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八年级语文·上(江苏版 新课标) 苏教版 新课标 题型:048
①到过许多的海,东海、南海、渤海……甚至看过太平洋、大西洋,也看过许多写海的诗文。东海观红日,南海赏银月,渤海戏碧浪。海像一面多棱镜,永远闪着云谲波诡的光。海浪、沙滩、日光、月辉、贝壳,是咏海的诗文中最基本的元素。海,常给人以壮阔、浩________(mi3o)、雄浑、博大之印象,吐纳百川,荡除污秽。
②惟独,没有领略过被无月的夜幕笼罩下的大海的姿容。
③想像着,那一定很乏味。无月无星的夜晚,天空似一幅硕大无比泼了墨的画布,几乎连云彩的轮廓都辨不清,只依稀瞧见洇洇湿湿的墨迹。
④这是一个名气尚不太响的海滩——飞沙滩,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南部上川岛东部的一个海滨浴场,却拥有一流海滨浴场所必备的一切基本条件。
⑤赤脚站在飞沙滩那平坦、细腻却又硬实的沙地上,远远地看着海浪汇聚成一牙一牙的银色花边,镶嵌在奔涌的黛色海潮周围,似一幅翻卷、飘舞的裙裾。只是,望穿双眼也看不到舞者的芳容,黛色遮掩了一切。
⑥听不见壮阔的轰鸣,看不见惊涛拍岸的飞浪。大海怎会如此乖巧?夜潮怎会如此温柔?
⑦顺着退潮后裸露出来的大片平坦而细________(n@)的沙滩向海里走,想用双脚和身体去触摸看起来温柔有加的夜潮。
⑧别看海潮时常用咆哮、怒吼的面孔来显示它的威严、雄壮,________(l!n)然不可侵犯的模样,飞沙滩只是张开五千米特别平滑柔顺的臂弯拥抱了它一下,就把它从大海深处聚集的力量缓缓地释放掉,令其呈现一派轻吟、低唱的姿容。飞沙滩以其柔克海之刚烈,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刚柔相济之美。
⑨优哉游哉地趟着扑到沙滩上的海浪,走到潮水触膝的位置,静静地望着泛起白沫的海潮,想再体验一下海的温柔。不料想,只定定地盯着海面看了一分钟,温柔的海潮霎时换了面孔,忽然变得深不可测,一种森然的感觉顷刻袭上心头,并迅速灌注了全身。
⑩瞧!远望的海潮似镶嵌着银色花边舞动着的裙裾,近观的海潮却演变成千万条银蛇,黛色的大海似乎是一个深不见底黑洞洞的蛇窝,无休止地撒出一条条银蛇,贴着地皮朝着沙滩迅疾游来。
莫非,大海在雄浑、壮阔的常态之外,既有温柔、婉约的情愫,也有阴森、可怖的梦魇?
我踉跄地后退了几步,惊________(ch4)于大海的倏忽幻异,感叹大海对不同距离的观察者展示的不同特质。
忽然顿悟,大海之所以世世代代被人们咏叹,激发人们抒情、壮怀,永远不厌倦,永远不乏味,实在是因为它太博大、太变幻莫测。大海实在是过于博大、深奥了。人类在大海面前永远如学步的儿童,睁着好奇的双眼,费尽气力探索着这个蓝色的万花筒,刚刚看清了里面的一个几何图形的碎片,却见她波光一闪,一个新的图案又如一道难题呈现在眼前,人类世世代代会有许多精英为破译海的神秘耗尽毕生的心血和才华。
飞沙滩,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你会给我一个怎样的新感觉呢?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渤海( ) 诡谲( ) 踉跄( ) 污秽( )
裙裾( ) 霎时( ) 裸露( ) 咆哮( )
情愫( ) 倏忽( )
2.根据所给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汉字。
3.从文中找出三个以上的成语。
4.文章的第①段概括地描述了各地的海景,这与下文写飞沙滩夜潮有什么关系?
