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高三学生张明成绩一向不错,由于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一直焦虑、烦躁、厌学,高考在即却不愿返校,甚至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张明父母束手无策。作为张明的同学,你应该如何劝导他放下包袱返校学习?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感情真挚。(45字以内)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高三学生张明成绩一向不错,由于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一直焦虑、烦躁、厌学,高考在即却不愿返校,甚至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张明父母束手无策。作为张明的同学,你应该如何劝导他放下包袱返校学习?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感情真挚。(45字以内)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
蒋雪婕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初中毕业时,她已出版7本书,高中时,又出版了两本书。
2008年9月,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其实,从中学起,蒋方舟就是一个戴着耳机、默默穿梭在食堂和教室间的普通学生;是夜晚为了考试挑灯奋战、白天在食堂吃3元钱套餐的普通学生。
在课堂上,老师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
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出题人在想什么。”有时考完试,和同学一起讨论时,她一边评价试题一边推论:“出题这人,起码50岁以上,文革过来人,喜欢看《读者》。”“出题的这个人,是女的,小资情调。”“出题的这个人,恐怕只看余秋雨。”
对于“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也不会及格的”说法,蒋方舟不同意,她说:“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
蒋方舟说,因为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初中时她“坚持”不做数学作业。后果便是,初中毕业时,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高中分文理班时,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
因为老师的一句“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她说:“我学数学,靠的是蛮干。”
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总分从进校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高考时,她的数学考了131分。
挑灯冲刺的高三
9月份高三开课,每个教室都挂着高考倒计时牌,有的班甚至夸张地挂上了“距高考只有1天”。每天感受着临战氛围,一向喜欢自己控制时间的蒋方舟感到非常不适。十一假期,她给自己放了半个多月的假,回家调整。之后,她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每天晚上,蒋方舟从6点多开始做题,晚自习后接着做。宿舍规定11点熄灯,蒋方舟于是就挑灯“夜战”,每天基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她听“状元班”的讲座,看状元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她说:“无论我关注什么领域,都希望知道那个领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哪些人是最好的,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在“状元班”讲座上,老师说:“据我观察,状元有两个特点:一是状元都是独来独往的,二是状元喜怒不形于色。”这成了她“青春孤僻”的启蒙。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她戴着耳机独来独往,以极快的速度吃饭。而且她在一间宿舍里一个人住了3年。
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
在蒋方舟的高中,老师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做的作业,比老师布置的还多。一开始,蒋方舟做完习题后喜欢去翻书后的答案,后来发现这样效率极低,就克制了。她说:“我向来不相信跟人讨论作业题能讨论出个什么,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
蒋方舟平时做历史题,总是很慢。做选择题,她除了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还会注意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她会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是蒋方舟对待考试的一大秘诀。引用和解释日本校园剧《龙樱》中的台词——“考试就是对话”,她说:“应该是三方的对话:跟出题的人对话,跟写文章的人对话,跟改卷的人对话。”
蒋方舟说,高考是另一种竞技体育,只承认成绩。既然参与了这个竞技,就要认可它的规则。“整个中学阶段,我想,我没有浪费我的智力和时间。”她说。
(《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10日12版有删改)
本文以“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为题有何用意?
