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读下面的一则消息,并作出点评。(60字内)(4分)
2009年3月7日(全国人代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完湖北团的讨论后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双老乡亲手缝制的鞋垫。这双鞋垫是湖北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89岁的田桂华老奶奶为了感谢总理让她过上了好日子,花了18天时间亲自绣成的。听完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讲述鞋垫的来由,温总理连道三声谢谢。
点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容之大
剑武
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畏、噤若寒蝉、色调单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面对河南安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汗颜。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力,也有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标新立异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然差强人意,其丰富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功夫、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艺术家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他们都是一群难以管束的孩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就是在思想领域、也包括艺术领域的天地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窄。“文革”十年,更是取消了大家思想的权利,取消了艺术家创作的权利,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灭顶之灾。正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艺术创作自身的需要,近30年来,经过“拨乱反正”,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主题先行论”等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经过解构重组,当代艺术界重新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与展示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出售作品的自由与自享其成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这些年,关于艺术形式与形式主义、“85新潮”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引进、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等等涉及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管理与艺术家修养方面的纷争有的已经平息,有的还在进行,有的还会有反复,但是,没有一个艺术家因言获罪,没有一个理论家因噎废食,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因此获益匪浅。当然,我们在珍惜蓝天辽阔、清风徐来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特别是面对众多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人们看到了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
《尚书·君陈》有言:“有容,德乃大。”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之大,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正如这30年的艺术成就是千舟竞发、波澜不息所成,未来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也应当是思想激荡、多元不一、各尽天才的态势。 选自2008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下列选项,不属于“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空前发展”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B.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幸运地拥有能够表现一切的权力,且主流与非主流艺术在一定条件下共享互生、相携而进成为可能。
C.当代中国造型艺术蕴涵的自由欢快、摇曳多姿、色彩纷呈的丰富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D.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令老一代艺术家汗颜。
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社会对当代造型艺术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不是所谓的“难以管束的孩子”。
B.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
C.造型艺术创作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
D.近30年来,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没有因言获罪,理论家没有因噎废食,因而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获益匪浅。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年”到新时期艺术家心情畅达、创作自由,其差别有如天壤,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
B.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这些与艺术家创作中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C.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面对众多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当代艺术批评却没有相应呼应。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因此,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邵孤城
安生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平寻常的绘画天赋。他刷刷几笔,就能把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的光辉形象留到扳上。
可是,老师们不知道,安生的父亲,其实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安生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却吃了画画的亏。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到农场,等他从遥远的新疆回归故土的时候,看见的是妻子小小的坟茔。
所以,当我们的美术老师牵着安生的手来到安生父亲面前的时候,他的父亲冷冷地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
美术老师局促不安又尴尬异常地坐了片刻后起身告辞,从此再不提教安生画画的事。但是,安生偷偷的学,偷偷的画,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了。高三那年,安生决定去报考美术学院,当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吗?”安生的父亲有些不屑,“你至少得拿几十奖回来证明给我看吧!全国的不说,市里的总该有吧?”
安生开始频繁地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美术比赛,当然,结果都在他父亲的预料之中,他不仅没拿到奖项,甚至连自信也在这期间被消磨殆尽。
安生问我:“你说,我能成为一名画家吗?”我坚定地点头:“安生,如果你也成不了画家,没人会成为画家的。”安生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我准备再去参加一次比赛,最后一次。”
安生给我看一张当天的报纸,有一则本地一家企业征集产品徽标的启事。
然而当结果公布出来后,安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安生彻底放弃了,高考时,他按照父亲的意思,以高分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管理学院录取。
然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我陆陆续续从他的老父亲处知道他的一些情况,毕业后,他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然后跳槽到广东一家跨国公司,从基层的管理人员一直做到了中国区助理总裁。他的父亲,非常满意安生的现状。
我们再见面时走在谈判桌上,我所在的啤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安生的公司愿意收购。我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芦花”牌啤酒招待安生的,我说,“芦花”牌啤酒现在是我们的,但很快就是你们的了。你该好好喝一杯!
酒端上桌的时候,安生没有说话。他很久都默默注视着那几瓶酒,然后,伏在桌子上失声痛哭。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痛哭的其实庄该是我啊。
安生指着“芦花”牌啤酒的商标图章说:你知道吗?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画的就是这个徽标啊!
