篇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是如何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3.面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四校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兴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贵的灵魂
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中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郑过,非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观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③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
④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掐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第三者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看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他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⑤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
⑥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臻著¨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⑦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本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
D.“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
【小题2】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的那些方面?(6分)
【小题3】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秒引用的作用。(6分)
【小题4】“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    

姚化勤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面不寒。“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子孙上坟来。”一个古老的节日,仿佛仍在家乡——古老的豫东平原上氤氲着,一如遍野的麦苗,苍苍郁郁。

然而,这已经不是家乡传统意义上的清明了。相似的惟有迷蒙的雨,缠绵的风,以及相沿成俗的祭祖形式,它的灵魂伴着父亲一代人的谢世,恐怕早就丧失殆尽了。

此刻,我站在葬着爷奶的祖坟前,不禁想起儿时跟随父亲前来扫墓的情景,想起当时的清明节。

那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啊!绝非仅仅添坟烧纸、摆设供品的祭祖形式,也绝非单单“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耕耘劳作,它更多地凝聚着先人遗传的美德,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诗句,是幼苗对阳光,子女对父母、对祖辈的深深的感恩。

进入农历二月中下旬,清明节莅临了。乡亲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就像自然地向着阳光生长的禾苗,也泛青拔节、萌发葳蕤起来。到了清明节的当天,子孙们则早早地赶到祖茔。当虔诚地祈祷已故的亲人们“尚飨”的时候,便油然地想起了他们的恩德,想起了自己的责任,甚至会反躬自问:我们的行为有无玷污祖先的地方?不能建功立业,起码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让列祖列宗们放心地享用自己的祭品吧?

听母亲讲, 父亲青年时,正赶上家乡闹黄水,爷奶讨饭死在外地,曾经念过几年“子曰”“诗云”的父亲,几次放过被人聘为教师的机会,推车贩盐,扛活打工,拼命地多挣钱以养家糊口。累死累活十多年,终于实现了爷奶的遗嘱——拉扯着三位年幼的叔叔成家立业。等黄水过后,又起回爷奶的遗骨,安葬在自己归来开垦的田地上。为此,他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以至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一种古老的文化,仿佛润物无声的雨,悄悄地潜入禾苗的根部,将后辈们滋养成一茬茬泥土般忠厚的庄稼人。父亲时代,村里的民风淳厚,温馨和谐,也可以用两句唐诗来形容: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老人们的生活闲适而安逸,虽然不够富裕,但一户户篱笆小院里父慈子孝,爷孙相乐,并不乏浸濡着古典意味的殷殷亲情。休说作奸犯科或伤风败俗了,即使轻浮放浪都是一种过错,至于不赡养父母的不肖子孙,更会遭人唾弃。

可如今,尽管风雨依旧,时令依旧,而实质上,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犹如失去灵魂的人,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依旧的风里,你再难寻见“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悠然老人,他们被子孙当作包袱抛在了外边。爹住瓦房儿住楼,爷爷奶奶住村头——住进村头的小屋里,打发着凄凉的暮年。依旧的雨中,你也再难觅到“遥指杏花村”的牧童了,他们也逐渐进化为城里的孩子,变成金丝笼里的鸟,囚起野性,囚起天真,囚出对“龙”“凤”的期望,又小皇帝般地颐指气使,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做了亦城亦乡的打工族,他们丢掉了泥土的本色,不伦不类地嫁接起城里人的新潮和作派,于是,偏僻的乡村里也出现了烫发描眉的女孩,出现了未婚先孕的村姑,更出现了宝贵儿女、奴仆老人的现象。试想,谁会舍得自己的小宝宝去做什么牧童呢?

直到15年前,沿海的村庄恐怕全现代化了,这儿仍在使用大概还是秦汉时发明的三吊弯铁犁,继续演绎着文人们称作“田园牧歌”的恬淡和清贫。没想到,自从第一对打工的青年搬回村里第一台电视机,人们思想大变,一心挣钱,日渐富裕,日渐时髦起来。“牛背横笛信口吹”的牧童,包括辘辘摇月亮的风景,尤其四世同堂的家庭全走到了尽头。从这大野的深处,我分明感觉出了古老乡村断裂的欢乐和痛苦,莫非任何变革都必须付出代价?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也要一步步地淡出生活?记得父亲病故时,举村皆哀,家家来人奉礼致祭。可几年后,待到四叔逝世,抬棺的青年们,竟然提出了要收“抬棺钱”!铜臭熏心,以至于此。应该说从那时起,我的纯朴的村庄也死了——死在一个灵魂泯灭、金钱至上的小楼换茅屋的时代里。

雨越发地密了,迷蒙一片;风越发地紧了,咝咝作响。想起父亲,想起四叔,蓦地也想起一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仪。可我的逐步富起来的乡村呢?礼仪哪去了?难道它只是一种上坟的形式?想着,想着,我忘了坟前的潮湿,不禁双膝下跪,心中默默地呼唤着:爷爷、父亲,我的传统的清明节啊,魂兮归来!

