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镁条除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外,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由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合时,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同时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请回答:
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Mg2N3B.N3Mg2C.Mg3N2D.N2Mg3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镁条除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外,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由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合时,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同时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请回答:
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镁条除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外,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由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合时,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同时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请回答:
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Mg2N3B.N3Mg2C.Mg3N2D.N2Mg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夏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镁条除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外,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由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合时,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同时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请回答:
镁元素和氮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Mg2N3
B.N3Mg2
C.Mg3N2
D.N2Mg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镁带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一些灰白色固体(以下简称A样品).为了弄清A样品的成分,小明、小亮、小红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与探究
小明:(见图1)用分析天平称取三份经砂纸打磨的镁带,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待燃烧产物冷却后,称重.相关数据见下表
反应前镁带的质量 反应的固体产物的质量
第一次 2.4046g 3.8854g
第二次 2.4024g 3.8839g
第三次 2.4063g 3.8857g
分析:2.4024g 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应生成
4.004
4.004
g MgO.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A样品中,除MgO外
存在
存在
(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物质.
小亮:(见图2)取少量A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现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此气体是
NH3
NH3
 (填化学式);继续加足量水,仔细观察发现试管中除白色沉淀外,还有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
小红:(见图3)先用足量的红磷做燃烧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倒流入的水的体积与广口瓶容积之比约为
1:5
1:5
,此时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N2
N2
(填化学式);关闭止水阀,取出连带橡皮塞的燃烧匙,迅速塞上备用橡皮塞,向燃烧匙中加入镁带并引燃,取下备用橡皮塞,将燃烧匙迅速插入瓶中,并将橡皮塞塞紧,发现镁带继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倒流入广口瓶中.小红的结论是
镁带能在氮气中燃烧
镁带能在氮气中燃烧

交流与思考
(1)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假如镁带未用砂纸打磨,则会不会给他的分析结果带来影响?请简述理由.
(2)综合上述探究,尝试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3)若m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n克固体,则消耗O2的质量为
(n-m)g
(n-m)g
克.(此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隐珠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镁带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一些灰白色固体(以下简称A样品).为了弄清A样品的成分,小明、小亮、小红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与探究
小明:(见图1)用分析天平称取三份经砂纸打磨的镁带,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待燃烧产物冷却后,称重.相关数据见下表
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反应的固体产物的质量
第一次2.4046g3.8854g
第二次2.4024g3.8839g
第三次2.4063g3.8857g
分析:2.4024g Mg在足量纯氧中燃烧,理论上应生成______g MgO.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A样品中,除MgO外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其他物质.
小亮:(见图2)取少量A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出现白色沉淀,微热,发现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此气体是______ (填化学式);继续加足量水,仔细观察发现试管中除白色沉淀外,还有极少量的黑色不溶物.
小红:(见图3)先用足量的红磷做燃烧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广口瓶中,倒流入的水的体积与广口瓶容积之比约为______,此时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关闭止水阀,取出连带橡皮塞的燃烧匙,迅速塞上备用橡皮塞,向燃烧匙中加入镁带并引燃,取下备用橡皮塞,将燃烧匙迅速插入瓶中,并将橡皮塞塞紧,发现镁带继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依然倒流入广口瓶中.小红的结论是______.
交流与思考
(1)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假如镁带未用砂纸打磨,则会不会给他的分析结果带来影响?请简述理由.
(2)综合上述探究,尝试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3)若m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n克固体,则消耗O2的质量为______克.(此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去除表面的氧化镁等杂质
去除表面的氧化镁等杂质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g+2H2O
  △  
.
 
Mg(OH)2+H2
Mg+2H2O
  △  
.
 
Mg(OH)2+H2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
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有关
有关
(填“有关”或“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淄博)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空气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
--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
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溶液的种类
溶液的种类
.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Mg+H2SO4=MgSO4+H2
,此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Mg Fe Cu
Mg Fe Cu
(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Mg和H2SO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Mg和H2SO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
(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
 
(填化学式),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
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
 

②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
 

(3)人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请根据下列事实,对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认识.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
 

②木炭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
 

③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新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厦门 题型:问答题

结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
(1)材料一中,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______(填化学式),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
①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______.
②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______.
(3)人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请根据下列事实,对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认识.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______.
②木炭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
新认识:______.
③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新认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集气
集气
、B
燃烧匙
燃烧匙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或过量)
足量(或过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3)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1
5
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已知: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固体),镁+氮气→点燃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