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美食身上穿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小题1】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3分)
【小题2】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小题3】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2)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小题4】 结合本文内容,为“玉米纤维”服装写一则推广介绍语,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美食身上穿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3分)
2.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3.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2)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结合本文内容,为“玉米纤维”服装写一则推广介绍语,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5~18题(17分)
美食身上穿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5.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3分)
16.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7.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2)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8. 结合本文内容,为“玉米纤维”服装写一则推广介绍语,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 _____ 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同步·单元练习册 初一·二学期(第2册) 题型:048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中避雨①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________,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炉的。我们趋之若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店中躲雨,只是________,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意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惟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节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儿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节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附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I尺(注:表示音节的符号)。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I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I尺。我对他的拉奏________,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个女孩子和着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曲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三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了。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容易而高尚的胡琴曲,就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荒村中实证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寂寥( ) 冗长( ) 搪塞( ) 嘈杂( )
2.请你为选文第①、②、④自然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
3.给选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第④段中画括号部分写了自己小时候学胡琴的经历。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中加粗的“闹”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结尾处“乐以教和”中,“乐”指什么?“和”是什么意思?“乐以教和”该怎样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三峡的红叶(14分)
(美国) 毅江
①身处异国它乡的我,最近从报上看到了一张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照片,思路不禁又回到了那梦萦魂牵的三峡……我第二次走过三峡,时值深秋。
②清晨我步出顺流而下的江轮甲板,但觉江风凛冽寒气逼人,那两山束江、形势险峻的夔门在晓烟薄雾中正扑面而来。只见两岸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悬崖峭壁硬是把滔滔江水挤迫到只有百米宽的峡道中,江面上是水转波旋激流滚滚,头顶上是重岩叠嶂一线云天。
③置身在这一幅气势奇雄,充满大自然的荒蛮与伟力的图画中,人的精神和肉体不能不经受极大的震撼。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④大家的心潮还未完全地平复下来,江轮已驶入了峰秀景幽的巫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⑤一千多年前杜甫用诗句来描绘的巫山秋景图,此刻又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⑥江轮拐过一个弯,“看,红叶﹗”身边突然响起欢快的叫声。我忙抬头张望,只见高崖上有数丛叫不上名字的矮树灌木,清冷中尤自抖擞着被寒霜染红的枝叶,在萧瑟秋风里展现着其最后的辉煌。
⑦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它们的红是淡淡的,像斑斑铁锈,间中还夹杂着黄色和褐色,然而却给这苍凉幽深的峡谷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带来了点点生动活泼的气息。江轮款款前行,两边山崖上的红叶也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浓,逐渐伸延成一片一片的。
⑧远远望去,只见巫山群峰宛如披上万丈红霞,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神女峰却似有一袭轻纱掩面,默默含愁。刚才大自然还展示着其雄伟阳刚的力,现在一下子又变成了阴柔幽秀的美。
⑨三峡的这种雄与秀、险与幽、力与美的跌宕变更,竟是如此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震荡着人们的魂魄﹗ 突然间我明白了,正是这种自然力对生命力的强烈冲撞,再加上一条滚滚东流的长江所翻腾着的那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终于完成了三峡那惊心动魄的美,成就了三峡那永恒不衰的魅力。
Xkb1.com 选自《星岛日报》)
12.文章第一段说“身处异国它乡的我,最近从报上看到了一张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照片……”
你知道三峡大坝是何时建成的吗?全长多少米?(2分)
13.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请你从文中任找一处例句并体会它的作用。(3分)
14.请你根据语境为第7段划横线处依次选择恰当的诗句,正确的是( )。(2分)
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④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文章题目为“三峡的红叶”,是把它在放在什么背景下去展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自古以来,三峡因风光的奇特而成为文人墨客登临的胜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给它写段导游词。(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与探究
诊
周海亮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些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踉跄跄、慌慌张张地直接挤到他的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他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她把沾满灰垢的干枯的手伸进自己的胸脯,摸啊摸啊,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女人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出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来的,是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翼翼地揭开包的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
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地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你快给他看看,他们都不给他看……他很可怜,他整夜咳嗽。
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哪!女人说。
还有呢?他继续问。
就是咳嗽,发高烧,不吃饭,夜里总是哭!女人重复着。
啊,知道了。他抽出听诊器,是感冒,没什么大问题,开些药吧?
不行呢。女人说,他怕苦,他会吐药的。
那么打个吊瓶?他说。不行不行!女人说他很怕疼的。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你闭嘴行不行?让你等一会儿不行吗?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那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他从药架上取下两瓶针剂,仔细看了看标签,摇匀,将封口割开,然后把药液抽进一个小的针管。你抱着他,别让他动,打一针很快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揭开被筒,缓缓将一管药液推进去。不疼不疼的,他轻哄着。
现在你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儿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你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以后呢,女人说,我想每个月都来给他看看……
绝对没问题的。他笑着,你什么时候来都行。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走到门口,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瓶。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十七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可是没有人理她……一个也没有……没有……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1.文章的题目是“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诊”的理解。
2.文章开头写“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结尾又写“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谈谈“他”产生这两种想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本文主要写了“他(大夫)”“女人”“坐在凳子上的男人”三个人物,你认为本人的主人公是谁?试说明理由。
4.“女人小心翼翼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请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文中划曲线的句子后补写一段文字。(要求:准确、简明、符合情节发展要求)
5.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运用了 、 、 、 等描写方法。请选择一处你认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精彩的语句:
描写方法及作用:
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段插人性的文字,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段文字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 、 ,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涵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
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
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
13.阅读全文后,请给文章拟一个标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的句式,在下面的划线处续写两句话,使之一同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
16.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怎样赏识他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一课一练(开明版)初二(三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东郊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②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000米,南北宽度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决定将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③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万亩,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400余万元。
④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000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覆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的气氛之中。
⑤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⑦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龟跌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⑧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万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②灵柩( )③突兀( )
④远眺( )⑤纤细( )⑥深邃( )
⑦机械( )⑧南麓( )⑨横匾( )
⑩镌刻( )
2.为文中画□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1分)
[ ]
A.甲称道 乙肃穆 丙奇妙
B.甲称赞 乙肃穆 丙奇特
C.甲称颂 乙肃静 丙奇妙
D.甲赞颂 乙肃静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绍了钟山怎样的地势及环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南北宽度仅3000米中加粗词语“仅”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园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写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绍的中山陵的结构布局,并指出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写了大平台上所见景色,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为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