——(选自《散文选刊》 2010年第2期)

作者认为,清明应该是个具有着哪些蕴涵的节日?

答: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答:                                                                                      

②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犹如失去灵魂的人,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

答:                                                                                     

这篇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是如何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面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初分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洋学者

陈洁

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白发老头那你就错了。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黑发小伙子那也错了。李宝德是个金发大胡子男人,一双温柔的蓝眼睛兴高采烈地望着你,似乎随时准备和你拥抱似的。

李宝德是美国人,不知道是因为穷,还是因为潇洒,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哪怕是件西装吧,也非弄得皱皱巴巴不可,西装里面套着件中国式的老头汗衫。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

李宝德离过三四次婚,每个妻子都带走了一两个孩子,所以李宝德的新一任妻子是个20岁的金发美人,是他到中国来前一个月结的婚。因为合同上写着可以带一位夫人,不带就浪费了。而那位美人也乐意到中国来走一圈。所以,你常常可以看见李宝德破破烂烂地在学里走来走去,而与此同时,他美丽的妻子正花枝招展地与一位黑人在宾馆里跳舞。“我们是合同制夫妻”,李宝德瞪着一双蓝眼睛对你认真地解释道,“所以我们各有各的自由”。

作为教授,李宝德的英语真是没说的。但是他喜欢把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因为他一看见“整齐”就来气。他号召同学们把课桌堆到后面去,把椅子搭成一个圈坐下来。班长嘀咕道这哪儿是大学教室,倒像是幼儿园。李宝德大吼一声不!这是圆桌会议,人人平等,都具有发言权!李宝德自己带头,也培养学生们放声大笑、起哄、尖叫、唱歌、发表奇谈怪论和做鬼脸。弄得教室整个儿地像个疯人院。

李宝德的班级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漂亮姑娘的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不漂亮的次之,难看的更次之。小伙子的排列也同样如此。后来发现李宝德所任课的其他班级的情况也与此相仿。到最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漂亮姑娘一到李宝德的课堂就变得聪明起来,难看的姑娘就变得愚蠢起来,而是李宝德一看见漂亮姑娘就满心欢喜,眉飞色舞。改起作业来就情不自禁地把勾一遛儿地打下去。要是在课堂上,某位漂亮姑娘回答问题时犯了致命的语法错误(众所周知,学院里漂亮姑娘本来就不多,仅有的那么几个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绰约丰姿而使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李宝德先生就会无限惊喜地瞪大眼睛,脸儿激动得红红的,像瓶味道甜美的红葡萄酒。“多么可爱!多么惊人!”他一个劲地嚷嚷着,声音由于兴奋和激动而在喉咙口哽住了。“您修改了英语语法!多么了不起!您把虚拟语气这一章整个儿地给修改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这时候那位姑娘就满怀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

很少几个学生到他住的房间去过。他的屋子乱七八糟。地板上沙发上到处是书,到处是东一只西一只的脏袜子脏汗衫脏衬衣。他打开一打灰色的袜子,一打蓝色的汗衫和一打白色的衬衣。他常常是把这一打衣物统统都穿脏了,再一起塞到洗衣机里洗。至于牛仔裤和那件破破烂烂的灯心绒上衣,似乎是从来就没有冼过。

离开中国的时候,李宝德先生难过得哭了起来,大鼻子被手绢捏得通红通红的。他哽咽着说,他是多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这些同事和学生。“还有那些可口的中国菜肴,”他流着眼泪补充道。“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难忘。”他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抽抽搭搭地像个单纯的大孩子。临别的时候他噙着热泪和所有的人拥抱了,先是和漂亮的姑娘们,然后再是其他的人。他当时那么激动,那么难受,但是次序一点儿也没弄颠倒。

他给班里所有的学生留下了一份礼物(礼物是以摸彩的方式)。有的得到了一听可口可乐,有的得到了一打口香糖。最后几个人得到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一条蛇。得到蛇的那个姑娘当场就吓得晕了过去。

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洋学者》围绕着主人公的“主观随意性”选择了5处独特、新颖而又典型的材料来刻画人物,这些材料有的是插入叙述,同样突出了人物形象。

B.班长嘀咕道:“这哪里是大学教室啊!倒像是幼儿园!”直接表现了以班长为代表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理解,侧面表现了李宝德的不负责任。

C.“这位漂亮的姑娘满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作者用幽默的叙述语言表明了对那位姑娘的肯定态度。

D.李宝德先生“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这里的“风度”暗含着对他不懂得衣着搭配的讽刺意味。

