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请根据意思选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的__________(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A、无愧于心
B、当之无愧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查尔斯·范多伦

①阅读的收获程度取决于读者的主动程度与技巧。你越主动,对自己和书籍的要求越多,获得就越多。阅读分为基本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基本阅读通常是在小学阶段完成的,是进入更高层次阅读的先决条件。

②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方法一为略读:快速的浏览书衣提供的诸如书名、序、目录等信息,随意翻读内文。方法二为粗读:读一本难读的书,必须从头到尾读完,不停的思索,并查询有疑惑的地方,初步了解书的类别与内容。

③分析阅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照书的种类,用一个句子和一段文字来概括书中的内容,然后按照顺序,将全书的大纲、各部分的大纲列出来。第二阶段是诊视一本书的内容,包括诊视关键字,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重要主旨。主旨往往存在于书中重要的议论的段落。在任何一本书中,有许多段落根本没有任何议论,需要你去架构:从这一段或那一段挑选出句子来,整理出前后顺序并组成议论。第三阶段是评论一本书。除非已完成大纲架构,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批评之前,要区别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从而保证最终能评判作者观点的正误。

④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所牵涉的决不只是一本书,要知道应该读哪些书。在准备阶段,针对要研究的主题,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与书的目录索引,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然后浏览这些书,找出最重要的章节,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接下来多角度地分析研究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列出一连串的讨论题,所有的书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书都要能提供回答。最后,将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出来,并作进一步的研究总结。

1.阅读第③段,请分别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分析阅读”三个阶段的阅读目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作者先说“基本阅读”且说得略,后说“主题阅读”且说得详,为什么做这样安排?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揣摩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快速的浏览书衣提供的诸如书名、序、目录等信息,随意翻读内文。

②体会加点词的准确性。

在准备阶段,针对要研究的主题,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与书的目录索引,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

4.下面是一次“主题阅读”设计,情结合第④段内容,依次完成填空。

研究主题: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比较

第一步:写出需参考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书名

如:①

第二步:浏览并找出最相关章节

第三步:从不同角度列出讨论题

如:①

第四步:根据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做好研究总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范进进学

  荏苒三年,(周学道)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需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著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

  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褴褛破烂的。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

  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锦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著实赞扬了一回。

(选自《儒林外史》)

1.范进已经五十四岁,为什么还叫“童生”?

2.根据语境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

进学:

荏苒:

3.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写出范进________的特点。

4.范进考了二十余次未考中,还在继续考,是什么促使他如此热衷于科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竹子是一种介乎草与木之间的独特植物。它广泛生长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并在这些地区享有盛誉。在印度,竹子以“穷人之木”而闻名;在越南,它被亲切地称为“兄弟”;而在中国,竹子被国人崇尚为“君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②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suō(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pǐ(  ),须臾不离,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
  ③中华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史,上下五千年,处处竹相连。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实践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人的一种精神风貌,赋予了竹子独特的精神内涵,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它那种挺拔坚韧、宁折不弯的气节为各阶层的人们所称颂。
  ④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世界上,中国也被称为“竹文化的国度”。
1.根据注音,把文段②中括号里应填的字写在下面。
①绿叶婆suō(   ) ②爱竹成pǐ(   )
2.文段②中引用苏东坡和郑板桥的事例作用有二,一是表明_________________;二是说明竹与中国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仔细揣摩文段③中“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两句话,回答问题。
①“节”的本义是“竹节”,由此引中出一个意思是           。 “虚心”的本义是           ,由此引申出一个意思是“谦虚”。
②由这两句话,你能联想到怎样的人生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①选文中有两个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上联对竹子的赞美,这两个词语是            
②下联赞美了兰花怎样的品格?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最能代表兰花品格的,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A.纯朴坚韧  B.桀傲不群  C.高雅绝俗  D.默默无闻)
③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哪些人具有对联中竹子或兰花的品格?请各举一例,写出姓名事例或他本人的名言诗句。(选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具有竹子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兰花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