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都为2 mol的A和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 |
A.30% B.40% C.50% D.80% |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0118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都为2 mol的A和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将0.4molSO
2和0.2molO
2放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H=-196.6kJ/mol,反应中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
(1)达到平衡时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19.66
19.66
kJ,若将题给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将
增多
增多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0
20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ce
bce
.
a.容器中SO
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和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都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SO
2的转化率,但可以提高SO
3的产量
c.若恒温恒压,向容器中充入Ar,SO
2的转化率减小
d.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O
2,平衡正向移动,则SO
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e.向容器再充入0.4mol SO
2和0.2molO
2,则达到平衡时c(SO
3)>0.2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ac
ac
.
a.0.20mol/L b.0.12mol/L c.0.10mol/L d.0.08mol/L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
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达到此平衡时SO
3浓度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一定温度下,将0.4molSO
2和0.2molO
2放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H=-196.6kJ/mol,反应中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
(1)达到平衡时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______kJ,若将题给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将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容器中SO
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和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都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SO
2的转化率,但可以提高SO
3的产量
c.若恒温恒压,向容器中充入Ar,SO
2的转化率减小
d.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O
2,平衡正向移动,则SO
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e.向容器再充入0.4mol SO
2和0.2molO
2,则达到平衡时c(SO
3)>0.2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
a.0.20mol/L b.0.12mol/L c.0.10mol/L d.0.08mol/L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
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达到此平衡时SO
3浓度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3)
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
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
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
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3)
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 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Δ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 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________(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硫酸亚铁可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生成硫酸亚铁铵:(NH4)2SO
4?FeSO
4?6H
2O,商品名称为莫尔盐,是一种复盐.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的溶解度都小,且几乎不溶于乙醇,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l00gH
2O)见下表:
温度℃ |
FeSO4?7H2O |
(NH4)2SO4 |
|
10 |
20.0 |
73.0 |
17.2 |
20 |
26.5 |
75.4 |
21.6 |
30 |
32.9 |
78,0 |
28.1 |
实验用品:10%Na
2CO
3溶液、Fe屑、3mol/LH
2SO
4、(NH4)
2SO
4、蒸馏水、无水乙醇.
实验步骤流程图:
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
(1)步骤I中处理铁屑所用试剂为
10%Na2CO3溶液
10%Na2CO3溶液
,经处理后的干燥铁屑质量记为m1;
(2)将称量好的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mol/LH
2SO
4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至气泡量产生较少时为止(有氢气生成,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转移至蒸发皿中.将滤纸上的固体常温干燥后称重,记为m
2;
(3)称取一定质量的(NH
4)
2SO
4,加入
3.13(m1-m2)
3.13(m1-m2)
g(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要求化简,下同.)水配制成室温下( 20℃)的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到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过滤后用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洗涤晶体.
(4)称量生成的硫酸亚铁铵的质量,理论上为
7(m1-m2)
7(m1-m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硫酸亚铁可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生成硫酸亚铁铵:(NH
4)
2SO
4?FeSO
4?6H
2O,商品名称为莫尔盐,是一种复盐.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的溶解度都小,且几乎不溶于乙醇,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l00gH
2O)见下表:
温度/℃ |
FeSO4?7H2O |
(NH4)2SO4 |
(NH4)2SO4?FeSO4?6H2O |
10 |
20.0 |
73.0 |
17.2 |
20 |
26.5 |
75.4 |
21.6 |
30 |
32.9 |
78.0 |
28.1 |
实验用品:Fe屑(含少量碳)、3mol/LH
2SO
4、( NH
4)
2SO
4、蒸馏水、无水乙醇.
实验步骤流程图:
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
(1)步骤I中用10% Na
2CO
3的热溶液处理铁屑的目的是
,经处理后的干燥铁屑质量记为m
1;
(2)将称量好的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mol/LH
2SO
4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至气泡量产生较少时为止(有氢气生成,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转移至蒸发皿中.将滤纸上的固体常温干燥后称重,记为m
2;
(3)称取一定质量的(NH
4)
2SO
4,加入
g(用含m
1和m
2的代数式表示,要求化简,下同.)水配制成室温下(20℃)的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到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过滤后用
洗涤晶体.
(4)产品纯度的测定
先称取产品1.600g,加水溶解,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与锥形瓶中,再用硫酸酸化的0.0100mol/LKMnO
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中的Fe
2+,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则样品中的(NH
4)
2SO
4?FeSO
4?6H
2O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