E.作者采用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单元来勾勒人物的独特外貌,小说选择了一些和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相吻合的特征性细节来凸现人物的外貌。

2.小说主人公“李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结尾说“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4.《洋学者》这篇小说无论在在组织材料、描写方式上都别具匠心。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洋学者

陈洁

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白发老头那你就错了。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黑发小伙子那也错了。李宝德是个金发大胡子男人,一双温柔的蓝眼睛兴高采烈地望着你,似乎随时准备和你拥抱似的。

李宝德是美国人,不知道是因为穷,还是因为潇洒,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哪怕是件西装吧,也非弄得皱皱巴巴不可,西装里面套着件中国式的老头汗衫。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

李宝德离过三四次婚,每个妻子都带走了一两个孩子,所以李宝德的新一任妻子是个20岁的金发美人,是他到中国来前一个月结的婚。因为合同上写着可以带一位夫人,不带就浪费了。而那位美人也乐意到中国来走一圈。所以,你常常可以看见李宝德破破烂烂地在学里走来走去,而与此同时,他美丽的妻子正花枝招展地与一位黑人在宾馆里跳舞。“我们是合同制夫妻”,李宝德瞪着一双蓝眼睛对你认真地解释道,“所以我们各有各的自由”。

作为教授,李宝德的英语真是没说的。但是他喜欢把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因为他一看见“整齐”就来气。他号召同学们把课桌堆到后面去,把椅子搭成一个圈坐下来。班长嘀咕道这哪儿是大学教室,倒像是幼儿园。李宝德大吼一声不!这是圆桌会议,人人平等,都具有发言权!李宝德自己带头,也培养学生们放声大笑、起哄、尖叫、唱歌、发表奇谈怪论和做鬼脸。弄得教室整个儿地像个疯人院。

李宝德的班级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漂亮姑娘的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不漂亮的次之,难看的更次之。小伙子的排列也同样如此。后来发现李宝德所任课的其他班级的情况也与此相仿。到最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漂亮姑娘一到李宝德的课堂就变得聪明起来,难看的姑娘就变得愚蠢起来,而是李宝德一看见漂亮姑娘就满心欢喜,眉飞色舞。改起作业来就情不自禁地把勾一遛儿地打下去。要是在课堂上,某位漂亮姑娘回答问题时犯了致命的语法错误(众所周知,学院里漂亮姑娘本来就不多,仅有的那么几个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绰约丰姿而使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李宝德先生就会无限惊喜地瞪大眼睛,脸儿激动得红红的,像瓶味道甜美的红葡萄酒。“多么可爱!多么惊人!”他一个劲地嚷嚷着,声音由于兴奋和激动而在喉咙口哽住了。“您修改了英语语法!多么了不起!您把虚拟语气这一章整个儿地给修改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这时候那位姑娘就满怀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

很少几个学生到他住的房间去过。他的屋子乱七八糟。地板上沙发上到处是书,到处是东一只西一只的脏袜子脏汗衫脏衬衣。他打开一打灰色的袜子,一打蓝色的汗衫和一打白色的衬衣。他常常是把这一打衣物统统都穿脏了,再一起塞到洗衣机里洗。至于牛仔裤和那件破破烂烂的灯心绒上衣,似乎是从来就没有冼过。

离开中国的时候,李宝德先生难过得哭了起来,大鼻子被手绢捏得通红通红的。他哽咽着说,他是多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这些同事和学生。“还有那些可口的中国菜肴,”他流着眼泪补充道。“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难忘。”他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抽抽搭搭地像个单纯的大孩子。临别的时候他噙着热泪和所有的人拥抱了,先是和漂亮的姑娘们,然后再是其他的人。他当时那么激动,那么难受,但是次序一点儿也没弄颠倒。

他给班里所有的学生留下了一份礼物(礼物是以摸彩的方式)。有的得到了一听可口可乐,有的得到了一打口香糖。最后几个人得到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一条蛇。得到蛇的那个姑娘当场就吓得晕了过去。

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洋学者》围绕着主人公的“主观随意性”来选择了5处独特、新颖而又典型的材料来刻画人物,这些材料有的是插入叙述,同样突出了人物形象。

B.班长嘀咕道:“这哪里是大学教室啊!倒像是幼儿园!”直接表现了以班长为代表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理解,侧面表现了李宝德的不负责任。

C.“这位漂亮的姑娘满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作者用幽默的叙述语言表明了对那位姑娘的肯定态度。

D.李宝德先生“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这里的“风度”暗含着对他不懂得衣着搭配的讽刺意味。

E.作者采用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单元来勾勒人物的独特外貌,小说选择了一些和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相吻合的特征性细节来凸现人物的外貌。