结合文本,请总结蒋方舟在高中学习中的独特感悟。
作者此篇报道着力于蒋方舟的中学时代有何用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
蒋雪婕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初中毕业时,她已出版7本书,高中时,又出版了两本书。
2008年9月,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其实,从中学起,蒋方舟就是一个戴着耳机、默默穿梭在食堂和教室间的普通学生;是夜晚为了考试挑灯奋战、白天在食堂吃3元钱套餐的普通学生。
在课堂上,老师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
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出题人在想什么。”有时考完试,和同学一起讨论时,她一边评价试题一边推论:“出题这人,起码50岁以上,文革过来人,喜欢看《读者》。”“出题的这个人,是女的,小资情调。”“出题的这个人,恐怕只看余秋雨。”
对于“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也不会及格的”说法,蒋方舟不同意,她说:“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
蒋方舟说,因为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初中时她“坚持”不做数学作业。后果便是,初中毕业时,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高中分文理班时,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
因为老师的一句“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她说:“我学数学,靠的是蛮干。”
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总分从进校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高考时,她的数学考了131分。
挑灯冲刺的高三
9月份高三开课,每个教室都挂着高考倒计时牌,有的班甚至夸张地挂上了“距高考只有1天”。每天感受着临战氛围,一向喜欢自己控制时间的蒋方舟感到非常不适。十一假期,她给自己放了半个多月的假,回家调整。之后,她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每天晚上,蒋方舟从6点多开始做题,晚自习后接着做。宿舍规定11点熄灯,蒋方舟于是就挑灯“夜战”,每天基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她听“状元班”的讲座,看状元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她说:“无论我关注什么领域,都希望知道那个领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哪些人是最好的,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在“状元班”讲座上,老师说:“据我观察,状元有两个特点:一是状元都是独来独往的,二是状元喜怒不形于色。”这成了她“青春孤僻”的启蒙。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她戴着耳机独来独往,以极快的速度吃饭。而且她在一间宿舍里一个人住了3年。
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
在蒋方舟的高中,老师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做的作业,比老师布置的还多。一开始,蒋方舟做完习题后喜欢去翻书后的答案,后来发现这样效率极低,就克制了。她说:“我向来不相信跟人讨论作业题能讨论出个什么,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
蒋方舟平时做历史题,总是很慢。做选择题,她除了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还会注意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她会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是蒋方舟对待考试的一大秘诀。引用和解释日本校园剧《龙樱》中的台词——“考试就是对话”,她说:“应该是三方的对话:跟出题的人对话,跟写文章的人对话,跟改卷的人对话。”
蒋方舟说,高考是另一种竞技体育,只承认成绩。既然参与了这个竞技,就要认可它的规则。“整个中学阶段,我想,我没有浪费我的智力和时间。”她说。
(《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10日12版有删改)
【小题1】本文以“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为题有何用意?(4分)
【小题2】结合文本,请总结蒋方舟在高中学习中的独特感悟。(5分)
【小题3】作者此篇报道着力于蒋方舟的中学时代有何用意?(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
蒋雪婕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初中毕业时,她已出版7本书,高中时,又出版了两本书。
2008年9月,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其实,从中学起,蒋方舟就是一个戴着耳机、默默穿梭在食堂和教室间的普通学生;是夜晚为了考试挑灯奋战、白天在食堂吃3元钱套餐的普通学生。
在课堂上,老师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
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出题人在想什么。”有时考完试,和同学一起讨论时,她一边评价试题一边推论:“出题这人,起码50岁以上,文革过来人,喜欢看《读者》。”“出题的这个人,是女的,小资情调。”“出题的这个人,恐怕只看余秋雨。”
对于“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也不会及格的”说法,蒋方舟不同意,她说:“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
蒋方舟说,因为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初中时她“坚持”不做数学作业。后果便是,初中毕业时,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高中分文理班时,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
因为老师的一句“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她说:“我学数学,靠的是蛮干。”
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总分从进校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高考时,她的数学考了131分。
挑灯冲刺的高三
