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我会给这些句子排队。你看哪个是我排的?  
(     )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
(     )把成熟的葡萄摘下来。  
(     )运到阴房里去。   
(     )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  
(     )葡萄就成了葡萄干。

A、3;1;4;2;5
B、3;1;2;4;5
C、3;1;2;5;4
D、1;3;2;4;5
B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小学随堂优化作业·五年级语文下册(配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有理还得有礼

  星期天早晨,我去大街上买豆浆。那卖豆浆的小店生意兴隆,顾客队伍排得像条长蛇。

  我走几步排到队尾,探出半身想朝前点点排队的人数,不料看到一个“动人”的小事件。一位排在前面的女青年不小心撞洒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豆浆。那姑娘吓得连忙向这位妇女道歉:“对不起,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赔……”这位妇女瞪着眼睛,手指一直戳到姑娘的鼻尖上,骂不绝口:“少来这一套!你装什么蒜?你他妈的……”

  人们实在看不过去,有的指责,有的规劝那位妇女,而她呢,却大声喊叫道:“怎么,难道是我没理?”

  “是呀,你是有理的,事情发生之初,确实是你有理。但后来那位姑娘诚恳地向你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损失,你却傲视人家‘这一套’文明行为,说人家是‘装蒜’,甚至破口骂人,像话吗?你可知道为什么本来‘有理’的你,后来竟遭人指责;本来‘无理’的她,反而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呢?那是因为你不懂文明,不讲礼貌,由开始有理而变成后来的蛮不讲理,激起众人的义愤。而她呢?既讲礼貌,又愿赔偿,难道还不足以弥补无意造成的失误吗?”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这一席话,使这位妇女低头无语,羞愧地离开了。

  有理,还得有礼,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如若无礼,也会由有理变成无理。这就是今天这件事给人的启示。

1.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2.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你一定行!

一位排在前面的女青年不小心撞洒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豆浆。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你读了这篇短文后受到了哪些启发?写下来,也可以摘录文中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这一席话,使这位妇女低头无语,羞愧地离开了。”联系句中加粗的词语想一想,这位妇女离开时她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天津小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真诚的地质局长
       二十多年前,电视剧《荒原》在甘肃省境内拍摄。甘肃省地质局局长专程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接见了摄制组的主创人员。     
       导演将需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地质局长边看边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这东西,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坏。赶回兰州再取一盏,耽误时间,影响情绪,浪费汽油,准备两盏吧,有备无患。至于发报机,就不必借用一台真正能用的了吧?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发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冷了,一顶单帐篷可不行。帐篷也可以无偿借给你们,但应该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地质局长这样细致周到,导演不由得心生感激。     
       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顶由地质局长特制的崭新的棉帐篷,确确实实为摄制组遮挡寒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正是因为这顶帐篷,导演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电视剧最后有一段很重要的情节,就是帐篷失火了,在夜里被烧成灰烬。拍完这一段,  摄制组就要胜利返回兰州了,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并说已经预留了一笔充足的补偿资金。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说:“那顶帐篷绝对不许烧掉!”局长紧急约见导演,导演真担心因为一顶帐篷和他闹僵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闹僵,导演反而又一次被局长感动了。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局长真诚地说:“此前我替剧组预先考虑得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里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破旧的帐篷替代呢?”“临时上哪儿去找到旧帐篷呢?”局长笑了笑说:“放下你们的剧本,我就开始打电话联系,已经为你们找到了,马上送到,保证不会耽误今夜拍戏……”    
       局长又说出了一番话:“地质工作者长期在野外工作,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有什么两样呢?这笔钱在你们看来不是很多,但它足够西部一户贫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用。而且,这笔钱不是还可以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起到更有意义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物质的浪费是罪过的……”导演的脸有些红了:“我们真没有想到这些……”    
       与这位局长的两次交往,使导演不由在内心生出种种感慨。他为我们的国家有这样的人民公仆感到欣喜和快慰。  
       而那位当年的地质局长,就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家总理——温家宝。    
                                                                                                                   (根据梁晓声的同题文章改写)  
1.作者在结尾点明文中的地质局长是现在的                       
2.根据本文内容,给下面表现导演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欣慰(      )      愧疚(      )  感激(      )   担心(      ) 
3.文章写了地质局长的两件事,简要概括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导演列出租借物品的清单,地质局长                           。   
     第二件事:导演想要烧掉崭新的帐篷,地质局长                           。 
4.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并回答问题。
     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有什么两样呢?   
     (1)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     ]
     A.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不是一样的。     
     B.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是一样的。     
     C.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是不一样的。   
     (2)不烧掉这顶帐篷,节省的钱有什么用途?结合文章内容分条简要概括。
                                                                                                                                                          
5.从全文看,地质局长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6.第3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7.本文主要对地质局长的哪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A.动作(    )     B.语言(    )    C.心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默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花,一簇簇开了

