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背景资料:从2008年1月10日—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19个省(区、市)先后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有50年一遇,部分地区甚至达了百年一遇的冻雨和雪灾。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自治区)受灾最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库马尔·科利认为,拉尼娜现象是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原因之一。拉尼娜现象发生进,下图中的东风势力 (增强减弱)。请用箭头在下图中标出高空与低空的气流运动方向,完成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模式图。
(2)简述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南方和赤道附近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影响。
(3)简述拉尼娜现象对秘鲁海区渔业的影响?
(4)与南方其他地区相比,下图中的A地区受冰雪灾害的影响要小一些,试分析自然原因。
材料一: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提圈围出土地而卷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取防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古人叫做“畲田”或“畲种”,唐人多称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5)隋唐时期圩田更加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评价“圩田”、“畲田”的发展?
材料二 “三年两决口,灾害年年有”,是对千古黄河的真实写照,而“黄河宁,天下平”更成为中华民族美好愿望。可以说,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华夏民族怀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她既养育了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又给这个民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6)黄河流域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被英国撤切尔夫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文明古迹是 。治理黄河,造福人民,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美好愿望。春秋战国时期在黄河流域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材料三 史前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大地富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得天独厚的所在。陕西的“蓝田猿人”、“大荔人”,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都是广布于黄河流域。查阅我国朝代的更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至今4100多年中,从西至 兰,东抵开封,北到银川,南达西安的广阔区域里,在黄河流域建都的年代就有2400多年。我国鼎盛时期的六大古都之三——西安、洛阳、开封,全在黄河流域。
(7)黄河流域曾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所在,但现今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黄河流域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2008年一月中、下旬遭受冰冻灾害程度分布示意图。
材料 “风雪无情人有情”。雪灾中也涌现不少感人事迹,据悉,贵阳是此次暴风雪的重灾区,不少自驾车主积极参加由政府和媒体联手组办的“绿丝带”行动——在自家车右倒后镜上挂绿丝带,运送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老弱妇孺。2008年1月28日,嘉禾县供电公司职工肖建华在抢修供电线路时,因电杆意外断裂,从10米杆上摔下来,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献出了年仅37岁的生命。在这次雪灾中,他已经连续工作80小时。
(8)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绿丝带”行动的哲学启示?
材料:2008年2月日,温总理在慰问低温冰冻灾区时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特别是在抗灾第一线献出生命的那些人和他们在灾害面前表现出的镇定、勇敢和牺牲的精神。我们抗灾救灾工作要有党的领导、政府的组织、指挥。我常听到群众自发地说出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但我认为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这是总理近几年第三次“纠正”群众的 感谢。
(9)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温总理说“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河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据此回答38-41题。
1.亚马孙地区有世界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对其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方式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渡引水灌溉
2.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广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3.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4.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而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的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协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河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据此回答38-41题。
38.亚马孙地区有世界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对其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方式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渡引水灌溉
39.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广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40.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41.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而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的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协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河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据此回答38-41题。
38.亚马孙地区有世界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对其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方式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渡引水灌溉
39.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广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40.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41.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而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的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合作,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俄罗斯将鄂毕河水引入咸海的主要意义。
(3)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是在( )
A.①河流域 B.②河流域 C.③河流域 D.④河流域
(4)D、B地形区上修建铁路的最大地质困难是什么?
材料一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艳者亦呼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秉烛里谈》
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时期“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就是习俗更易具有了商业化趋向。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
——《新编中国通史·晚清社会风貌》
材料三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必修Ⅱ):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晚清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点。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7)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材料五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西南地区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
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8)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诊断性试题文科综合能力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8分)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诊断性试题文科综合能力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8分)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