我帮安生找到了那次的评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他对安生说:“你是安佑之老师的儿子吧,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可是,啤酒厂的人非常喜欢你的作品,执意要拿它去做商标。”
啤酒厂并购成功后,安生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父亲常说,‘有心栽花,花未必不成;无心插柳,柳也未必成荫’。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父亲有心栽下的那株未必不成的花啊,”安生在电话里有些欲言又止,良久,他告诉我:“我辞职了,我又开始画画丁。我想,我能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一定能做成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你说.我这样做,值得吗?”
我顿了很久,说:“也许值得吧!”
电话那头,很久不出声。然后.我听到轻轻的一声叹息。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儿子重
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头,父亲
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重
新拿起画笔,继续圆上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亲、安
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也有同
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于涉也是出于父爱。
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指的
是什么?(4分)
答:
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6分)
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自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1.文中所举事例,不属于宋诗也颇尝过“市价涨落的滋味”的一项是
A.金国的作者嫌宋诗“衰于前古”。
B.明代人苏平对宋人近体诗的看法。
C.李攀龙选上古至明代诗歌时的做法。
D.晚清“同光体”诗人对宋诗的态度。
2.对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大幸”、“大不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幸“指的是唐代诗人给宋代诗人开拓了宽广的创作领域,“大不幸”指的是宋代诗人无法在唐代诗人的基础上再去开拓。
B.宋代诗人有接受挑战的机会是“大幸”,而在挑战中难以打破唐代诗人创造的记录,又是宋代诗人的“大不幸”。
C.“大幸”指的是宋代诗人以唐代诗人为榜样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大不幸”是唐诗的超越之难和宋人因模仿和依赖产生了惰性。
D.能够模仿唐代诗人创作的作品是宋代诗人的“大幸”,而唐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宋人难以超越又是宋人的“大不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选宋诗的问题上,作者认为不好的诗歌就不选,选上的也无须过分夸大。
B.从整体创作成就上看,作者认为宋诗虽不及唐诗,却在元、明、清诗之上。
C.明诗之所以不如宋诗,是因为它在学唐诗时学得外表十分相像却缺乏个性。
D.与明诗比,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那一点学唐诗又不像唐诗之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①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②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拨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以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注: ①猗郁,茂盛的样子。②蕈菌,蘑菇。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在文中所说的被囚之绿,实际上就是一株常春藤。
B.文中对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先称其为“绿色”,然后又称其为“绿友”、“绿囚”,称谓的变化暗示着作者情感的变化。
C.“我”因为心中魔念作怪,所以囚住了常春藤,这个魔念实际上对绿的一种挚爱。
D.文中写到“我”从前住乡下时,一个友人剪除了自己不忍剪除的杂草,“我”当面批评了友人,怪他多事。
文章第二段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这朝东的简陋、狭小、炎热、潮湿的房间,“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请你结合本文实例来赏析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囚绿”是表达文章主旨的重要环节,文章命名为“囚绿记”自有其道理。
(1)、请你理顺本文的思路,填出思路链 “见绿”——“ ”——“囚绿”——“释绿”——“ ”。
(2)、请你谈谈文章命名为“囚绿记”的道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夜宿乌镇
朱希和
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原始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
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
