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判断1—2题。 |
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②排出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陆地、④送医院抢救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
2、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我们应该 A.赶紧跳窗逃生 B.赶紧躲藏在课桌之下 C.趴在教室当中,以防墙倒塌被砸 D.贴近门边,伺机逃生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39~40题。
39.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40.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我们应该
A.赶紧跳窗逃生 B.赶紧躲藏在课桌之下
C.趴在教室当中,以防墙倒塌被砸 D.贴近门边,伺机逃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判断3~4题。
3.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4.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 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