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语文 > 题目详情
把下面两行短语连成比喻句,再读一读。
①荷叶上的露珠     a堆得像小山似的。
②工地上的灯火     b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
③茂密的草地      c像颗颗珍珠撒满玉盘。
④打谷场上的粮食    d好似满天的繁星。
⑤一个个大西瓜     e像松软的地毯一般。

A、①—c;②—d;③—e;④—a;⑤—b
B、①—c;②—d;③—a;④—e;⑤—b
C、①—d;②—c;③—e;④—a;⑤—b
D、①—c;②—d;③—e;④—b;⑤—a
A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连线题

把下面两行短语连成比喻句,再读一读。
荷叶上的露珠     堆得像小山似的。
工地上的灯火     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
茂密的草地      像颗颗珍珠撒满玉盘。
打谷场上的粮食    好似满天的繁星。
一个个大西瓜     像松软的地毯一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 题型:048

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1.给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外( )

友( )

守( )

(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誓死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枪林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冲九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文中加粗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句,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4.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地点是在________,参加人员是________。升旗仪式历时________分钟。

5.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土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短文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迷人的香山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
  我和同游的朋友,沿着石砌的山路,顺着南坡上山,两旁满是古松古柏(bǎi),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我们来到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红叶就在高高的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像一片彩霞,倒还有意思。只是叶子红得还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多浓。      
  据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儿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钱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了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 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道他带着人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望也望不到边。这真是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有人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香山,它那迷人的风景和奇妙的神话色彩,使我流连忘返。
1.查字典,认识下面的字,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读音。
  砌(  )   魄(  )    缀(  )    雇(  )
2.下面两个词语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解释在横线上。
  遮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3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我们来到半山亭,向东望见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此段中的比喻句,读一读。     
    第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做________;第二个比喻句把________和________比做________;第三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做________。     
4.“那迷人的风景和奇妙的神话色彩”一句中,“迷人的风景”主要指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 描写的内容,而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则主要写了“奇妙的神话色彩”。    
5.香山的枫叶是很有名气的,那秋日中满山的红叶会让我们想起杜牧《山行》一诗中赞美枫叶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蚂蚁
       和往日一样,我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突然,一只小蚂蚁顺着我的小腿慢慢地爬了上来。它走一走,停一停,东张西望,当觉得安全时便越过膝盖的“丘陵”,登临书的“峭壁”,攀上“五指峰”,竞爬上了我写字的笔尖。我写,它爬。    
       这简直是对我的极大(嘲笑    嘲弄    侮辱)。我心想:就算我的字写得不好吧,可总比你蚂蚁强啊!真想用笔做刀结束它小小的生命。可转念一想:它这么小,可能出世不久,还是第一次单独行动,不知深浅,就死在我的手里了,未免太可 怜。还是把它赶跑为上策。怎么赶呢?语言,它自然不懂;用指头捻,它又太小, 弄不好会误伤了它。想来想去,有了,给它一阵风吧!我吹了一口气,它还是不愿走,(坚强     勉强     顽强)地用小爪抓着纸面,依然在那里。我使劲吹了口气,给它一阵“台风”,(竟然  果然  突然)吹跑了。四处寻觅,没有找到它。我又开始写 字,把这小东西忘了。    
       正当我专心地写着,突然感到腿肚上有些痒。哟,又是那小东西在捣蛋!它不再走走停停,也不再东张西望,而是大模大样地往上爬。当它刚从书的“峭壁” 上露头,全身还没有爬上来时,我就给了它一阵“台风”,送它到“九霄云外”去了。     
       没想到,不一会儿,它竟第三次爬回来。当我发现它时,已经快攀上“五指峰”,正绕过“中峰”顽强地向“主峰”进发。它这次离我很近,可以仔细打量它一 番:全身没有半粒大米粒长,黄褐色,前边有两根须状的触角,六只小爪爬来爬去,跑起来倒蛮快,而且无论怎样光滑的地方都可以上去。你看,它不仅攀上了“五指峰”,而且连那金碧辉煌的“钢笔塔”都没有使它却步。     
       我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想着:这小小的生命竞如此顽强,不登顶峰,绝不止步! 它终于完成了使命,也许想家了吧,它又(悠然    悠闲     清闲)地爬下“五指峰”,渐渐离我而去,它越爬越远,隐隐地成了一个小斑点。可这小东西,在我眼里却渐渐地大了起来。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根据下列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成语。 
(1)形容到处张望或有所期待地向四周寻找察看。(                        )  
(2)形容自以为了不起,旁若无人的样子。(                       )   
(3)形容极高极远的地方,也比喻事情无影无踪了。(                         )  
(4)形容建筑物或陈设等华丽精致,光彩夺目。(                      ) 
3.用“    ”在文中画出对小蚂蚁进行描写的句子。 
4.文中几次提到小蚂蚁爬向“我”?“我”是怎样把它赶跑的?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中为什么说蚂蚁在“我”眼里渐渐大了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