小雪花,

一朵朵谢了;

迎春花,

一簇簇开了。

小燕子们

用尖尖的剪刀,

把最后几片

灰色的冬云,

利利索索

剪掉了。

天,

更高了,

更蓝了。

最守纪律的大雁,

排着整齐的队伍,

唱着快活的歌儿,

从遥远的南方

飞回来了。

玻璃丝似的

亮晶晶的春雨,

淅淅沥沥,

把广阔的大地

染绿了。

在地洞里

美美地睡了一冬的

小动物们,

一个个揉揉眼睛,

伸伸懒腰,

醒来了。

热情的春风阿姨,

用看不见的手,

给你

给我,

给他,

脱去厚厚的棉袄。

慈祥的太阳公公

对着我们眯眯笑,

像是鼓励,

像是夸耀:

“哈,小朋友们,

又长胖了,

长高了!”

(樊发稼)

1)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笔下,许多事物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画出有关语句,试着体会一下。

4)喜欢这首诗吗?如果喜欢就背下来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快乐阅读轻松答。
_______________
      今天晚上电视直播中日女排决战。放学后,我飞快地往家跑,想看看这场最(引诱  吸引)人的排球赛。街上的行人也都是那么急匆匆的,仿佛生活的节奏一下子加快了。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今天不是星期六,我沮丧极了。妈妈不让我在星期六以外的时间看电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准破例。看样子这场球赛看不成了!除非……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我(亲热  热情)地叫了声:“妈妈。”
     “哎,你回来了!”妈妈正从网篮里往外拿面包,(显然  果然)是刚买的。要是平时,我早就……
      可今天我无心瞧它。
     “咱女排赢美国队了!妈妈,可真帅!”我转弯抹角地采取“迂回战术”。“你呀,就知道赢,赢,赢!除了这个,你就看不到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妈妈笑了笑说。
      更重要的东西?今天晚上,对全国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中日女排争夺世界冠军这场球赛更重要的呢?
       也许,妈妈的话里(隐藏  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我思索着。看着妈妈,我突然发现她今天的声音有点特别,神色也与往常不同。我来不及细想,说:“妈妈,今晚电视,嗯,卫星转播的比赛实况,唔,是……”心一急,舌头也不听使唤了。
      “噢,是咱们女排对日本决战!我,嗨!”
       妈妈“扑哧”一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眼角上细密的鱼尾纹也一下子舒展开了。”别我我我的啦,去,去看吧。“我的天,这么爽快!这反而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把抓住妈妈的两只手,好像怕她一动就会变卦似的。“真的?”妈妈点点头。我乐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拔腿就往放着电视机的客厅跑去。“慢着。”妈妈却伸手一拉,我心里忽地一沉:“嗯?”“别光顾高兴,想想今天为什么破例。”妈妈说着,塞给我两个面包。破例?是呀,为什么呢?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妈妈也一样关心着这场比赛的胜负,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排球,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啊!
1.下面几个词语,哪个做文章的题目最恰当,填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决战  关心  破例
2.用“\”画掉文章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把文章分成三段,用”‖”在文中标出,并概括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本文的故事,会使你联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名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作者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个做工____________、色彩____________的纸帽,上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bì)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甲]地发问:“小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小姐,在你们国家里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bì)?谁给他们付医疗费?”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头一次在[乙]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jiǒng)态中解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5分也行。”其中一个补充道。当我把5加元放到他们胸前的布袋里时,他俩争着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大声说:“谢谢您,非常感谢!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去你们美丽的国家旅游。”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个红白两色的脚印形纸牌别在我的衣服上,并告诉我:“其他孩子们见到这个标志牌就知道您已经捐过了,不会再给您擦鞋了。回住处的路上,我看见许多人胸前都佩着小小的标志牌,到处都有女孩子冲我们说:“谢谢。”我觉得她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她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些十字路口处或车站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各种老式军装,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勋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有水仙、石竹、玫瑰及叫不出名字的——一色雪白。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边的白色木箱内。
  然后向他们微微鞠躬,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我看了一会儿,有人投一两元,有人投几百元,还有人掏出支票填好投进木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们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助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认捐的人相当踊跃,而且秩序井然,气氛庄严。有些人还耐心地排着队。我想,这是因为他们①都知道: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钱捧给他们,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②说声“谢谢”。
1.请在文前横线上为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小儿麻(bì)____症    (jiǒng)____态
3.把下面两句话概括为成语填在文中的[甲][乙]两处。
形容文雅有礼貌。概括成成语________,填入[甲]处。
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概括成成语________,填入[乙]处。
4.文中“每人头上戴个做工________、色彩________的纸帽”一句中横线上应选填____。
A.精美 艳丽   B.精巧 鲜艳   C.精彩 美丽   D.精细 美艳
5.文章记叙的两件事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标有①②的“他们”分别指代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我觉得她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她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这句话赞美了孩子们________。
A.助人为乐的行为    B.笑容十分美,声音十分美
C.纯洁美好的心灵    D.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心理满足
8.过往行人捐钱后“鞠躬”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根据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读课文《雨来没有死》从“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到全文结束和课外段《射阳河畔的小英雄》,然后回答问题。