5.第③段所写的是作者的想像,其想像的景象与下文的无月夜潮形成怎样的关系?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6.作者从两个角度来写飞沙滩的夜潮,一个是远望,一个是近观。仔细阅读第④~⑩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远望大海,大海所呈现的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而夜潮则显得________。
(2)解释“黛”字的含义,大海为什么会呈现出“黛色”?
(3)作者近观海潮,大海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第⑨段中所写的“一种森然的感觉顷刻袭上心头,并迅速灌注了全身”,其中的“袭”换成“涌”,“灌注”换成“传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作者在第④~⑩段的安排上,层次清晰,下面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④⑤⑥/⑦⑧/⑨⑩
7.作者在观潮之后,对大海的特点有了更新的认识,请你总结一下,大海有哪些特点?
8.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东海观红日,南海赏银月,渤海戏碧浪。( )
(2)远远地看着海浪汇聚成一牙一牙的银色花边,镶嵌在奔涌的黛色海潮周围,似一幅翻卷、飘舞的裙裾。( )
(3)人类在大海面前永远如学步的儿童,睁着好奇的双眼。(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八年级上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6倍,并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于一体,犹如一座金碧辉煌的现代化宫殿。
①俯瞰西客站全景,象征新京门的北站房长740米,高102米,恢宏的钢结构拱门架设于站房正中,拱门高52米,宽45米,上部建有1个面积500多平方米、高度超过天坛祈年殿、重达1800多吨的三重殿四角钢制方亭,四周另有4个小方亭与其相呼应。②南站房琉璃飞檐,屋顶有近千米的朱红色长廊,将众多亭台楼阁连成一体。③远远望去,灰黄色花岗岩墙面的站房高低错落,楼台参差,玻璃雨棚别致明快,螺旋形车道协调流畅。④北京西客站规模之宏大,景象之壮观,不仅为中国建筑史上空前绝后,而且在世界上也堪称绝无仅有。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俯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恢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堪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画线的两句话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第二段共四句话,下列各项对其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是( )
A.先介绍北站房建筑,再写南站房建筑。
B.先写俯瞰西客站建筑,再写远望西客站建筑。
C.先写西客站的全貌,再写北站房、南站房的建筑。
D.先写西客站建筑的俯瞰和远望,再作总体评价。
4.第二段的说明突出了北京西站的( )
A.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B.规模宏大,景象壮观
C.建筑别致,气势恢宏 D.面积庞大,伟岸挺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重点作业 初一语文(下) 题型:048
阅读理解: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泌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种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沙砾( ) 狩猎( ) 发酵( )
2.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思考、谋算、筹划 |
B.筹划、思考、谋算 |
C.谋算、思考、筹划 |
D.思考、筹划、谋算 |
3.对文中加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4.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话,目的是什么?
5.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是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6.本文是一篇________(A.科学小品文 B.一般性说明文);全文在结构上采用了(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的方式。
7.第二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8.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快车道丛书双解一试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10段就可能变成10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人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下列对“克降”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动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而扩大繁衍后代。
B.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
C.用人工方法将生物胚胎融合产生的后代。
D.动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的总称。
2.下列对第三自然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利”科学家利用两只羊的不同细胞核而“组装”成的克隆羊。
B.“多利”仍然是用母羊“护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绵羊,因而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克隆。
C.克隆羊胚胎形成的过程与受精卵形成胚胎的过程是相同的。
D.“多利”是科学家利用试管受孕技术创造出来的小绵羊,因此被称为克隆羊。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动物体中的各种细胞在功能上实际是没有分别的。
B.动物体中的某些细胞具有受精卵细胞的发育功能。
C.动物体中特定的某些细胞与受精卵的功能相同。
D.动物体细胞在执行特殊功能时与受精卵细胞具有同样的潜在能力。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正常情况下,动植物都是靠有性繁殖来繁衍后代的,克隆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对原有繁衍方式改造的结果。
B.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繁殖是受精细胞经过分裂而长成胚胎,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而长成胚胎。
C.“多利”是科学家用它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组装”出的克隆体,因此克隆羊“多利”没有亲生父母。
D.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这种技术表明利用动物的体细胞也能发展成完整的生命个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