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3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3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自转图,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1. A.
    东南方
  2. B.
    西南方
  3. C.
    东北方
  4. D.
    西北

2.条件同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2. B.
    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3. C.
    地方时相差11小时
  4. D.
    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3.若该图是某地近地面反气旋示意图,则甲乙两地风向为:


  1. A.
    东南风、东北风
  2. B.
    东南风、西南风
  3. C.
    西南风、西北风
  4. D.
    东北风、西北风

4.若该图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则:


  1. A.
    开普敦正值雨季
  2. B.
    南极地区常见极光
  3. C.
    华北平原水稻生长旺盛
  4. D.
    伦敦的当月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

5.若该图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则:


  1. A.
    此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2. B.
    长江下游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3. C.
    武汉、南京等地多为连续性暴雨
  4. D.
    华北平原进入春旱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1,完成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自转图,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
【小题2】条件同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小题3】若该图是某地近地面反气旋示意图,则甲乙两地风向为:
A.东南风、东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西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西北风
【小题4】若该图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则:
A.开普敦正值雨季
B.南极地区常见极光
C.华北平原水稻生长旺盛
D.伦敦的当月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
【小题5】若该图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则:
A.此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长江下游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C.武汉、南京等地多为连续性暴雨
D.华北平原进入春旱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期中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日期为___________(月、日)前后,该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2)B地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A地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
    站的夜长________小时。太阳直射点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3)A位于B的________方向,A地地方时比B地地方时________(早或晚)________小时。A、B自转线
    速度由大到小是________,某架飞机由A地出发,沿最短路线飞往B地,其飞行方向为____________。
(4)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19点整,那么图中A地经度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先
    纬后经)___________,此时赤道上属于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属于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     ]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实践和新举措。

材料一:中国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形成生态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材料二:我国农业区和生态农业模式图

阅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丁四种生态农业模式图与农业区序号对应连线。

   (2)①②两区域如果不合理耕作,将会导致共同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近些年来,④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已受到很大的限制。试分析其原因,并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外出逃荒要饭。没有外出的小岗生产队社员为免于饿死,在11月24日夜晚聚在一起写下包干到户的保证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4)试分析小岗生产队社员“包干到户”的举动如此神秘而悲壮的原因。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广大农民的革命性创造。试概括归纳其历史意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了小康。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在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

(6)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农业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

材料五: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某村量身制定了2009年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措施:根据本村地低易涝的实际,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加强科技普及,争取每个农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进一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7)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村的上述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11日人民网讯 据环境新闻网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韩国的气候学家们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称,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将由极地、副极地气候变为更温暖的气候类型。随之而来的变化包括这一地区的冰原逐渐消退。

材料2:漫画“家园”。

(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1,完成问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自转图,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

2.条件同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3.若该图是某地近地面反气旋示意图,则甲乙两地风向为:

A.东南风、东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西南风、西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4.若该图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则:

A.开普敦正值雨季

B.南极地区常见极光

C.华北平原水稻生长旺盛

D.伦敦的当月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

5.若该图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则:

A.此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长江下游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C.武汉、南京等地多为连续性暴雨

D.华北平原进入春旱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地理试题 题型:069

2011年伊始,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2011年2月23日开始,中国政府将通过海、陆、空三种途径来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3月5日23时15分,经九天八夜,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险象环生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中国公民,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此前中国大陆与利比亚的双边贸易总值达66亿美元,其中以石油为主,因局势动荡遭受重大损失。阅读材料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利比亚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上图利比亚城市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图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三: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如果中国政府想从水路撤离中国公民,到达上海需穿越的主要海峡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国海轮途经印度洋时,风向和洋流的方向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的黎波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与意大利相比,该气候类型在利比亚分布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描述该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4)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区位因素。

(5)利比亚农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地中海沿岸,简述其成因并从气候角度评价农业生产条件。

(6)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7)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

(8)利比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合作极具互补性,试结合相关信息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分析这种互补性的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台湾关系的改善,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的历史与现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图

   (1)试描述该省的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2)试分析该省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并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0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                              一一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上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教材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等近代城市地区,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一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材料五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一一摘自〈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国内范围的政府移民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在我国古代发生了多次国内范围的自发移民,将材料三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图中标示出来。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的影响有哪些?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

 材料六  610万的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而这道就业洪流所流经的河床,已经由20年前的宽阔浩荡,演变为经济增长模式不平衡和外来危机夹击之下的愈加崎岖与逼仄。如何疏导这6l0万的就业洪流,考验和改变的,不只是每一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许,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作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7项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7)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国家重视就业的意义。

   (8)运用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