9月份高三开课,每个教室都挂着高考倒计时牌,有的班甚至夸张地挂上了“距高考只有1天”。每天感受着临战氛围,一向喜欢自己控制时间的蒋方舟感到非常不适。十一假期,她给自己放了半个多月的假,回家调整。之后,她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每天晚上,蒋方舟从6点多开始做题,晚自习后接着做。宿舍规定11点熄灯,蒋方舟于是就挑灯“夜战”,每天基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她听“状元班”的讲座,看状元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她说:“无论我关注什么领域,都希望知道那个领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哪些人是最好的,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在“状元班”讲座上,老师说:“据我观察,状元有两个特点:一是状元都是独来独往的,二是状元喜怒不形于色。”这成了她“青春孤僻”的启蒙。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她戴着耳机独来独往,以极快的速度吃饭。而且她在一间宿舍里一个人住了3年。
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
在蒋方舟的高中,老师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做的作业,比老师布置的还多。一开始,蒋方舟做完习题后喜欢去翻书后的答案,后来发现这样效率极低,就克制了。她说:“我向来不相信跟人讨论作业题能讨论出个什么,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
蒋方舟平时做历史题,总是很慢。做选择题,她除了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还会注意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她会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是蒋方舟对待考试的一大秘诀。引用和解释日本校园剧《龙樱》中的台词——“考试就是对话”,她说:“应该是三方的对话:跟出题的人对话,跟写文章的人对话,跟改卷的人对话。”
蒋方舟说,高考是另一种竞技体育,只承认成绩。既然参与了这个竞技,就要认可它的规则。“整个中学阶段,我想,我没有浪费我的智力和时间。”她说。
(《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10日12版有删改)
1.本文以“聪明人不会被考试玩弄”为题有何用意?(4分)
2.结合文本,请总结蒋方舟在高中学习中的独特感悟。(5分)
3.作者此篇报道着力于蒋方舟的中学时代有何用意?(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练必修一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巴金: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节选) 李辉走在巴黎,便走进了历史长河。不经意间走进一条小巷,一幢老房子,或者一个咖啡馆,也许就能飞溅起几朵浪花,将怀古幽情敲打,行囊和衣衫顿时湿成一片,伴着脚步缓行。
如此这般走在巴黎,我走进了巴金的历史。
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厌的景致,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情结。
沿着塞纳河缓行,注目河水流淌。抬起头,巴黎圣母院无言高耸,听不见雨果描写过的钟声。攀上钟楼,俯瞰四周。河南岸,是拉丁区和卢森堡区,小巷弯弯曲曲,网一样蔓延着。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时光就是在下面的一个个网眼里闪过。巴金1927年来到巴黎时,就在河对岸的一座小旅店里寄寓。拿着地图,望着对岸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建筑,我试图辨认早就通过巴金的叙述而熟悉了的一切:先贤祠(国葬院)、卢森堡公园、河边的旧书摊……
当我在巴黎感受巴金时,随身还带了一本书,是诗人梁宗岱的《诗与真》。梁宗岱与巴金差不多同时在巴黎,让他陶醉的是诗,是美术。不仅仅是他,在此前后,到过巴黎并且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理论家的还有朱光潜、冯至、傅雷等,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巴黎这座文化之都感受艺术的熏陶,探索艺术的奥妙。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同时期的巴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巴黎让巴金迷恋的不是艺术,而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是血与火的恐怖画面中高扬的英雄主义,是强大的政府权力下个体生命的反抗、呼喊。三十年代,巴金曾就《蒙娜丽莎》到底是否为油画与朱光潜进行过争论,由此可见,当他徘徊于卢梭雕像前的那些日子里,他也曾走进卢浮宫参观。但是,这座城市所含蕴的伟大、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个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物、绘画等等人类艺术的精华,在他关于巴黎生活的回忆中,并没有什么叙述。相反,在1932年他写的《灵魂的呼号》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用相当激烈的言辞贬斥卢浮宫,贬斥艺术:
我不是个艺术家。人说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长久的,我却认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甘愿舍弃艺术,没有一点顾惜。艺术算得什么?假若它不能够给多数人带来一点光明,假若它不能够对黑暗给一个打击。整个庞贝城都会埋在地下,难道将来不会有一把火烧毁了艺术的宝藏,巴黎的鲁佛尔宫?假若人们把艺术永远和多数人隔离,像现在遗老遗少们鉴赏古画那样,谁又能保得住大愤怒爆发的时候,一切艺术的宝藏还会保存着它们的骄傲的地位?老实说,我最近在北平游过故宫和三殿,我看过了那令人惊叹的所谓不朽的宝藏,我就有一个思想,就是没有它们,中国绝不会变得更坏一点,然而另一些艺术家却诚惶诚恐地说失掉它们中国就不会存在。大多数民众的痛苦和希望在他们看来是极小极小的事情。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巴金同时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出版家。
似乎是矛盾的现象。在以偏激的言辞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作家和出版家的巴金,又实际上是在履行着文化创造的使命,是在以显赫的业绩汇入文化的长河。
随着年岁增长,巴金身上的激烈情绪渐渐淡化,对于年轻时候的行为,晚年巴金作了认真的反省:“我年轻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他对简化汉字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然后他说,“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谁也无权把它们抛在垃圾箱里。”他的这番话,与1932年的激烈,形成了鲜明对照。
