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能源问题
D、发展问题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发展问题
D、经济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能源问题
D、发展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03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气候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口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和环境关系的矛盾,既属于基本国策,又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

①环境保护 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③计划生育 ④禁止滥砍乱伐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A 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B 扩大耕地面积

C 消灭自然灾害       D 提高就业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重庆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1)阶段                            B、(2)阶段          

C、(3)阶段                            D、(4)阶段

3.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在1970年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

B.我国1995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

C.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日本

D.日本城市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

4.“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 ②城市结构不合理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③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 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捅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沙漠化”,口号是“莫使旱地变沙漠”,这个口号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度放牧

(2)在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3)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块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如下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1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表示环境承载力

B、P′表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小题】本图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成负相关

C、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成正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继续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