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1~2题。 |
1、能够实现图中环节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
2、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A、②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A、②
B、③
C、④
D、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0年~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市场 D.放牧
2.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 B.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
C.20世纪90年代——牲畜太少 D.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09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国原油产量9349万吨,同比下降1%;进口原油907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
材料二:图乙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
A.铁路运输 | B.管道运输 | C.远洋运输 | D.内河运输 E.公路运输F.航空运输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09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国原油产量9349万吨,同比下降1%;进口原油907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
材料二:图乙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
A.铁路运输 | B.管道运输 | C.远洋运输 | D.内河运输 E.公路运输F.航空运输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完成下列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白天(6时至13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
图2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白天(6时至13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09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国原油产量9349万吨,同比下降1%;进口原油907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
材料二:图乙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
材料三:2009年4月13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要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 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 的类型。
(2)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具有 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 。
(3)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远洋运输 D.内河运输
E.公路运输 F.航空运输
(4)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阅读下面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做了前期的选择勘测准备工作。此次整个科考活动中,“雪龙”号科考船将行驶25000多海里,历时约150天,预计2005年3月返回上海港。
1.当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到达南极地区时正值[ ]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2.在本次南极科考活动中,最为艰难、最为引人注目的重要任务是[ ]
A.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夏季考察
B.南极越冬考察
C.南极冰盖考察
D.南大洋海冰考察
3.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出发时间较往年提前约一个月,其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南极地区夏季时间比较短,为了能够尽早完成各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任务
B.由于本次科考项目多和难度大,为了能够有充裕时间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完成科考任务
C.由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物资短缺,为了能够给两站完成补给和维修后勤服务任务
D.由于本次航行距离远和航速慢,为了能够将物资早日运送到南极科考站完成运输任务
4.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休整后,于11月16日启程向中国南极中山站挺进,途中航行是[ ]
A.逆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逆流
D.顺风顺流
5.在南极点,如若考虑折射作用,则极昼时间是[ ]
A.比半年略多几天
B.比半年略少几天
C.半年
D.无法确定
6.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坚持极地科学考察的政治、科学、经济和社会意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做了前期的选择勘测准备工作。此次整个科考活动中,“雪龙”号科考船将行驶25000多海里,历时约150天,预计2005年3月返回上海港。
1.当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到达南极地区时正值[ ]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2.在本次南极科考活动中,最为艰难、最为引人注目的重要任务是[ ]
A.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夏季考察
B.南极越冬考察
C.南极冰盖考察
D.南大洋海冰考察
3.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出发时间较往年提前约一个月,其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南极地区夏季时间比较短,为了能够尽早完成各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任务
B.由于本次科考项目多和难度大,为了能够有充裕时间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完成科考任务
C.由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物资短缺,为了能够给两站完成补给和维修后勤服务任务
D.由于本次航行距离远和航速慢,为了能够将物资早日运送到南极科考站完成运输任务
4.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休整后,于11月16日启程向中国南极中山站挺进,途中航行是[ ]
A.逆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逆流
D.顺风顺流
5.在南极点,如若考虑折射作用,则极昼时间是[ ]
A.比半年略多几天
B.比半年略少几天
C.半年
D.无法确定
6.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坚持极地科学考察的政治、科学、经济和社会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