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这四位同学说的可能是关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它是 |
A.氢气燃烧 B.电解水 C.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D.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请帮他们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这种物质。
(2)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也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
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
小光想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
① ②若没有气泡产生 |
①则黑色固体中含金属铁 ② |
(3)除上述方案,小光还想出了另外一种方案,他把少量黑色固体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金属铁;
请帮小光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熟记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式;
由题意“生成的黑色固体”,而资料中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Fe2O3+CO △ 2Fe3O4+CO2”和“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只由此现象,不能确定生成物;可以结合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或用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实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 | ▲ |
花的名称 | 酸性溶液 | 中性溶液 | 碱性溶液 |
康乃馨 | 玫瑰红 | 浅紫色 | 黄绿色 |
红玫瑰 | 红色 | 红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中考复习第一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试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 | ▲ |
花的名称 | 酸性溶液 | 中性溶液 | 碱性溶液 |
康乃馨 | 玫瑰红 | 浅紫色 | 黄绿色 |
红玫瑰 | 红色 | 红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紫色石蕊试液 | pH<5.0:红色 | 5.0<pH<8.0:紫色 | pH>8.0:蓝色 |
无色酚酞试液 | pH<8.2:无色 | 8.2<pH<10.0:红色 | pH>10.0:无色 |
温度/°C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64 | 85 | 138 | 203 | 285 | 376 |
106 |
x |
73 |
y?7.3% |
44 |
2.2g |
13.5g-5.3g |
13.5g |
106 |
x |
73 |
y?7.3% |
44 |
2.2g |
13.5g-5.3g |
13.5g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紫色石蕊试液 | pH<5.0:红色 | 5.0<pH<8.0:紫色 | pH>8.0:蓝色 |
无色酚酞试液 | pH<8.2:无色 | 8.2<pH<10.0:红色 | pH>10.0:无色 |
温度/°C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64 | 85 | 138 | 203 | 285 | 376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Ⅱ 、Ⅲ ;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紫色石蕊试液 | pH<5.0:红色 | 5.0<pH<8.0:紫色 | pH>8.0:蓝色 |
无色酚酞试液 | pH<8.2:无色 | 8.2<pH<10.0:红色 | pH>10.0:无色 |
温度/°C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64 | 85 | 138 | 203 | 285 | 376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 ;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 ;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 ;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 ;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 ;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 、Ⅱ ▲ 、Ⅲ ▲ ;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 ;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 ;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