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词语不正确的是 A、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B、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C、委实:实在。 D、自失:失去自己。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下面题目(15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汗牛:
(2)祖父:
(3)强假:
(4)公书:
2.下列括号中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 随园主人授以书 是以谓之文也
B、(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君子深造之以道
C、(之)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吾不得而见之矣
D、(为) 若业为吾所有 为一说,使与书俱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为例,从反面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论点
B、将“强假”和“为吾所有”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不同的心情
C、将“余幼时”与“通籍后”的读书情形作对比,以此突出少时借书来读的专心
D、作者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以此来勉励黄生,希望他能多借书来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事例,你认为,在新的环境下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
(2)林壑尤美 尤: ▲
(3)山行六七里 山: ▲
(4)饮少辄醉 辄: ▲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③掖(yè)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4.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研室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通 ,意思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意思
3.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4.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
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B. 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C. 论证“死于安乐”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
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D. 全文从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方面论说人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经过艰苦的
磨炼。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湖南保靖县民族中学七年级春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
B.可爱者甚蕃(多) |
C.陶后鲜有闻(少) |
D.宜乎众矣(适宜)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