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
1、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大量砍伐山地森林,会加大当地河流径流量的变化、②如果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可能会导致下游河段断流、③矿产资源的分布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应立足于 |
A、资源的再生性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东台唐洋中学高一3月学情检测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 B.水资源 C.石棉 D.太阳辐射
2.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出现断流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p.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环北部湾地区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国界的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环北部湾经济圈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的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和越南北部沿海地区(见下图)。该地区面临广阔的海洋,海洋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未来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域。
材料二 环北部湾地区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在经济上互通有无,而且对政治、外交、文化、艺术乃至社会生活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说中国丝绸和其他科技成就的向外传播都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那么所有这些贡献,除陆路外,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来完成的。
(1)分析图中①②两个城市共同的区位条件。
(2)简述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3)汉、唐、明三朝“海上丝绸之路”所到达的最远地区分别是哪里?而陆上丝绸之路从汉到唐又有了哪些发展?
(4)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这条交通线的历史影响。
(5)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地区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前沿地带,区位独特,资源丰富。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加强环北部湾地区合作开发的意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13
关于人类活动与陆地自然资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陆地自然资源无限增长
②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离不开陆地自然资源
③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④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主要是以陆地自然资源为基础的
[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龙之脉新教材完全解读 高中地理 必修1 (配鲁教版) 鲁教版 题型:013
关于人类活动与陆地资源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陆地自然资源无限增长
B.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离不开陆地自然资源
C.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D.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主要是以陆地资源为基础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