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鲁迅先生为追怀往事写下了十篇散文,书名为《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我们学习过其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A、正确
B、错误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他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最终堕落到生活谷底的故事。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是虎妞。

A、正确
B、错误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题。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郝铭鉴
  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 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③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
  ④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
  ⑤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
  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
(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以下材料并结合全文,选出下列关于提升阅读力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1)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只有5.6%的国民知道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
(2)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
(3)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临尴尬的局面。而各种“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却受到都市白领追捧。 A.加强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阅读活动,自觉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
B.倡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C.重视阅读实践,把知识积累和思想训练结合起来,让娱乐远离我们的阅读实践。
D.摒弃功利化阅读,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问题。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郝铭鉴
  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③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
  ④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
  ⑤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
  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以下材料并结合全文,选出下列关于提升阅读力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1)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只有5.6%的国民知道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
(2)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
(3)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临尴尬的局面。而各种“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却受到都市白领追捧。
A.加强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阅读活动,自觉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
B.倡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C.重视阅读实践,把知识积累和思想训练结合起来,让娱乐远离我们的阅读实践。
D.摒弃功利化阅读,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题。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郝铭鉴

    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以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如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

③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一条吧。

    ④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作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

    ⑤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

    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

                                  (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以下材料并结合全文,选出下列关于提升阅读力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1)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只有5.6%的国民知道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

   (2)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

   (3)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f晦尴尬的局面。而各种“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却受到都市白领追捧。

A.加强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阅读活动,自觉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

B.倡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C.重视阅读实践,把知识积累和思想训练结合起来,让娱乐远离我们的阅读实践。

      D.摒弃功利化阅读,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8分)
“丑陋的中国人”之说是文化不自信
(1)曾经一度,一句“丑陋的中国人”颇为流行。之所以流行,似乎是因为击中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人性的软肋,掘出了民族性中耻于言表的东西。一时间被视为石破天惊之语,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
(2)“丑陋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呢?认为中华文化有太多的糟粕:太监、廷杖、缠足、八股文,焚书坑儒、男尊女卑,膜拜偶像、愚忠愚孝,搞窝里斗而不知团结,死不认错而自以为高明,自诩为礼仪之邦而不知礼仪。
(3)面对中华皇皇五千年文明史,敢于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没有一点胆量确实不行。但是,胆量并不是人们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是客观事实。那么,中华文明的客观事实是什么呢?没有一个炎黄子孙不能道之些许。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的起源而论,中原地区的甲骨文之雏形,比古埃及、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早了400多年,论科学发明和技术,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至少向世界贡献了100多个第一,从著名的“四大发明”到瓷器、铁犁、二进位制、炼钢法、定量制图法、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等。经济成就更为世人所知,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推算,从公元元年到18世纪,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历史高峰时达32.9%,高于欧洲所有国家经济总和。即使是被人持以偏见的文学创作,除了《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为世界读者所喜爱,许多并不著名的文学作品也为西方大家所欣赏,朱光潜所译的《歌德谈话录》中说,德国诗人爱克曼看了《风月好逑传》后惊异地问歌德,这部中国传奇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歌德说:“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4)我们知道世界上诸如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曾中断和散失,而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原因在哪里?不是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呵护,而是因为它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巨大的滋生空间。它尊崇了人性的规律,具备了厚重的人文精神,富有严谨缜密的内在逻辑。它不仅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而且还富有巨大的同化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5)不否认中国人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焚书坑儒。然而在西方,苏格拉底被加害,胡斯因思想“异端”遭火刑,布鲁诺因赞成哥白尼学说被烧死,阿莫里因学术“异端”死后追审,十弟子全被处决……这种对文明和精英的迫害与摧残何异于焚书坑儒?公元五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天主教为国教,此后约1200年直到十七世纪,欧洲不允许印刷,不允许宗教辩论,不允许科学研究。很多人因为争论圣经内容或被活埋或被烧死。但要知道,在此期间中华大地涌现出多少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祖冲之、孙思邈、毕昇、朱熹、李时珍、徐光启等这样的文化和科技精英,他们没有一个人因为思想“异端”和科学发明而被虐杀。
(6)不反对人们要有勇于自我反思的精神,但是,反思也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尊重基本事实,要讲唯物辩证法。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人说“欲亡其国者先灭其史”。史就是文化。如果别人没有来灭我们的文化,自己就先将其糟蹋了,这个民族还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还有民族的自尊和自强吗?
(7)“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人家早一步近代文化启蒙,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发达了富裕了,所以一好百好;而自己相对贫穷落后,所以一孬百孬。
(8)面对个别偏激的观点,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中华民族文化中从来就有包容的胸襟,也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解剖精神。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我们不能把偏激当正常,不能让偏激甚至错误的观点引领着一个民族前行。民族的自信首先是文化的自信,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绝不可能是优秀的民族,也绝不可能是有前途的民族。我们要让那些干扰人们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观点言论晒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阳光之下,以识其真伪,去其霉菌,让人们更自觉自信地传承优良文化,创造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丑陋的中国人”一说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主流文化是糟粕。
B.德国诗人爱克曼看了《风月好逑传》后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C.有例为证,在西方国家,对文明和精英的迫害与摧残的事情比比皆是。
D.中华文明有开放性、包容性,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小题2: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所有炎黄子孙都能对中华文明的客观事实道之些许。
B.人们要有勇于自我反思的精神,同时反思也需要尊重基本事实。
C.盛行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就是因为对民族不自信。
D.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可能是优秀的、有前途的民族。
小题3:文中的思想“异端”指的是什么?请解释。(4分)
小题4: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4分)
小题5:看过本文之后,有读者提出异议,认为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只不过是批判民族“劣根性”,当年鲁迅先生对此批判得更严厉,那么鲁迅自然也文化不自信了?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三语文同步讲解与测试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改悔罢!”

