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挂在墙上的童年

  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中二年级,教师家访便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年级,关系到将来升学,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和妻当然坚决照办,可学期完结,成效甚微。我很生气,也十分着急,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过85分。在我的责令下,孩子噙着泪水定出了学习计划。

  除夕,我和妻忙着准备过年,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擎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见此情景,我气往上冲,抢步上前,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半是惊吓,半是疼惜自己的风筝,“哇”地一声号啕大哭起来。妻心软了,赶忙夺下风筝,连连哄拍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拭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以后,他竟没再看风筝一眼,也没再提放风筝的事。我很欣赏孩子的自制力,妻也向我夸孩子有志气。

  从此,我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一天,照惯例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师画上的道道红钩,我喜不自胜,连忙递给妻看。我俩对视一眼,会心地笑了,感到无限欣慰。看完数理化作业,再拿起作文本。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90分?”妻见我大惊小怪,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凑过来一起看。随着视线的扫描,看着看着,我的心渐渐抽紧。倏地,一滴热乎乎的东西滴落在我的手上,妻哭了。从她的泪眼里,我分明觉察到几丝怨艾和谴责。

  孩子在作文中记述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能理解当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我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地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式的叹惜:“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的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此时我眼前不由叠印出孩子苍白瘦削的面容,失神困倦的眼睛。他的早熟分明留下了被摧折的印痕!在此之前,我怎么一点也未察觉呢?无限愧悔,百感交集,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得。眼下,孩子买到了风筝却又不能放!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更使我不安的是,这之后,无论我暗示或直接动员孩子,他都不愿放风筝。他的兴趣似乎完全变了,变为全身心倾注在对前途的拼搏和追求上。他成熟了?还是成熟得太早了?

  “难道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当父亲的吗?”在深深的愧悔中,我试图从情感的罗网中解脱出来,但愈是挣扎,愈感惶惑。我想,像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么?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到了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地望着蓝天上的风筝……

  (1)给下列字注音。

   噙(   ) 倏(   ) 谴(   ) 缕(   )

   擎(   ) 惶(   ) 惆怅(   )(   )

  (2)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无暇__________   擎着__________   拭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题目“挂在墙上的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想,像我一样陷人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么?”这句话借代的内容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怎么,还给了90分?”语气相同的一项是

[  ]

   A.我怎么一点也未察觉呢?

   B.他成熟了?还是成熟得太早了?

   C.难道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当父亲的吗?

   D.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吗?

  (8)对“我的中年又被挂到了什么地方呢”理解最恰当的——项是

   A.为了事业而迷失了自我感到惆怅。

   B.中年人的经历很复杂,“我”在困惑。

   C.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我”感到迷惑。

   D.为自己剥夺了孩子纯真的天性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9)本文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文章的首尾写风筝是相互____________。

  (10)与本文写作手法相同的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两篇文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孩子悄悄溜出户外买风筝,表现了孩子对____________的向往。

  (12)是什么使“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孩子的作文中“别了,我的童年”,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的_______________,那是作者对自己无忧无虑生活的无限留恋与不舍。

  (14)文中所说的“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这“错位”与“失调”该怎样理解?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本文你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产生怎样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回不去的故乡(11分)

影子先生

回不去的,就是那个叫故乡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个叫故乡的地方。我一直不很清楚,故乡究竟应该是算你的出生地还是你成长的地方。而我在湘中的一个小城里出生,又在另一个小城里成长,两个小城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提起出生的那个小城,脑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素淡的水墨画,画中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有一群嬉戏的孩子。在那里有我迷迷糊糊长大的童年,而那条河则是我童年里的乐园。那是条依山而下的小河,有着我唯一见过的青色的河滩,因为河沙都是青色的。河床伴着山行,有一处山突兀地鼓了出来,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风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形成了大人们天然的男女澡堂。上游是女子,下游是男子。当然,这对于我们小孩子自然是无所谓的,夏日的午后,我们三五成群的,躲过大人的眼光,结伴来到这片乐园。在河滩上玩沙丘,打水仗,在河中扎猛子,真正其乐无穷。 

去往河边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旷野,旷野边上长满了芦苇,毛茸茸的,在风中飘啊飘。赶到礼拜日,大人们心情好,偶尔也会带我们去小河上游摸螃蟹。螃蟹总是躲在大个的鹅卵石下,搬开大圆石头,就会看见它们急急忙忙的逃窜。大人们自然知道抓螃蟹该捏它的背壳,我那时小却是不懂的。伸出小手满把抓,结果常常被抓的是我,螃蟹没哭我哭了,蟹钳夹着手指好痛哦。 

春天的时候雨水多,快下雨时蜻蜓特别多,成群成群的低低的飞。真惭愧啊那时也不懂什么蜻蜓是益虫,一大帮孩子都从家里拿来大竹扫帚打,还比赛谁打下的小飞机多,可怜的小飞机们最后都成了鸡鸭嘴里的美餐。更有意思的是小孩子过家家。记忆里过家家玩过坐轿子,玩过蒸馍馍,我们甚至还跑到家里搭盖的杂物间去,关上门来,在地上摆上搓衣板。别误会,不是要谁罚跪,是用来当床的。两个小人儿挤到小搓衣板上躺下来。当然,再往后就没啦,因为不会了。想想那时候都脸红,也好笑。小孩子的模仿啊,真正是童心无邪。 

