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2题。

1、②地典型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从①地到③地
B、从②地到①地
C、从①地到②地
D、从②地到④地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2题。
1、②地典型植被是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
A、从①地到③地
B、从②地到①地
C、从①地到②地
D、从②地到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四个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

材料二 三条亚欧大陆桥路线图

材料三 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

(1)由材料二中图可知,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其东西两端濒临的海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①是________海,②是________运河。

②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3)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自西往东                                           (  )

A.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B.自然景观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地域分异的变化特点

C.沿途可以参观凯旋门、克里姆林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

D.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三级阶梯

(4)下列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避开了高寒和沙漠地区,相邻港口无封冻期

B.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C.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

D.大陆沿线资源丰富,但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差

(5)简述第二亚欧大陆桥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唐山一中2010年高考文综模拟试卷三 题型:综合题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美国
28
30071
中国
27
132256
俄罗斯
6.61
14289
印度
5.83
109535
日本
4
12762
德国
3.56
8245
澳大利亚
2.26
1973
南非
2.22
4276
英国
2.12
6060
韩国
1.85
4828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6分)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6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9分)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1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唐山一中2010年高考文综模拟试卷三 题型:综合题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美国

28

30071

中国

27

132256

俄罗斯

6.61

14289

印度

5.83

109535

日本

4

12762

德国

3.56

8245

澳大利亚

2.26

1973

南非

2.22

4276

英国

2.12

6060

韩国

1.85

4828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6分)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6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9分)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1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美国

28

30071

中国

27

132256

俄罗斯

6.61

14289

印度

5.83

109535

日本

4

12762

德国

3.56

8245

澳大利亚

2.26

1973

南非

2.22

4276

英国

2.12

6060

韩国

1.85

4828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浙江网2007年11月14日电  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 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 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材料二  输油5 000万吨的里海石油管道工程正式竣工,十多年来,里海岸5国伊朗、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直在探讨里海油气资源的分配问题。

    06年7月13日,连接阿塞拜疆的巴库、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和土耳其的杰伊汉的里海石油管道工程正式竣工,每年约5 000万吨产自阿塞拜疆里海地区的原油,将通过这条管道送达杰伊汉港口,然后由此转运到世界市场。

    材料三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造成注入咸海的水量大幅下降。目前咸海的水量仅为历史最高记录的四分之一,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水位下降了19米。咸海的自然生态危在旦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1)D地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冬季的特征是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       ,其原因是        

 (2)图中A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其污染物一半来自        这条著名的国际性河流,近年来海上运输的      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与B水域沿岸的某个国家已修建了通往我国的输油管道,这个国家是      ;从A水域沿岸某一港口出发的轮船,从最近的海上航线到我国上海港,吃水最浅的海域是      

 (3)B海北部沿岸地区虽有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注入但却有沙漠分布,试分析原因。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C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产生了什么环境问题?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又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5)2008年7月30日8时,一架由D城市飞往美国夏威夷(21°N,158°W)的民航班机,在飞行了28小时后准时降落。回答飞机降落时的当地时间和天气状况及原因,并分析夏威夷群岛成为世界多雨中心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四个气候测站所记录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及降水量,每站各点的连线可显示所在地区全年的气温及雨量的变化,不同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图上会有特定的分布形态。读图回答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可能分布于下列哪一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四个气候测站所记录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及降水量,每站各点的连线可显示所在地区全年的气温及雨量的变化,不同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图上会有特定的分布形态。读图回答

要保证丁地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山体高度至少为

A.2000米          B.3200米           C.4500米         D.55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四个气候测站所记录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及降水量,每站各点的连线可显示所在地区全年的气温及雨量的变化,不同的气候类型在气候图上会有特定的分布形态。读图回答

造成甲地气候特征的原因是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季的高温天气

B. 夏季受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C. 深居内陆是造成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重要原因

D. 全年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分布比较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