2.小说主人公“李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结尾说“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4.《洋学者》这篇小说无论在在组织材料、描写方式上都别具匠心。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洋学者
陈洁
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白发老头那你就错了。要是你以为李宝德是个黑发小伙子那也错了。李宝德是个金发大胡子男人,一双温柔的蓝眼睛兴高采烈地望着你,似乎随时准备和你拥抱似的。
李宝德是美国人,不知道是因为穷,还是因为潇洒,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哪怕是件西装吧,也非弄得皱皱巴巴不可,西装里面套着件中国式的老头汗衫。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
李宝德离过三四次婚,每个妻子都带走了一两个孩子,所以李宝德的新一任妻子是个20岁的金发美人,是他到中国来前一个月结的婚。因为合同上写着可以带一位夫人,不带就浪费了。而那位美人也乐意到中国来走一圈。所以,你常常可以看见李宝德破破烂烂地在学里走来走去,而与此同时,他美丽的妻子正花枝招展地与一位黑人在宾馆里跳舞。“我们是合同制夫妻”,李宝德瞪着一双蓝眼睛对你认真地解释道,“所以我们各有各的自由”。
作为教授,李宝德的英语真是没说的。但是他喜欢把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因为他一看见“整齐”就来气。他号召同学们把课桌堆到后面去,把椅子搭成一个圈坐下来。班长嘀咕道这哪儿是大学教室,倒像是幼儿园。李宝德大吼一声不!这是圆桌会议,人人平等,都具有发言权!李宝德自己带头,也培养学生们放声大笑、起哄、尖叫、唱歌、发表奇谈怪论和做鬼脸。弄得教室整个儿地像个疯人院。
李宝德的班级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漂亮姑娘的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不漂亮的次之,难看的更次之。小伙子的排列也同样如此。后来发现李宝德所任课的其他班级的情况也与此相仿。到最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漂亮姑娘一到李宝德的课堂就变得聪明起来,难看的姑娘就变得愚蠢起来,而是李宝德一看见漂亮姑娘就满心欢喜,眉飞色舞。改起作业来就情不自禁地把勾一遛儿地打下去。要是在课堂上,某位漂亮姑娘回答问题时犯了致命的语法错误(众所周知,学院里漂亮姑娘本来就不多,仅有的那么几个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绰约丰姿而使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李宝德先生就会无限惊喜地瞪大眼睛,脸儿激动得红红的,像瓶味道甜美的红葡萄酒。“多么可爱!多么惊人!”他一个劲地嚷嚷着,声音由于兴奋和激动而在喉咙口哽住了。“您修改了英语语法!多么了不起!您把虚拟语气这一章整个儿地给修改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这时候那位姑娘就满怀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
很少几个学生到他住的房间去过。他的屋子乱七八糟。地板上沙发上到处是书,到处是东一只西一只的脏袜子脏汗衫脏衬衣。他打开一打灰色的袜子,一打蓝色的汗衫和一打白色的衬衣。他常常是把这一打衣物统统都穿脏了,再一起塞到洗衣机里洗。至于牛仔裤和那件破破烂烂的灯心绒上衣,似乎是从来就没有冼过。
离开中国的时候,李宝德先生难过得哭了起来,大鼻子被手绢捏得通红通红的。他哽咽着说,他是多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这些同事和学生。“还有那些可口的中国菜肴,”他流着眼泪补充道。“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难忘。”他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抽抽搭搭地像个单纯的大孩子。临别的时候他噙着热泪和所有的人拥抱了,先是和漂亮的姑娘们,然后再是其他的人。他当时那么激动,那么难受,但是次序一点儿也没弄颠倒。
他给班里所有的学生留下了一份礼物(礼物是以摸彩的方式)。有的得到了一听可口可乐,有的得到了一打口香糖。最后几个人得到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一条蛇。得到蛇的那个姑娘当场就吓得晕了过去。
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洋学者》围绕着主人公的“主观随意性”选择了5处独特、新颖而又典型的材料来刻画人物,这些材料有的是插入叙述,同样突出了人物形象。
B.班长嘀咕道:“这哪里是大学教室啊!倒像是幼儿园!”直接表现了以班长为代表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理解,侧面表现了李宝德的不负责任。
C.“这位漂亮的姑娘满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作者用幽默的叙述语言表明了对那位姑娘的肯定态度。
D.李宝德先生“走起路来,西装和汗衫一起飘飘荡荡的,别有一番风度”。这里的“风度”暗含着对他不懂得衣着搭配的讽刺意味。
E.作者采用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单元来勾勒人物的独特外貌,小说选择了一些和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相吻合的特征性细节来凸现人物的外貌。
【小题2】小说主人公“李宝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结尾说“李宝德先生是人和动物的热爱者”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小题4】《洋学者》这篇小说无论在在组织材料、描写方式上都别具匠心。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