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2、对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两项:

A.贾府中的奴仆颇具叛逆性格的两个人是晴雯和小红。

B.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平儿。

C.《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红楼梦》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D.《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赖大家的。

12、选C E

分析:才子佳人小说发展至明末清初,才子金榜题名后与佳人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已成为小说的固定情节模式,这种大团圆结局,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因原,但更多的是作家怀才不遇寄希望于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使然。借文学作品抒写人生理想固然可以,但如果对理想的描画近乎于偏执,乃至于使大团圆结局失去了存在的生活基础,那么千篇一律的大团圆便有了美化现实、粉饰生活之嫌,理想也便成为梦想和空想。这也是此时期才子佳人小说引起当时社会关注和招来后人非议的原因之一。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这一点上不仅没有因袭才子佳人小说家的创作套路,在反映理想与现实的选择上毅然回归现实,并且在清醒的悲剧意识的支配下,将《红楼梦》创作成一个“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悲剧,使《红楼梦》无论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还是美学价值的发掘,都远远高出了才子佳人小说,成为当时文坛及中国小说史上的顶峰之作。因而C错。E项被笑话的是刘姥姥,不是赖大家的。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对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两项:

A.贾府中的奴仆颇具叛逆性格的两个人是晴雯和小红。

B.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平儿。

C.《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红楼梦》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D.《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赖大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设计必修五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1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鲁滨逊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的自然环境和细节描写,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和浮华、空洞的文体风格,为英国现实主义启蒙小说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B.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C.伍尔夫在《读〈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是:读者可以“通过小说的发展”(理论)、“通过作者的生平”(传记)以及“掌握这位小说家的透视法”三种方法来解读作家的作品。

D.《读〈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从体裁上分析,是一篇文艺评论随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文艺评论行文从容挥洒,无固定格式,但是针对性强,且多有理论支撑自己的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张伟
8月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仔细鉴别和彼此对照之后,才能弄清这位82岁的老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在短暂的中国之行期间,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识,并延续了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事实上,只要对这名学者的生平略作了解,我们便不会感到讶异。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认为它是虚伪的。
这些批评,并未给他带来太大麻烦,相反,却为他赢得卓越的声望。他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如果说乔姆斯基为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那也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本身,而在于这种观点所持的姿态:批评者。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的宽容态度,是我们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在乔姆斯基看来,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因为知识分子享有知识的“特权”,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乔姆斯基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即使在中国之行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强权政府”上。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我想,乔姆斯基的中国之行,是促进这种思考的恰当时机。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硬而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然而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而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古今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如同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乔姆斯基所重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至少,像他本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颇有意味的是,乔姆斯基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曾经因为引领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批 判精神而广受美誉,如今却同样因为日渐失去这种精神而饱受批评。不知道乔姆斯基这次来访,是否能帮这所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拾回一些并不久远的记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疵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乔姆斯基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
B.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像乔姆斯基那样的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C.一个卓越的批评者,可以帮助政府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
D.批评者也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具有逻辑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正视自己的批评这一问题。
【小题2】下列有关乔姆斯基在中国受欢迎程度“超过国家元首”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所有的批评都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无私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他对知识分子的天职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以及他给批评者所需要的正确态度提供了范例。
C.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伟大的批评者,往往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D.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像乔姆斯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曾经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认为美国人最珍贵的“民主”是虚伪的。
B.文章认为,相对于被批评者而言,批评者从乔姆斯基身上得到的启示应该更多。
C.乔姆斯基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在当下会遭遇麻烦,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
D.乔姆斯基认为自己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因为他认为这是他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张伟

8月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仔细鉴别和彼此对照之后,才能弄清这位82岁的老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在短暂的中国之行期间,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识,并延续了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事实上,只要对这名学者的生平略作了解,我们便不会感到讶异。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认为它是虚伪的。

这些批评,并未给他带来太大麻烦,相反,却为他赢得卓越的声望。他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如果说乔姆斯基为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那也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本身,而在于这种观点所持的姿态:批评者。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的宽容态度,是我们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在乔姆斯基看来,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因为知识分子享有知识的“特权”,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乔姆斯基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即使在中国之行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强权政府”上。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我想,乔姆斯基的中国之行,是促进这种思考的恰当时机。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硬而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然而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而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古今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如同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乔姆斯基所重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至少,像他本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颇有意味的是,乔姆斯基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曾经因为引领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批 判精神而广受美誉,如今却同样因为日渐失去这种精神而饱受批评。不知道乔姆斯基这次来访,是否能帮这所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拾回一些并不久远的记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疵改)

