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B.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
C.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D.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崇文区一模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B.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
C.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D.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年北京市崇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B.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
C.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D.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1. A.
    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2. B.
    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
  3. C.
    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4. D.
    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8、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崇文区一模)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药品.
【观察】(1)实验室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是
b
b
(a、细口瓶;b、广口瓶),瓶塞是
a
a
(a、橡皮塞;b、玻璃塞).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口有白色固体.
【解释】形成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为题】白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资料】(1)NaOH和 Na2CO3 受热不分解;
(2)NaOH的熔点为318.4℃,沸点为1390℃;Na2CO3的熔点为851℃.
【设计与实验】(请你帮助甲、丙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甲:
实验过程与数据 分析与结论
(1)取3g白色固体,加热
(2)冷却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2.9g
白色固体中含有
结晶水
结晶水
实验小组乙:
实验步骤与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中
(2)滴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
(3)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
原白色固体中
一定含有NaOH和Na2CO3、NaOH和Na2CO3
实验小组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
(2)滴入CaCl2溶液
(3)
过滤
过滤

(4)
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不显红色
溶液不显红色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OH
【交流与评价】三个实验小组代表汇报了各自的实验及其结论后,老师肯定了小组甲和小组丙的实验探究,同时指出了实验小组乙中存在的错误.这个错误是: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过滤后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过滤后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拓展】老师提供了一个可证明原白色固体中成分的探究示例:
一、实验过程与数据:
步骤1:收集瓶口处白色固体,加热;
步骤2:取该白色固体样品3g;
步骤3:将固体溶于水后,滴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
步骤4:测出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1.1g
二、计算分析与结论:
①计算分析:
②结论:原白色固体的成分为
碳酸钠
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    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产生大量的气泡猜想①正确.
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
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   
【反思】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时,需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    中进行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述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小资料: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
2.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是具有挥发性的无色液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1)图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2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图B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环状白烟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中,为证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使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 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述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小资料: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
2.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是具有挥发性的无色液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1)图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2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图B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环状白烟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3)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中,为证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使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述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小资料: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

2.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是具有挥发性的无色液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1)图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2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图B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环状白烟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3)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中,为证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使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