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指出下列加粗字的古意义。
一百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A、左右,表示约数赞许
B、允许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游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

②负势_____________

③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

谷忘反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天下独

B.

许里

猿则百叫无

猿则叫无绝

C.

风烟

D.

犹昏

生寒树

有时见

(3)文中写出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2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3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游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风烟俱_____________

②负势_____________

③互相轩_____________

谷忘反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天下独

B

许里

猿则百叫无

猿则叫无绝

C

风烟

D

犹昏

生寒树

有时见

3)文中写出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2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3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诗文阅读
(一)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3. 这首诗描绘了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一词。
14.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二)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 )指通豫南,达于汉     (2 )曾不能魁父之丘    (3 )寒暑节,始一反焉
16.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年九十    存者偷生    
B.  且置土石     始一反
C.  杂相许    吴广以为    
D.  君之力       固国不山溪之险
17. 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三)钱缪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 ,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  ②亟拜:急忙下拜。 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  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 ⑤武肃:即钱镠。  ⑥真主:贤明的君主。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限断三处)
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
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 )有镠拒梁命者   (2 )故老     (3 )为牛酒大陈    (4 )故府大之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22. 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予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之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 告之帝               
    皆以美徐公        
B.而 山不加增              
    默识之        
C.以 残年余力               
    不物喜,不己悲        
D 虽我死,有子有焉                
    莲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学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      ;(2)      ▲      ;(3)      ▲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      ;(2)      ▲      ;(3)      ▲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      ;(2)      ▲      ;(3)      ▲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三(50分)

23.请以“有意思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0113 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   )
(3)汝之不(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 告之帝       皆以美徐公
B、而 山不加增      默识之
C、以 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已悲
D、之 虽我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年福建省晋江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  )

(3)汝之不(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告之帝       皆以美徐公

B.

  山不加增      默识之

C.

  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已悲

D.

  虽我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

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

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

(5)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依我看,我们积攒的,主要是一些目光。
  为什么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心上和身上会有温暖或滚烫的感觉?那肯定是我们的体内,存放着温暖或滚烫的目光。
  为什么我们记起某些场景时,心上和身上会有被碎玻璃扎伤的感觉,甚至会有锥心刺骨的感觉?你锁定这些场景,在深处找寻,一定能找到几束凶狠、敌意的目光,或者找到几缕失望、忧伤、悲凉的目光。从这些目光里,你会想起谁让你受到伤害,你又让谁受到伤害。
  那些好的目光,如宝石珍珠,存放在内心最重要的房间,我们经常于静夜抚摸它们,回味它们,被它们再次照拂,同时又为无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面前,表达谢意和敬意,而感到遗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友好的目光,恶意的、冷漠的,虽说时间已稀释了它们的份量,然而记忆还是时常被它们袭击,就如同跋涉过水深火热,双腿乃至浑身的骨头,难免被风湿性疼痛折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比我们的理性要精确得多,理性接纳了的,被理性过滤掉的,身体和心灵都悉数收藏,而且原汁原味原质。假如你能勘探你身体内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你将惊异它浩瀚的沉积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鲜保真最好的,正是那一脉脉、一束束、一道道目光。
  我们的体重之外,更多的,也更重的,是身体内部储藏的目光的重量。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
  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A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B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于是,我经常问自己:
  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你如何在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频频伤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一株嫩芽,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
  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那朵小小的芨芨草花就要开了。仿佛一点粗暴的声音都会让它熄灭,我该怎样以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仅有的几分钟的童年?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的降落在我的阳台,怯怯的,以公元前的方言,试探我的心思,试探我对春天的态度,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或者冷落它?欢迎它或者拒绝它?我该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雨夜里的灯火,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一直在黑夜里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一天一次大出血。每一天都怀抱爱的火焰而死去的壮美的夕阳,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我的不远处安静的站立着的那棵柳树,它的每一根手指都在传递一种古老而单纯的情思,它嫩绿的眼神,那点化过得《诗经》、照拂过唐诗、抚慰过宋词的眼神,又投递到着僵硬的水泥地板上,投递到被电线缠绕被塑料包装了的生活身上,投递到被商业操纵被数字组装被技术复制的文化身上,投递到落满高分贝尖叫声的我的小小的身体上和心上,那么,我该向它投去怎样感恩的目光?
  是的,我收藏着来自历史、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来自人群的各种各样的目光。
  同时,我投去的目光,也将被收藏,被某棵树收藏,被某朵花收藏,被某条河流收藏,被某盏灯收藏,被夜半的某颗星收藏,被近处或远处的某个心灵收藏。
  就这样,我们的目光,改变着白昼的光线,也改变着夜晚的品质,甚至,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宇宙的质量……(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散文2008精选集》,有删节)
1、第3段中加粗的“这些目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请从第6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说说你对这些比喻的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9段中说“我该向一直在黑夜的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们,投去怎样的目光?”请代作者写出一个合适的回答,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的目光,改变着白昼的光线,也改变着夜晚的品质,甚至,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宇宙的质量”,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