随着偏激思想与情绪的消退,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在巴金身上凸现出来。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的同时,他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他酷爱买书、藏书,在同时代作家中其藏书量名列前茅。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他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业绩。
《巴金传》的作者陈丹晨先生有一个见解,他说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从1934年创办《文学季刊》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1957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这是一个宽泛的文化圈。不是流派,不是团体,没有明确的、一致的文学主张,但巴金以绝不唯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和认真的编辑态度,以真诚、热情的友谊,把一大批作者吸引在他的周围。
他说得不错。当年,曹禺、萧乾、鲁彦、刘白羽、何其芳、卞之琳、罗淑、严文井、荒煤……一批作家的处女作或代表作,都是由巴金发表和出版。八十年代初,从维熙、谌容、张洁、冯骥才、沙叶新、张一弓、张辛欣等不少在新时期走上文坛的作家,同样得到了巴金的扶持、鼓励和保护。特别每当有年轻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巴金总是公开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他们,为他们辩护。从而在八十年代文坛,对于那些受惠于巴金的作家们来说,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巴金,无疑也是一棵为他们挡住风沙的大树。
在我后来接触到的萧乾、严文井、荒煤、卞之琳、谌容、从维熙、沙叶新、张辛欣等作家那里,我不断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巴金的敬重与感激。
谈到处女作《大墙下的红玉兰》的发表,从维熙至今对巴金充满感激之情:
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两个凡是”正在与“实事求是”殊死一搏的日子,面对我寄来的这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小说,如果没有巴老坚决的支持,在那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怕是难以问世的——正是巴老义无反顾,编辑部才把它以最快的速度和头题的位置发表出来。当时,我就曾设想,如果我的这部中篇小说,不是投胎于巴老主持的《收获》,而是寄给了别家刊物,这篇大墙文学的命运,能不能问世,我能不能复出于新时期的中国文坛,真是一个数学中未知数X!(《巴金箴言伴我行——贺巴金九九重阳》)
巴金不正是在一个个类似的故事中进行着文化的创造与积累吗?
(摘自中华网)
1.怎么理解巴金“以偏激的言辞批判传统文化”?请你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2.文章的重心在描述“巴金百年行程中的文化创造”,却用了相当的篇幅讲述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写这部分内容有何作用?
3.阅读本文,再根据你对巴金的了解,你觉得巴金先生“百年”的“文化的创造与积累”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地拉过琴,时而飞扬如瀑,时而沉滞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
D.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地拉过琴,时而飞扬如瀑,时而沉滞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
D.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E.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做出选择”的理解。(4分)
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6分)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长久的压抑,使他在毕业考试中的最后一次拉琴前,始终无法将演奏与情感很好地融合。 |
B.在痛苦磨炼中“他”既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一次的演奏,“他”正是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才取得巨大成功。 |
C.小说的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主题。第二人称“你”,就是指小说中的“他”,“必须”以肯定的语气对“选择”加以强调,又引发人们对“选择”的深刻思索。 |
D.这篇小说行文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引入回忆,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故事在高潮处骤然转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E.小说含义深刻,引人深思。他的痛苦与反抗告诉我们: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2.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有哪些方面?简要分析。(6分)
3. 请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6分)
4.不爱拉琴的“他”却成了当年艺术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试探究:这样的结果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意蕴?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8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长久的压抑,使他在毕业考试中的最后一次拉琴前,始终无法将演奏与情感很好地融合。 |
B.在痛苦磨炼中“他”既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一次的演奏,“他”正是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才取得巨大成功。 |
C.小说的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主题。第二人称“你”,就是指小说中的“他”,“必须”以肯定的语气对“选择”加以强调,又引发人们对“选择”的深刻思索。 |
D.这篇小说行文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引入回忆,运用了倒叙和插叙;故事在高潮处骤然转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