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可用右图装置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托盘天平称取5.20 g氯化钠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过滤后再加入HCl
魔方格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可用右图装置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托盘天平称取5.20 g氯化钠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过滤后再加入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可用右图装置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托盘天平称取5.20 g氯化钠
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过滤后再加入HCl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共热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证明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Br的生成

C.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即可分离

E.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F.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G.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证明乙醛的性质

II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过量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B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回答: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5)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  五氧化二磷    B  碱石灰    C  无水硫酸钠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I.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共热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证明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Br-的生成
C.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即可分离
E.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F.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G.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证明乙醛的性质
Ⅱ.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过量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B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回答: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5)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  五氧化二磷    B  碱石灰    C  无水硫酸钠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拟利用下列装置测定某黑色铁的氧化物矿样的化学式(设矿样不含其它杂质)。主要化学反应为:

    ①H2C2O4(乙二酸)CO2↑+CO↑+H2O  ②FeO+CO=Fe+CO2

他们要测定的数据是矿样质量和反应②所生成的CO2的质量[用m(FeO)和m(CO2)表示]。所需仪器(连同药品)的示意图如下(必要时有的仪器可重复使用)

(1)假设洗气(或吸气)装置丙、丁、戊内的反应进行得都完全,按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将上述仪器组装起来(用接口字母a、b……表示):

                                        c    f 

(2)实验中有一件仪器前后用到两次,前边用它的目的是                ,后边又用它的目的是                                                

(3)为了保护环境,怎样处理仪器末端导出的CO(写出具体方法)                     

(4)该小组测得m(FeO)=15.2g,m(CO2)=11.0g,则x:y为           

    A.4:5        B.1:1      C.2:3    D.3:4

在该实验中,反应前FeO为黑色,反应后生成的Fe也为黑色,难以确定FeO是否完全被还原,若仍有FeO剩余,则所测的x:y值比实际值       (填偏低,偏高或不影响)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避免上述原因引起的偶然误差:

                                                                            

                                                                            

(5)仍用上述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必要时可以少选用也可以按新的顺序进行组装),同样测定两种物质的质量,便可计算出x和y的比值,写出要测定的两种数据可能的组合:

                                                                   

(若不够三种组合,可不必填满;若多于三种组合,可自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个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组:
实验原理:镁铝合金
足量NaOH溶液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2.7g镁铝合金粉末;
②溶解   把中药品加入烧杯中,用规格为
 
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1.25mol/L NaOH溶液加入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
③过滤;
④洗涤   若未对过滤所得不溶物进行洗涤,测得铝得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证明不溶物已洗涤干净得方法为
 

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
(二)乙组:
实验原理:用等量的镁铝合金进行下述实验:
镁铝合金
足量稀盐酸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镁铝合金
足量NaOH溶液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精英家教网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称取两份质量相等的镁铝合金样品粉末,分别放入A装置左右两个管中,向B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连接好A、B、C,然后调节C的高度使B和C中液面相平,记录下此时量气管液面读数为10mL;
③用注射器向装置A左侧管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的高度,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记录下此时量气管液面读数为25mL;
④用另一注射器向装置A右侧管中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的高度,使B和C中的液面相平,记录下此时量气管液面读数为35mL.
问题和讨论:
(1)上述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必须加一步
 
的操作,具体方法为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准确,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3)步骤③和步骤④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染料和一些药物的重要中

间体,可由苯胺与浓硫酸(HO-SO3H)磺化得到。实验室可利用右图装置合成对氨基苯磺酸

实验步骤如下:         

①     在一个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少量固体B ,把烧瓶放入冷水中,缓慢地加入18 mL浓硫酸。

②     把三口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控制温度为180℃~190℃,反应1~1.5 h。

③ 将反应液冷却至约50℃,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析出灰白色固体,进行操作C并用少量冷水洗涤固体,得到对氨基苯磺酸粗产品。

④ 对粗产品进行操作D,再低温烘干即得到纯净的对氨基苯甲酸。

以下为两种有机物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苯胺

对氨基苯磺酸

熔点

-6.3℃

288℃

沸点

184℃

(300℃开始分解炭化)

水溶性

微溶于水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1)由苯胺生成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A的名称为          ,作用是                                

(3)固体 B的作用是                        ,操作C的名称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液体加热的好处是反应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B.本实验步骤②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步骤③将反应液倒入100mL冷水的目的是分离苯胺和对氨基苯磺酸

D.步骤③用少量冷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同时减少洗涤过程中的损失。ks5u

(5) 操作D的名称是_______,具体过程包括:用适量      溶解粗产品→       

→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分)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 min,赶走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   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c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                   

(3)若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   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_(填序号)气体的发生装置。

①CH4       ②H2       ③Cl2       ④CH2=CH2

(5)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 / 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8-200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期中化学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右图是电解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用污水中主要含有可被吸附的悬浮物(不导电).下列有关推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通电过程中烧杯内产生可以吸附悬浮物的Fe(OH)3
C.通电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把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弃去
D.如果实验用污水导电性不良,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以增强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