《射阳河畔的小英雄》

徐立青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射阳河畔活跃着一支小小的抗日战斗队,这就是一度名闻遐迩的射阳儿童团。

  在射阳大地上一直传颂着一名儿童在凶恶、奸诈的敌人面前,机智刚强、大义凛然的故事。19438月,我抗日民主政府邓乡长的儿子邓家华在三区四保小学读书,敌人得知他父亲是抗日政府领导人,便把他抓走带到上冈,利用各种方法,威胁利诱、哄骗恐吓,要他交出父亲的活动情况和下落,均遭他严词拒绝。敌人拿东西哄小家华吃时,他指着敌人的鼻子骂道:“我不听土匪的哄骗,不吃汉奸的东西。”敌人看软的不行,就施硬的,用绳子把他吊起来抽打。但他毫不畏惧,嘴里还不停斥责道:“你们这些狗东西,狗命不会太长了。”后来,他趁敌人警戒疏忽时,逃出虎口。

  射阳吴滩小学12岁的学生、儿童团员刘必新遇敌人智收子弹以及15岁的小学生、儿童团员顾克儒智擒伪军的事迹,被人民群众传为美谈。一天,从小前庄过来的一个伪军,将20排子弹放在草地上,便找地方大便去了。这时恰巧跑过来一只母鸡,这个伪军将裤子一提就去捉鸡了,却忘了放在地上的子弹。刘必新正好路过这里,他飞快地将子弹拿走,交给乡政府。15岁的儿童团员顾克儒,有一天将一个徒手伪军骗过河,与当地群众一起将其活檎,并送到区政府。

  射阳儿童团在打击日伪和配合我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中,大显身手,做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

1.《射阳河畔的小英雄》一文叙述了哪三件事表现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2.两篇选文的共同点是:三位小英雄都是机智勇敢的。他们的这个特点在文中哪些语句中显现出来,请各找一例。

3.两篇选文所写的都是抗日战争中小英雄的事迹,你还知道和平时期少年小英雄机智勇敢的故事吗?搜集一两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4.从雨来、邓家华、刘必新、顾克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面临危急的时刻,你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读课文《雨来没有死》从“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到全文结束和课外段《射阳河畔的小英雄》,然后回答问题。

《射阳河畔的小英雄》

徐立青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射阳河畔活跃着一支小小的抗日战斗队,这就是一度名闻遐迩的射阳儿童团。

  在射阳大地上一直传颂着一名儿童在凶恶、奸诈的敌人面前,机智刚强、大义凛然的故事。19438月,我抗日民主政府邓乡长的儿子邓家华在三区四保小学读书,敌人得知他父亲是抗日政府领导人,便把他抓走带到上冈,利用各种方法,威胁利诱、哄骗恐吓,要他交出父亲的活动情况和下落,均遭他严词拒绝。敌人拿东西哄小家华吃时,他指着敌人的鼻子骂道:“我不听土匪的哄骗,不吃汉奸的东西。”敌人看软的不行,就施硬的,用绳子把他吊起来抽打。但他毫不畏惧,嘴里还不停斥责道:“你们这些狗东西,狗命不会太长了。”后来,他趁敌人警戒疏忽时,逃出虎口。

  射阳吴滩小学12岁的学生、儿童团员刘必新遇敌人智收子弹以及15岁的小学生、儿童团员顾克儒智擒伪军的事迹,被人民群众传为美谈。一天,从小前庄过来的一个伪军,将20排子弹放在草地上,便找地方大便去了。这时恰巧跑过来一只母鸡,这个伪军将裤子一提就去捉鸡了,却忘了放在地上的子弹。刘必新正好路过这里,他飞快地将子弹拿走,交给乡政府。15岁的儿童团员顾克儒,有一天将一个徒手伪军骗过河,与当地群众一起将其活檎,并送到区政府。

  射阳儿童团在打击日伪和配合我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中,大显身手,做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情。

1.《射阳河畔的小英雄》一文叙述了哪三件事表现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2.两篇选文的共同点是:三位小英雄都是机智勇敢的。他们的这个特点在文中哪些语句中显现出来,请各找一例。

3.两篇选文所写的都是抗日战争中小英雄的事迹,你还知道和平时期少年小英雄机智勇敢的故事吗?搜集一两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4.从雨来、邓家华、刘必新、顾克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面临危急的时刻,你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30年的重量

余秋雨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  )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农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了哪些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一段说自己有一种“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感觉?从全文看,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并没有什么老师感人的事迹和对“我”的巨大帮助,为什么少年时的“我”“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文章的结尾,你读懂了作者的意思了吗?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罢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