  ①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②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③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响了。④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    )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    )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语段中第三自然段里两个括号应填:

①是

[  ]

A.表示
B.显示
C.演示
D.出示

②是

[  ]

A.正
B.恰
C.偏
D.就

2.下面对第二自然段理解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本政府对托老的这封信持不逊的态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态度是愤然,而青年们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响,其证据是青年们也读《新约》。

B.日本政府对托老这封信持否定的态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态度是气愤,而青年们暗地里早受了他们的影响,其证据是青年们实际很喜欢托尔斯泰。

C.日本政府对托老的这封信持怀疑的态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态度是疑惑,而青年们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响,其论据是青年们很喜欢读托尔斯泰的作品。

D.日本政府对托老的这封信持斥责他的不逊的态度,日本青年们所持的态度是愤然,而青年们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响,其证据是匿名信也采用托氏的开头。

3.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应怎样理解

[  ]

A.鲁迅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这是宏观事实,当时的中国,在军事、经济上确实是个弱国,由于经济落后,相对来说能力就比较低,学习成绩当然要比日本的学生低。

B.这是鲁迅的谦虚的说法。就大多数来说,中国学生的成绩不如日本学生,否则中国青年也不必到日本去留学了;但由于鲁迅特别用功,人又聪明能干,因此成绩较好,然而鲁迅不因此而沾沾自喜。

C.这是鲁迅说的反话,表达了他极其愤慨的感情,是对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及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的污蔑的有力回击。

4.文中方框内应填的标点是

[  ]

A.句号
B.分号
C.逗号
D.感叹号

5.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①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夸张
B.对比
C.比喻
D.反语

②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是

[  ]

A.并列关系
B.因果关系
C.递进关系
D.转折关系

6.文中“影”的词性是

[  ]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量词

7.“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正确的理解应当是

[  ]

A.噪音干扰。
B.声调难听。
C.对日本青年狂欢行为不满。
D.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8.文中第四、五自然段中,两个“他们”是指

[  ]

A.两个都指日本“爱国青年”。

B.前一个指日本“爱国青年”,后一个指看枪毙犯人的人们,麻木的中国人。

C.前一个是指转着看的中国人,后一个指日本“爱国青年”。

D.都指麻木的中国人。

9.对“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  ]

A.由于作者要经常看电影受刺激,所以作者决定离开仙台。

B.由于作者不断遭到侮辱,因此作者对日本人很有意见。

C.由于作者认识到国民精神的改变比有一个健全的体格更重要,所以决定弃医从文。

D.由于中国是弱国。而中国人又是低能儿,作者对继续学习失去了信心。

10.“呜呼,无法可想”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

A.揭露反动统治的黑暗,对人们备受摧残感到无比沉痛。

B.对中国人继续被蹂躏、被屠杀,感到无比愤慨。

C.慨叹人们在酒足饭饱之余,以观看同胞被枪毙为乐。

D.对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们的麻木不仁,既予以批判,又寄以同情。

11.在课堂内看时事片子的时候,最令作者痛心的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  ]

A.日本“爱国青年”的拍掌欢呼
B.日本军枪毙中国人
C.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
D.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