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红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下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红 |
A.只收集到CO ? B.只收集到CO2? C.先收集到的是CO? D.先收集到的是CO2?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呈无色 | 结论:只含 |
② |
结论:含C、CuO |
③ |
结论:含C、Fe |
| ||
| ||
|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①不正确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呈无色 | 结论:只含______ |
②______ | 结论:含C、CuO |
③______ | 结论:含C、Fe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______ | ______ | 猜想①不正确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呈无色 | 结论:只含______ |
②______ | 结论:含C、CuO |
③______ | 结论:含C、Fe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______ | ______ | 猜想①不正确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 ||
装置D的质量 | 装置E的质量 | |
反应前 | 292.4g | 198.2g |
反应后 | 296.0g | 201.5g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I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 (填>”、“<”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