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态学家研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时绘制的《生态气候图》。根据《a地气候类型示意图》上所作的说明,分析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带的b、c两地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并回答1~2题 |
1、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b、c 两地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是:(双选题) ①b地为一年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②b地为一年两熟,小麦复种花生或棉花、③c地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或谷子、④c地为一年两熟,春小麦、玉米与大豆隔年轮作 |
A、① B、② C、③ D、④ |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双选题) 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
A、① B、② C、③ D、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生态学家研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时绘制的我国生态气候图,根据a地气候类型示意图中所作的说明,分析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带的b、c两地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并回答1~2题。
1.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b、c两地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是( )
①b地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 ②b地为一年两熟,小麦复种花生或棉花 ③c地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或谷子 ④c地为一年两熟,春小麦、玉米和大豆隔年轮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 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 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 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生态学家研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时绘制的我国生态气候图。根据a地气候类型示意图中所作的说明,分析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带的b、c两地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1.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b、c两地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是( )
①b地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
②b地为一年两熟,小麦复种花生或棉花
③c地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或谷子
④c地为一年两熟,春小麦、玉米与大豆隔年轮作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 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
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 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
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
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
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双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17 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生态学家研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时绘制的我国生态气候图,根据a地气候类型示意图中所作的说明,分析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带的b、c两地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并回答1-2题。
1.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b、c两地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是 ( )
①b地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 ②b地为一年两熟,小麦复种花生或棉花 ③c地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玉米或谷子 ④c地为一年两熟,春小麦、玉米和大豆隔年轮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能够减轻c地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①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 ②跨流域调水来抵御伏旱 ③修建水库来防洪抗旱 ④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春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20日电中国北极考察站首批队员20日从北京启程,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原名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科学考察中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为中国在群岛建站创造了可能,这一条约规定,各个签约国均有权在群岛上进行考察和开发活动,目前有18个国家在此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材料二 1920年2月9日,英因、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经过繁忙的穿梭外交,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斯瓦尔巴德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
材料三 岛上多崎岖山脉,最高点为海拔1713米的牛顿峰。煤、磷灰石等储量丰富。植被主要是岩高兰和云莓。岛上建有3个国家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15个鸟禁猎区,3个植物保护区。目前岛上居民约为2400人,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3.55%。
(1)当“雪龙号”科考船到达斯瓦巴群岛的海港时,五星红旗飘向 方向。
(2)图中的比例尺约为 (数字式),海域①的名称是 ,“黄河站”离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千米,考察站的气候类型是 。
(3)斯瓦尔巴群岛的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和 从材料三中看,斯瓦尔巴群岛上的经济以是 业和 业为主,该群岛的西部比东部的年平均气温高的原因是 。岛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型。
(4)中国科考队员在斯瓦尔群岛海域发现了不少通常生活在法国和美国东海岸的温暖海域的海洋生物―“蓝贻贝”,和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首次看到了知更鸟;猎人行走在海面的冰层上,会发生因冰太薄而掉下去的事件一样,这个/发现反映出了什么环境问题? 。也说明生物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 作用。
(5)斯瓦尔巴群岛上煤的蕴藏量并不丰厚,将煤运到欧洲大陆的距离又很远,在这里采煤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可是煤炭的开采并未停止,原因是
A.极地附近的煤炭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B.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行使对群岛的主权
C.虽然利润不大,但不开采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D.挪威本土气候寒冷,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
(6)材料一中的考察队员到达斯瓦尔群岛上时,以下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考察队员看到直升机正在轰走朗伊尔城附近的北极熊等凶猛动物,以防它们伤害居民
B.当天夜晚考察队员看到绚丽多姿的北极光
C.岛上的生活垃圾都要运往挪威本土,以保护斯瓦尔群岛的生态环境
D.“黄河站”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不断减小
(7)中国北极科考队的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系统对比研究”(如“较大面积的冰雪表面,众多的内陆湖泊,高海拔、高纬度的植物分布,等等”)。斯瓦尔马德群岛有“北极地区中的绿洲”之称,而雅鲁藏江大峡谷的热带风光一直延伸到北纬30°的大拐弯处,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8)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海洋与海冰系统、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冷空气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北极地区的空间环境扰动会影响到空间天气,并直接影响到我国航天器的应用,北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极端生物研发的理想场所。中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的建立正是为了研究北极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但考察站却不建立在研究效果更好的北极点附近,却建立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为什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