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
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
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
(《安徽文学》2008.11 有删改)
作者笔下乌镇“古朴的幽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文中儒雅的长者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的梦,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而伤感,但也有人认为“现代文明迟早要取代古典文化”。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则短评,100字左右。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
一个世纪以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它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很多人认为托尔斯泰远远不止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最好的朋友,是欧洲全部艺术中的唯一的真正的朋友。
艺术和生命是统一的。就作品与生命的密切联系而言,没有胜过托尔斯泰的了。他的作品几乎常常具有一种自传的特点,从他二十五岁起,他的作品就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他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补充我们对他的认识,使我们一天一天的明了他的意识的演化,能把他的天才所胚胎,他的心灵所借以滋养的世界再现出来。
他经历了“青少年荒漠时期”。荒凉的沙漠,一阵阵狂风猛烈地刮着。他很孤单,他的头脑处于持续不断的狂热状态。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又为自己找到了并实验着种种学说。在这当中,他丧失了所有的信念。十六岁时,他便不再祈祷,不再去教堂。他满脑子的仁慈梦幻,他想卖掉自己的马车,把卖的钱分给穷人,还想把自己财产的十分之一拿出来散发给他们,他想不雇佣仆人…… “因为他们是同我们一样的人。”病中,他写了一本《人生规则》,书中天真的为自己定下了责任,“研究一切,深化一切:法律、医学、语言、农业、历史、地理、数学,在音乐和绘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他坚信“人类的命运在于;再断的完善”。
托尔斯泰冷静地观察世界,他发出非难战争的呼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在这片繁星点缀的广袤天空下,人们难道不能安适地生活吗?他们在这里怎么会保存着凶狠、仇恨和毁灭同类的情感?人类心中所有恶的东西都应该在与大自然接触时消失掉,这是美与善的最直接的表现。”
《战争与和平》是时代最浩瀚的史诗。众多的人物和激情涌动其中。在波涛汹涌的人类的汪洋大海中,一颗灵魂巍然雄踞着,镇定自若地鼓动着和遏制着暴风雨。在凝视默思这部著作时,我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荷马和歌德,尽管精神和时代都大不相同。然而,我看出,在托尔斯泰创作的那个时期,他的思想确实是从荷马和歌德:那儿汲取了营养。为了很好地感受这部作品的威力,必须体会它潜在的统一性。大多数的读者有点近视,只看见其中的无数细枝末节,他们迷失在这片人生的森林之中。必须登高远眺,用目光去环抱那自由的天际以及那一片树林和田野;那我们就会窥见这一部著作的荷马式的精神、永恒法则的静寂、命运气息的有力节奏、所有细节与之相连的整体情感,以及如同《创世纪》中的威临海上的上帝似的驾驭着其作品的艺术家的才华。
开始时,大海平平静静。和平,战争前夕的俄罗斯社会。前一百页以一种沉着镇静的精确性和卓绝的嘲讽,反映出灵魂之虚幻。可是,波涛开始涌动,俄罗斯军队挺进奥地利,宿命在主宰着。在这发泄着一切兽性的场合——战争中,宿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有力地主宰着一切。听凭命运的摆布就是好!纯粹行动的幸福,正常而健康的状态。被扰乱了的精神重新找到了平衡。然而,生活恢复了,波涛止息了。心灰意冷、焦躁不安的芸芸众生又在沮丧绝望,在城市的混浊气氛中,在黑夜中,四处徘徊,游荡。对于这些贫血的心灵,是到了用战争的风暴来重新刺激一下的时候了。祖国遭受侵略。一切心灵通过热情的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对神明的律令的屈从而结合在一起了。“严肃地、认真地接受战争那可怕的在所难免……最艰难的考验就是让人的自由屈从于神明的律令。心灵的纯朴在于对神明的意志的屈服。”总之,俄罗斯民族那显而不露的悲壮的宿命观,终于获得了精神的解脱和神秘的欢乐。
那数百个英雄,各有特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他们是士兵、农民、贵族、俄罗斯、奥地利人和法国人,他们特殊的生命力又如何去看呢?这里面没有任何的临时编造。对于这一系列欧洲文学中毫无雷同的肖像,托尔斯泰事先作过无数的草图,他说“那是由数百万个构思组织起来的”,他在各个图书馆里查询,动用了家庭档案、自己从前的笔记以及他个人的记忆。
的确,《战争与和平》的荣光在于整个一个历史时代的复活,在于民族的那些变迁与民族战斗的复活。它真正的英雄,是各民族人民。
(摘编自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陈筱青译)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传记采用评传结合的手法,从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作品价值、艺术才华等众多角度全景式再现了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全貌。
B.托尔斯泰曾经满脑子的仁慈梦幻,为自己定下众多责任,他相信命运在于不断的完善,可见他当时处在探索、找寻、尝试的“青少年荒漠时期”。
