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一生。

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无论静止和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错乱。

D.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19、D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一生。

B.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无论静止和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错乱。

D.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安徽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D.专家们认为,致使这个地区工业生产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D.专家们认为,致使这个地区工业生产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D.专家们认为,致使这个地区工业生产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同时,纯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

做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

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

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

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

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 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 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

忙坏了我们的臧老,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时间。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

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些糖果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了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搏动。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选自《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开篇、结尾,这样写既深化了主题,又突出了臧克家非凡的诗歌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B.臧克家说自己是“泥土里的人”,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深受他们的影响,为他们和底层小人物呐喊。

C.臧克家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和王统照给予了高度评价。

D.臧克家为人热情,有人请他题词、作序等,即使他很忙,也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他还很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希望工程”的启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臧克家的艺术人生,为我们再现了一个诗坛大师的光辉形象。

臧克家是怎样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的?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

“诗比人更长寿”是作者对臧克家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探究并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谈谈他是怎样做才成为成功的诗人的。(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同时,纯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

做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

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

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

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

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 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 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

忙坏了我们的臧老,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时间。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

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些糖果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了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搏动。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选自《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开篇、结尾,这样写既深化了主题,又突出了臧克家非凡的诗歌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B.臧克家说自己是“泥土里的人”,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深受他们的影响,为他们和底层小人物呐喊。

C.臧克家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和王统照给予了高度评价。

D.臧克家为人热情,有人请他题词、作序等,即使他很忙,也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他还很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希望工程”的启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臧克家的艺术人生,为我们再现了一个诗坛大师的光辉形象。

2.臧克家是怎样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的?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6分)

3.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6分)

4.“诗比人更长寿”是作者对臧克家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探究并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谈谈他是怎样做才成为成功的诗人的。(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

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 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 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小题1】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4分)
【小题3】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5分)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1.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6分)
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4分)
3.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5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毛泽东传·序曲
(美)罗斯·特里尔
  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柔软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脑持重的如轮大耳,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一位认识他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缅甸人评论道:“他没有周恩来的清秀,但是显得慈祥宽厚。”
  年逾82岁,毛泽东的外貌没有很大的改变。青年时看上去略有焦虑,在官邸里,这位领袖显得雅致、悠然自得。他渐渐地发福,同时也失去了热情的知识分子的神态,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他看上去像一头海象”,一位在他有生之年见过他的泰国领导人说:“一切都显得气宇轩昂。”
  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同时眼观六路。毛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
  他善穷经据典,使来访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静思使对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进口袋般的裤子扪虱子的粗举又会把另一来访者吓得目瞪口呆。脸部的上半部分显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宽阔的前额,探索的眼睛,长长的头发。下半部则表明他是一个感觉论者:厚厚的嘴唇,高隆的鼻子,稚童般的圆圆的下巴。毛泽东的步态并不优雅,他步履蹒跚。美国妇女活动家史沫特莱带着政治的和个人的热情在三十年代曾试图让毛唱歌跳舞——与她轻易地跟其他中共领导人所做的一样——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弃这种努力。“高傲和自重妨碍了他的跳舞。”在这同一时期认识毛的一位流放中的日本共产党人野扳参三说,他的舞姿看上去像在做操。毛泽东跳舞不合节奏。
  毛泽东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来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
  他的笔迹表明,他是一位随心所欲而不会为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体则大则小,龙飞凤舞,用绅士派学者的标准衡量,这并不是“好”书法。
  因为毛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所以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会随时流出些什么。尽管毛是一位温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脾气。来自密苏里州的记者艾德加·斯诺,早在三十年代就见到毛,他说,毛对任何事情从不持中立或消极态度。毫不奇怪,毛并不能经常博得众人的爱戴,至少不像周恩来那样——这位高级官员甘愿立于毛的身影之下;或者不像朱德那样——这位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总司令坚韧、不拘小节、笑口常开(史沫特莱成功地使他们二人与自己跳舞)。
  “我简直不知怎样与毛交谈,”一位与毛和周恩来都打过交道的印尼人说,“与周恩来而不是与毛在一起——可以有热烈的讨论,你会完全知道你的位置。”
  毛生于1893年,逝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传给新的一代,而他们并未感到像毛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
  他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没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怎样说才贴合毛泽东的形象?农民造反者?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来的群氓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
  军事统帅家?他说过,他的胃口从未像战争时期那样好过。诗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不顾,去吟上几句诗以表达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近代以来,许多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求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吗?毛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帝王?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藐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最终,或许他自己也感到绝望,他树立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玉律的镜像,这可怕地表明,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摘编自《毛泽东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传记开篇刻画毛泽东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从形和神两方面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
B.本传记在评说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展开。
C.跟自甘居于毛泽东之下的周恩来和笑口常开的朱德相比,毛泽东并不能博得众人更多的爱戴。
D.传记写了跟毛泽东有过接触的多位外国人各自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些外国人的“一面之词”,汇聚起来,比较全面地描绘了毛泽东的多个侧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复杂”。
E.毛泽东形象复杂,经历丰富,因此,本传记作者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农民造反者、一个军事统帅、一位诗人,甚至是一个帝王。
(2)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这句话言简而意丰,请简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传记的作者给毛泽东贴了几个“标签”——“农民造反者”“军事统帅家”“诗人”“帝王”等,对此你有什么认识?请任选其中一个“标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