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题 |
与三角洲平原相比,冲积扇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A、地势较高,排水较通畅 B、地势低平,灌溉便利 C、土壤匀细,保肥保水能力强 D、相对地势较高、坡度较大,涝灾较少 |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
20世纪60至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 (1) |
北大荒是指
|
[ ] |
A. |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
B. |
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
C. |
整个东北平原
|
D. |
仅指辽河平原
|
|
(2) |
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 |
A. |
水源不足
|
B. |
地形崎岖
|
C. |
热量不足
|
D. |
土壤贫瘠
|
|
(3) |
“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区域类型是
|
[ ] |
A. |
水稻种植业
|
B. |
混合农业
|
C. |
商品谷物农业
|
D. |
小麦种植业
|
|
(4) |
“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 ] |
A. |
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
B. |
小农经营
|
C. |
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
D. |
粗放经营
|
|
(5) |
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
B. |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
C. |
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
D. |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产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
长江三峡工程是我国正在兴建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据此回答下题。
| (1) |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
[ ] |
A. |
防洪
|
B. |
发电
|
C. |
航运
|
D. |
供水
|
|
(2) |
长江三峡顺流排列的是
|
[ ] |
A. |
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
B. |
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
C. |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D. |
巫峡、西陵峡、瞿塘峡
|
|
(3) |
三峡工程的电力将主要供给
|
[ ] |
A. |
四川省和重庆市
|
B. |
华中、华东地区
|
C. |
华中、西南地区
|
D. |
西部开发区
|
|
(4) |
下列无法体现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
[ ] |
A. |
处在长江上游出口的独特地理位置,可调控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
B. |
高耸的水库大坝可用于拦蓄洪水,调节洪峰
|
C. |
避免“悬河”荆江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
D. |
缓解洪水对重庆市的威胁并减轻对鄱阳湖的淤积
|
|
(5) |
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
[ ]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如今,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有关其叙述错误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采取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回答下题。
| (1) |
关于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水土流失严重,地震较多
|
B. |
水旱灾害频繁,抗旱能力较强
|
C. |
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
D. |
土壤侵蚀并不严重
|
|
(2) |
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①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
④深耕改土
⑤修基本农田
⑥抽引水灌溉
|
[ ] |
A. |
①②③
|
B. |
④⑤⑥
|
C. |
①②⑤⑥
|
D. |
①②④⑤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
读下图,回答下题。
| (1) |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
B. |
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
|
C. |
属于分散型的工业化地区
|
D. |
新建成或迁入的企业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
|
(2) |
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
[ ]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
(3) |
下列有关鲁尔区综合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调整经济结构多样化过程中,引进的多以技术精良的大型工业企业为主
|
B. |
为了调整工业布局,德国将荷兰的钢铁引进鲁尔区
|
C. |
为了提高工业的科技投入,相继建立了几十所高等院校
|
D. |
为了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减少了铁路交通建设,采用网上销售
|
|
(4) |
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 ] |
A. |
世界性钢铁过剩
|
B. |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C. |
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部门少
|
D.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
(5) |
鲁尔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的比重
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
[ ] |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②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 (1) |
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
B. |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
C. |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D. |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
(2) |
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
[ ] |
A. |
农业
|
B. |
工业
|
C. |
商业
|
D. |
旅游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题型:013
[ ]
C.
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