C.托尔斯泰冷静地观察世界后,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大自然如此美妙,人们为什么不能安适地生活,为什么保存凶狠、仇恨的感情。
D.托尔斯泰认为在战争中宿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有力地主宰一切,《战争与和平》是他非难战争的典型作品。
E.《战争与和平》被称为“时代最浩瀚的史诗”,主要是因为场面浩大,人物繁多,人物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个最好的朋友,请简要分析。
托尔斯泰的作品“能把他的天才所胚胎,他的心灵所借以滋养的世界再现出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概括式的结尾高度评价了《战争与和平》的价值和意义,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北大新任校长周其凤
柳志卿
2008年11月 5日,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接到出任北大校长的任命。这一天,恰巧是周其凤61岁生日。
周离任的消息在学生中间传开后,吉大的学生以极快的速度制作了一个电子纪念相册发在校园网上,名字就叫“周校长,你像个孩子似的”。周其凤留在吉大学生心中的点点滴滴在相册中一一浮现: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起吃饭,过年和同学一起包饺子……
“大多数的吉大学生和周其凤没见过几次面,但每次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计算机系大三学生杨书奇说。在很多吉林大学学生的眼中,61岁的周其凤亲切、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周在开学典礼上大呼:“同学们,我爱你们”;与学生座谈常常自嘲“你们校长是个矮个子”。
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是,2006年,吉大学生周于卜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学生自发为其捐款。有一天,一位矮个子的中年男子来到募款箱前,把一大沓百元大钞放进募款箱,转身就走。直到他转身留下背影的时候,才有学生认出是周其凤,他捐了1万元。
2000年,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等合并。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又并入吉林大学。6校合并成的吉林大学成为超级“巨无霸”,由此带来的阵痛和纠葛迅速显现和膨胀。
2004年7月,周其凤临危受命,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调任吉林大学校长。
“我不是让你去当官,我是让你去‘堵枪眼’。 ”周其凤忆起当年教育部长让他上任吉大时的谈话说,“我任何话都没说,我说‘那我去’”。
周其凤来了,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吉大的博导们。
2005年,一条新闻震撼了整个教育界,45名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因为没有通过学校考核,被摘掉博导帽子。
吉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姜老师回忆,在周其凤上任前,老师职称的升级考核指标没有那么严格,往往是讲师到了一定年限就自然升了副教授,副教授再过几年就变成教授……周其凤上任后,重新考核博导、教授,未达标的博导、教授、副教授统统降级。
谈起这次“下岗”风暴,周其凤说,博士生导师不是一个荣誉,不是一个级别,是一个工作,是指导博士生研究,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不要做。
2006年7月,中国化学年会在吉大举行。奇怪的是,连续几天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却没有看到东道主吉大校长、同时也是化学学会会员的周其凤,只看见吉大一些教职工打着横幅向周其凤要公正、公平。7月14日,周其凤在年会闭幕式上现身,他的即兴演讲道出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吉大的一批教职工要求周降分录取其子女。中国的大学历来有照顾本校教职工子女的规则,吉大也不例外。据相关的行政官员和教职工说,往年教职工子女只要达到本科线,都能被录取。但是,2006年,周其凤打破了这个规则,“照顾”标准大大提高,要求教职工子女必须达到重点线才能录取。这导致了一批教职工子女无法以低分考入吉大。
面对复杂的环境,周其凤公开坦陈心迹,“我没有犯错误。将来,当然我可能是满身窟窿回归故里,因为是‘堵枪眼’……我真的没有任何个人的追求,我只希望为吉林大学做一点事情。 ”
周其凤坚拒低分教职工子女入学赢得吉大学子一片叫好声,同时也直接触动了教职工们的“奶酪”。吉林大学内部也曾一度传闻周其凤与学校领导层不和。接近他的一位行政官员对记者说,领导之间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很多举措都是党组集体的决定,如果得不到支持很难通过。
一路风雨,周其凤结束了吉大的岁月。 2008年11月12日,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周其凤作告别演讲。他的告别,让500人的大厅超员一半,没座位的学生坐在走廊上,两个小时的告别演讲,几乎没有人提前退场。
演讲伊始,周其凤说,看到吉大学生在网上给他的“像个孩子”的纪念相册时,感动之至,一度哽咽。演讲完毕,周站在讲台上,鞠躬,深度鞠躬,持续数次。
(选自《京华时报》,2008年11月16日,有改动)
这篇新闻稿全文都是写周其凤任吉大校长时的事情,为何却以“北大新任校长周其凤”为标题?
本文主要写周其凤任吉大校长期间的哪些方面的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周其凤的哪些品格?
周其凤离任时,吉大的学生评价这位刚年满61岁的校长“像个孩子”,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