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1—3题。 |
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3、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③加强环境保护、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各题。
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土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我国政区图和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邻________个国家,该省区内部的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
(2)写出A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东侧________;西侧________
(3)写出N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北侧________;南侧________
(4)C山脉是________流域与________流域的分界线。
(5)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_______。
(6)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代号是________。
(7)长江发源于________省,注入________海,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________(填代号)
①华北平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四川盆地
⑥横断山区
⑦云贵高原
⑧江南丘陵
(8)有人说“黄河流域是一个能源流域”,请阐述理由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政区图和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邻 个国家,该省区内部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
(2)写出A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东侧 ;西侧
(3)写出N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北侧 ;南侧
(4)C山脉是 流域与 流域的分界线。
(5)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
(6)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代号是 。
(7)长江发源于 省,注入 海,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填代号)
①华北平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四川盆地 ⑥横断山区 ⑦云贵高原 ⑧江南丘陵
(8)有人说“黄河流域是一个能源流域”,请阐述理由 。(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政区图和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邻 个国家,该省区内部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
(2)写出A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东侧 ;西侧
(3)写出N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北侧 ;南侧
(4)C山脉是 流域与 流域的分界线。
(5)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
(6)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代号是 。
(7)长江发源于 省,注入 海,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填代号)
①华北平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四川盆地 ⑥横断山区 ⑦云贵高原 ⑧江南丘陵
(8)有人说“黄河流域是一个能源流域”,请阐述理由 。(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