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庭湖湿地面积的缩小主要是由于附近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 B、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因此应将湿地开垦为耕地 C、三江平原应进一步开发湿地,发展粮食生产 D、我国的退田还湖政策使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大大提高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西省柳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年高考红皮书·地理 题型:013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由于东面和南面濒临海洋,深受季风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南方丘陵山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区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因而土地的负载量较重
②本区气候湿润,植被破坏后能很快恢复
③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合理,经营效益高
④生活能源紧缺,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关于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众多,水系发育,使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增加了开发难度
②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
③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并已充分发挥其潜力
④每年春季易受低温阴雨影响,对早稻播种不利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南部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①发展鱼塘台田
②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③发展立体农业
④小流域综合治理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化等类型。
材料二 从荒漠化的成因角度分析,人类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活动方式,又导致了荒漠化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因为过度垦殖,荒漠化常是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因过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的井泉附近常见到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因为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在一些内陆河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则因为对水资源的不当利用而引发荒漠化扩展;而在工矿区、居民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荒漠化呈点状、线状扩展。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列各题的具体情况,回答:
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 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①④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西北某地进行生态调查,他们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式的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1000米以外,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哪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我国的哪个地区?
A.过牧 呼伦贝尔草原B.滥垦 科尔沁沙地C.滥伐 黄士高原D.滥采 河西走廊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地理(第二轮) 题型:022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连续四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终于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苏里格大气田。到目前为止,该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25.27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储量6亿吨的特大油田,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
“六五”以前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只有2617亿立方米,产量仅有143亿立方米,从开展科技攻关的“六五”起,新增储量基本上五年翻一番,到“九五”期间新增储量第一次超过万亿立方米。目前,我国15个大型气田全部是开展国家科技攻关以后在相关理论技术支撑下发现的。
(1)下列有关“内蒙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契丹国的都城上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B.元代内蒙古的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C.清代内蒙古为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实行盟旗制度
D.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个省级自治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比欧洲早1000多年。下列我国古代科学成就,按比欧洲早出现的时间长短排列为
①地动仪 ②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③“十二气历” ④活字印刷术
[ ]
(3)明代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情况。关于《天工开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B.介绍了当时欧洲的水利方法
C.是研究明代社会生产和中国古代传统技术的宝贵资料
D.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尤其着重于手工业技术
(4)按照能源分类,天然气应属于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②新能源 ③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④常规能源
[ ]
(5)下列地理事物与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处于同一省区的是
[ ]
(6)下列有关苏里格大气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地质史上,该地区气候湿润,植物繁茂
B.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特别强
C.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物质丰富
D.在地质史上,地壳运动激烈,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7)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使能源消费的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使非可再生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
④使各种能源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 ]
(8)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充分体现了科技攻关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和支撑作用。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是
[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经济的发展只能靠科技进步
C.经济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前提
D.科技与理论结合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9)从哲学上看,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体现了
①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②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更好的认识世界
[ ]
(10)假如由苏里格大气田向上海供气,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使用天然气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西高二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