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到徐州见着父亲……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拟声词,这里指眼泪掉落的声音)
B.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指凑成合作的意思)
C.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D.晚上他(父亲)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这里指犹豫不绝的意思)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到徐州见着父亲……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拟声词,这里指眼泪掉落的声音)
B.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指凑成合作的意思)
C.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D.晚上他(父亲)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这里指犹豫不绝的意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隆中对   陈  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操比于袁绍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
翻译:                                                                    
                                                                                    
【小题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 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俶尔远逝               
(2)岸势犬牙差互                  
(3)心窃            
(4)见竹数千株                
小题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潭中鱼可/百许头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昨/游江上D.四面竹/树环合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小题4:读懂山水(6分)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回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比较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境(  )

2)亭亭净(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5)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九年级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5(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小题1】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4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3】下列划线的词语删除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2分)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C.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D.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4】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3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3分)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小题1】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4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3】下列加点的词语删除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2分)             (    )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C.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D.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4】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3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3分)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小题1】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4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2)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3】下列加点的词语删除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2分)             (    )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C.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D.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4】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3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同步·单元练习册 初一·二学期(第2册) 题型:048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中避雨

  ①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________,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炉的。我们趋之若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店中躲雨,只是________,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意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惟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节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儿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节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附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I尺(注:表示音节的符号)。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I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I尺。我对他的拉奏________,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个女孩子和着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曲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得三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了。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容易而高尚的胡琴曲,就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荒村中实证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长(  ) 搪(  ) 杂(  )

2.请你为选文第①、②、④自然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

A.仓皇奔走
B.奔走相告
C.怨天尤人
D.杞人忧天
E.望而生畏
F.望洋兴叹

3.给选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第④段中画括号部分写了自己小时候学胡琴的经历。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中加粗的“闹”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结尾处“乐以教和”中,“乐”指什么?“和”是什么意思?“乐以教和”该怎样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始终眷恋着祖国》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三)都江堰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①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⑥它,就是都江堰。

注:①[邈(miǎo)]遥远。②[濡(rú)]浸润。

1.作者对都江堰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长城也非常伟大”,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文字作答);“站远了看”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味道”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子说都江堰“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后文中哪些地方具体阐释了它的“造福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三个方面的比较。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类别

长城

都江堰

修建时间

时间短些(后辈)

时间更长(长辈)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6.作者在文中肯定都江堰的同时,不止一次强调“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这是使用的什么写作方法?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门见山,表明观点,以反衬的手法抑长城而扬都江堰,赞美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B.文章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资格很老。

8.在阅读第④段时,读者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系列历史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持都江堰修建的功臣是谁?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文中特别提到刘备、李白等5位历史人物,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从文中5位历史人物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简介他是什么样的人,并引用他一句名言(或诗词名句)(20字以内)。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你对长城的了解,围绕下面这句话,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既可抒情,也可议论)。

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