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读“云贵川渝桂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 |
1、据图可知,特旱灾害分布最广的两个省区是:①云、②川、③贵、④渝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2、造成这次特旱灾害主要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气候变暖,两南地区持续盛行上升气流 B、西南地区地表崎岖,地表水流失严重 C、工、农业用水偏多 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读“云贵川渝桂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下面试题。
据图可知,特旱灾害分布最广的两个省区是( )
①云 ②川 ③贵 ④渝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造成这次特旱灾害主要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气候变暖,西南地区持续盛行上升气流
B.西南地区地表崎岖,地表水流失严重
C.工、农业用水偏多
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二】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6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2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4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部分 题型:综合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7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3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3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二】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6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2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4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贵州遵义市高三考前最后一次模拟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读“云贵川渝桂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特旱灾害分布最广的两个省区是( )
①云 ②川 ③贵 ④渝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造成这次特旱灾害主要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气候变暖,西南地区持续盛行上升气流
B.西南地区地表崎岖,地表水流失严重
C.工、农业用水偏多
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珠海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部分 题型:综合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7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3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3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 据《新华网》2010年3月17日报导,自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减少七至九成。截至3月1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215万亩。西南地区本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严重缺乏大中型水利设施,而且数万座上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库年久失修,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
专家指出,中国南方降雨量大、气候湿润,群众“靠天吃饭”意识根深蒂固,患(洪)水害的意识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重视不够……
(1)分析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有关道理,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建议。
(2)就你提出的上述建议,进行哲学上的分析阐述。
材料二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者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摘自《列宁全集》
(3)据材料二,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什么?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在1864年这种方式有何具体体现?
材料三 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机器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年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穹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四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5)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主张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五 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 名 | 年降水量 (mm) | 春季降水量 (%) | 夏季降水量 (%) | 秋季降水量 (%) | 冬季降水量 (%) |
广 州 | 1680.5 | 30.8 | 44.3 | 17.7 | 7.2 |
南 昌 | 1598.0 | 43.6 | 31.2 | 12.8 | 12.4 |
郑 州 | 635.9 | 19.9 | 53.2 | 22.3 | 4.6 |
五台山 | 913.3 | 13.5 | 62.3 | 21.1 | 3.1 |
成 都 | 976.0 | 16.5 | 62.9 | 18.3 | 2.3 |
(6)根据表中各城市资料显示,分析我国的降水分配总体特点和原因。
(7)表中五地点相比,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并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8)分析郑州易出现春旱的自然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0年10月以来,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甘肃等省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部分冬麦区发生旱情。截至2011年2月,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北京遇40年来最严重干旱,山东局部遭200年一遇特大干旱。
材料二: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图14)
图14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 | 22 | 45 | 18 | 15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 (选择填空)。
A.跨流域调水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 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图示ABCD是我国四个干旱较严重地区,但是四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A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D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多年旱灾范围偏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但2009~2010年冬春季旱情十分严重,其地质原因是 。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