1.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乔姆斯基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

B.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像乔姆斯基那样的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C.一个卓越的批评者,可以帮助政府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

D.批评者也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具有逻辑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正视自己的批评这一问题。

2.下列有关乔姆斯基在中国受欢迎程度“超过国家元首”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所有的批评都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无私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他对知识分子的天职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以及他给批评者所需要的正确态度提供了范例。

C.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伟大的批评者,往往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D.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像乔姆斯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曾经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认为美国人最珍贵的“民主”是虚伪的。

B.文章认为,相对于被批评者而言,批评者从乔姆斯基身上得到的启示应该更多。

C.乔姆斯基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在当下会遭遇麻烦,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

D.乔姆斯基认为自己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因为他认为这是他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谈学问的功用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全重立身行己的功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在中学毕业的儿子去就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窄狭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这两点本是天经地义。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测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小题1】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都是学问狭义的作用。
C.作者认为学问有“通”“专”之分,是由于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D.作者引用“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中的“学问”,指的是“做学问”;
B.“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中的“稻种”指的是“学生治学问”;
C.“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中的“大量谷子”,指的是“学问的出路销场”;
D.“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 预备‘吃着不尽’”这句话批评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
【小题3】作者认为“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指什么?请依据文意结合自身实际概括回答。(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势利的“趋”

文士其

对“趋”字作字形分析,不难发现“走”为其表义符号。与字形构成相符,“趋”字本义则为“走”(《说文》)。古人所谓“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跑”。然而,“趋”在汉语中,特别是在古代汉语中,又有“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比如“趋势”,即表示“趋奉权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趋附”,也就是今日所谓“趋炎附势”,干宝《搜神记》卷一:“(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其他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古代熟语中的“趋”,也都蕴含着此种意义。

对“趋”字意义的这种变异,似乎可以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即其“攀附”意义就是由其本义“走”直接引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攀附”被视为一种特定的“走”。然而,这种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要作出科学的解释,应该对于“趋”这种行走方式在古代社会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

在古代社会,“趋”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而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触龙进谏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从中不难发现,官至左师的触龙见到太后也是要“趋”的,虽然脚不方便(病足)也不可免去这一礼节,“趋”得慢了(徐趋),还要道歉(自谢),足见“趋”这种礼节的重要性。《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所谓“趋风”,即快趋如风。以快趋如风表敬,正与触龙“徐趋”而“自谢”形成对比。萧何被刘邦赐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则是因为他对汉室具有特殊的功勋而获得了特权。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由此,我们不难领悟,正是因为“趋”曾经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这种心理意识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便使“趋”字具有了“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

(《字脉·撩起汉字的面纱》第131页)

1.对文中第二段画线的“不求甚解之解”所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趋”字意义的变异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

B.“趋”字的“攀附”意义就是由它的本义“走”直接引发出来的。

C.“趋”这种行走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

D.“趋”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

2.引文是为了证明观点的。下列本文中引文和被证明的观点,不匹配的一项是(  )

选项

引      文

被证明的观点

A

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趋势”即“趋奉权势”

B

(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

“趋附”即“趋炎附势”

C

(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趋”礼重要

D

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

快趋如风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含“趋”的古代熟语,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都蕴含着“攀附权贵”的意义。

B.本文从两个角度阐明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C.“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一句中“危险”指的是误解“趋”在古汉语中“攀附权贵”的意义。

D.因为“趋”一直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且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谈学问的功用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全重立身行己的功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在中学毕业的儿子去就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窄狭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这两点本是天经地义。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测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小题1: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都是学问狭义的作用。
C.作者认为学问有“通”“专”之分,是由于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D.作者引用“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中的“学问”,指的是“做学问”;
B.“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中的“稻种”指的是“学生治学问”;
C.“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中的“大量谷子”,指的是“学问的出路销场”;
D.“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 预备‘吃着不尽’”这句话批评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
小题3:作者认为“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指什么?请依据文意结合自身实际概括回答。(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宗教代道德”的传统。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以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

(节选自《中国文史百科总序》,有删改)

(1)

以下不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是

[  ]

A.

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B.

中国知识分子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宗教代道德”的传统。

C.

孟子强调“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

D.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

(2)

以下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一项是(  )

[  ]

A.

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

B.

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

C.

尽管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

D.

所谓“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

(3)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非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不是文化,如蚂蚁堆积的土山,蜜蜂造的巢。

B.

人类在原始时期创造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都属于文化。

C.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实现个人价值。

D.

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如果再继续相互残杀,那么人类就没有希望了。“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