该上学的时候,随父母工作调动,就来到了另一个小城。在那里,我从小学读到了高中毕业,读书没有了太多时间嬉戏,于是记忆中的场景大多出现在来回上下学的路上。 

第一个场景是一条长长的幽静的由青石板铺成的小街。它叫青石街,是这个古旧小城里最古旧的街道,长条的青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非常光滑,尤其是雨后,雨水冲刷过的街道青石纹理清晰可见。我那时已经是个安静的少女,每天来回走在上下学的路上,最开心的事就是低头看脚下的青石,抬头看蓝蓝的天。那时的天真的好蓝好高,白云飘啊飘,我常常会望的出神,以至于撞到对面走来的人身上。  

第二个场景是黄昏的码头。小城中央,资水横穿而过,高中的校园在河的对岸,每周我都会坐着渡船来回过河。每次回家的时候正好黄昏,经常有很美的落日。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金黄金黄,一圈一圈的漾着,江面波光粼粼,我总会在码头上望得痴了去。  

还有一个场景是春天的田野。春天里,地里除了金黄的油菜花,还有一种紫色的小花,大片大片的开着,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简直是美不胜收。一直不知道它的花名,因为种地的老乡说,它没名,就是专门种来当草肥的。那么美丽的植物没有名字,还被用来给土地作肥料,真是不公道也不可思议。 

离家以后,一直很想回去看看,寻觅一下我童年的足迹,看看我曾走过的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可越来越多的有关家乡的讯息让我沉默,让我举足不前。童年的小河已不复存在,造纸厂的污水染黄了清澈的小河,小河终于干枯了。从前的旷野里盖满了林林立立的楼房,芦苇早没了。古旧的县城也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幽静的青石街被喧闹的水泥马路取代,大桥取代了渡船,高效的化肥让美丽的草肥花彻底消失了踪影。还剩下什么,也许,只有那不再碧蓝的天空了。 

我知道,我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我记忆中的故乡了。 

记得那首《一样的月光》中唱到:什么时候蛙鸣柳荫都成了记忆,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七彩霓虹将夜空点缀得如此美丽,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是啊,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也许,都在改变,我们在变,世界更在变。唯一不变的,也许就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了。

听着那首老歌《故乡的云》,使我不禁想起我的故乡。古人有词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古人尚有桃花依旧,而我的故乡,却早已是人不再,物也非。 

朋友,只不知,你们的故乡可都还好吗?                 (选自《新散文》)

18、整体感知:文章开头说“两个小城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出美好回忆中具体内容。(3分)

                                                                  

19、联系全文,理解划线句“朋友,只不知,你们的故乡可都还好吗? ”的深刻含义。

                                                                 (2分)

20、穿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的故乡为什么“回不去”?(2分)

                                                                              

21、这篇散文朴实感人,请你联系全文回答下列两题。(4分)

(1)本文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处(句)?请找出来并作点分析。(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④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⑤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⑥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⑦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⑧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⑨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⑩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⑾"真该死,这破桌子!"
    ⑿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⒀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⒁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⒂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⒃我终于失去了它。
    ⒄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⒅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⒇"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黯(       )  ②摇(      )     ③凉(      )   ④废(      )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②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太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破损的稀世古物。

3.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那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作中,语言的前后照应会使文章行文紧凑,脉络清晰。第⑧段中,“用毛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一句与前六段中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抄写下来,并请分别指出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多处用语饱含深情。请你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我吧“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②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的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就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6.古人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文章第⒂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7.文章结尾一段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与书桌有关的内容谈一谈“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愧侮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所爱之物写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④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⑤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⑥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⑦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⑧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⑨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⑩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真该死,这破桌子!"

  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我终于失去了它。

  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黯(  ) ②摇(  ) ③凉(  ) ④废(  )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说说下面加粗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②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太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破损的稀世古物。

3.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那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作中,语言的前后照应会使文章行文紧凑,脉络清晰。第⑧段中,“用毛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一句与前六段中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抄写下来,并请分别指出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多处用语饱含深情。请你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我吧“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②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的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就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6.古人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文章第⒂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7.文章结尾一段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与书桌有关的内容谈一谈“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愧侮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所爱之物写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17分)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2分)

(   )  一(   )   簌(   ) 想(   )

2.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以声音写色彩,你认为表达效果怎样?(3分)

3.题为《落花枝头》,为什么文章开头却极力渲染花果的绚烂繁盛?(4分)

4.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3分)

5.第五段画线句是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动再现。请你试着再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8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17分)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2分)
(   )  一(   )   簌(   ) 想(   )
【小题2】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以声音写色彩,你认为表达效果怎样?(3分)
【小题3】题为《落花枝头》,为什么文章开头却极力渲染花果的绚烂繁盛?(4分)
【小题4】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3分)
【小题5】第五段画线句是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动再现。请你试着再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8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17分)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2分)
(   )  一(   )   簌(   ) 想(   )
【小题2】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以声音写色彩,你认为表达效果怎样?(3分)
【小题3】题为《落花枝头》,为什么文章开头却极力渲染花果的绚烂繁盛?(4分)
【小题4】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3分)
【小题5】第五段画线句是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动再现。请你试着再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8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