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日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日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日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日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日渊水。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
1、上述材料所划分的河流中“经水”、“谷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分别是

A、湖泊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B、地下水、大气降水
C、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D、冰川融水、地下水
2、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渊水”水量都在不断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降水量减少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工业用水量过大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日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日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日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日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日渊水。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
1、上述材料所划分的河流中“经水”、“谷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分别是
[     ]
A.湖泊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B.地下水、大气降水
C.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D.冰川融水、地下水
2、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渊水”水量都在不断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降水量减少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工业用水量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 日本当地时间精选考题年6月21日6时58分(北京时间5时58分),日本H2A火箭搭载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除“晓”号外,H2A火箭还搭载其他5颗小型卫星。该火箭原计划18日发射,因天气原因推迟。

材料2:新华网东京精选考题年5月26日消息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26日透露,21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与金星探测器“晓”号一起升空的4颗小型卫星中,3颗下落不明。

材料3: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但是,欧洲宇航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已探测表明这两颗行星也存在着一些惊人的相似。

(1)“晓”号金星探测器在飞向金星的漫漫征程中,其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同时其与地面的无线电联系信号往往又会受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4分)

(2)由材料1可知,天气状况是影响航天器发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海南文昌)中,天气条件最不利的是 ______________ ,但是该基地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的优越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材料2中提到的下落不明的3颗小卫星会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这类太空物质有什么危害?(4分)

 (4)金星和地球同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在金星上可以看到太阳______升________落。这些金星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探测活动就是寻找这里有没有水或水环境。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之一,除此以外,地球还有哪些优越的自身条件促使其生命的诞生?(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日本当地时间2010年6月21日6时58分(北京时间5时58分),日本H2A火箭搭载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除“晓”号外,H2A火箭还搭载其他5颗小型卫星。该火箭原计划18日发射,因天气原因推迟。

材料2:新华网东京2010年5月26日消息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26日透露,21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与金星探测器“晓”号一起升空的4颗小型卫星中,3颗下落不明。

材料3: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但是,欧洲宇航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已探测表明这两颗行星也存在着一些惊人的相似。

(1)“晓”号金星探测器在飞向金星的漫漫征程中,其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同时其与地面的无线电联系信号往往又会受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

(2)由材料1可知,天气状况是影响航天器发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山西太原、海南文昌)中,天气条件最不利的是 ______________ ,但是该基地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的优越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2中提到的下落不明的3颗小卫星会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这类太空物质有什么危害?

(4)金星和地球同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在金星上可以看到太阳______升________落。这些金星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探测活动就是寻找这里有没有水或水环境。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之一,除此以外,地球还有哪些优越的自身条件促使其生命的诞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4分)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4分)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时期中部地区人口流动的原因。

(2)用先秦时期的史实说明“过去5 000年大概有3 000年出头甚至更多”,“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针对河南等省份的交通运输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南在中部崛起时可资利用的条件。

(4)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洪武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积极意义。

(5)九江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条件。

(6)请结合材料三,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国务院采取措施促进中部崛起的认识。

(7)中部崛起,政策支持不可或缺,但发展关键还得靠自己。试说明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