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瞻仰( ) 挑衅( ) 凝滞( ) 狂澜( ) A、zhān;xìn;dài;lán B、shān;xìn;zhì;lán C、zhān;xìn;zhì;lán D、zhān;xìn;zhì;lǎn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髻(j@) 幅(f)) 奠基(di4n)B
.上溯(s)) 碑(b5i) 矗立(zh))C
.镶嵌(xi1ng) 五卅(s4) 砌墙(q@)D
.镏金(li+) 天堑(qi4n) 瞻仰(zh1n)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治丧委员会决定各界瞻仰遗容的第一天。
我一个人走在胶州路上,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从后面赶上前来,碰了一下我的袖角,问:
“请问,到万国殡仪馆向哪面走?”
我没有开口,只指了指前面,仍旧低着头走自己的路,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但因为孩子或前或后地和我并着肩,使我不得不注意起来。——那是一个脸孔黑胖、个子坚实的孩子,一头乌发,穿着蓝布长衫,蓝布鞋,两只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面。为着好奇,我斜过头去看着他说:
“上万国殡仪馆干什么?”
“看一个人。”
我没有再问下去,仍旧默默地走着。将近殡仪馆的时候,远远就望见门前聚着不少人,孩子叫起来了:
“哦!那么多人,都是学生!”
“你也是学生吗?”我问。
“我已经离开学校,在商店里当学徒。”他看了我一眼,接着问:“你也到殡仪馆去吗?”我点了点头。
“是不是去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
“是的。”我停了一下,问,“你呢?”
“我也是。”
一个奇怪的念头忽然钻进我脑里,我站定了,朝着孩子说:
“你认识鲁迅先生吗?”
“不认识。”
“那为什么要去看他呢?”
孩子的眉毛动了一下,圆圆的眼睛睁得很大很大,叫道:“为什么?我读过他的小说,多么好呵,你说我不该去看他吗?这是最后的一面了呀!”
我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1)选择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①瞻仰
[ ]
A.sh4n B.zh1n
②殡仪馆
[ ]
A.b@n B.b9n
③直愣愣
[ ]
A.l5ng B.l6ng
④聚着
[ ]
A.j) B.j]
(2)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对孩子的描写中,概括出这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为什么写“我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 语文 七年级下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读碑(节选)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在天安门广场。(A)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背面的碑文,我细细的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B)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得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爱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C)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给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答:①夯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读碑”中的“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两次读碑认识有什么变化?
答:①“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两次读碑认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结构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或者在表达上有特色,或者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提________句,你的解读是:________。
5、根据本文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下面列出的人物中哪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如果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来概括革命先烈们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哪里一句?
A、闻一多
B、鲁迅
C、《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
D、范仲淹
答:①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的人物是:________
②文天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碑,读出了“悲壮感和使命感”,你读本文读出了些什么?请说说你读本文后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全国中考热点 语文 初三 题型:048
阅读《寻访布鲁诺遗踪》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①一到水都威尼斯市,好客的东道主就将我们安置进大运河边的里亚尔朵旅馆。开轩面水,里亚尔朵桥近在咫尺,离圣马克广场也只有5分钟路。不过,笔者来威尼斯,并非闲逛猎奇,而是有心专寻先哲乔·布鲁诺遗踪的。
②经几番查询,我获悉乔·布鲁诺的故居在莫切尼哥宫,就向一位当地人打听前往途径……
③16世纪末,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来到威尼斯。1593年2月17日,应红衣主教萨尔多利要求,布鲁诺被捕并引渡罗马,关进教皇监狱。[甲]赤裸裸迫害一个驰名欧洲的大哲学家,在罗马教廷内部不免引起忧虑。[乙]教皇也因公众反应而不安,让人争取布鲁诺公开弃绝他关于宇宙无限和天体自然运行的理论,以免除极刑。[丙]一些神父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皈依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教廷。[丁]
④布鲁诺才华横溢,但并不是超脱尘世的“救星”,当从囚车窗口看到一名妇女被当成“女巫”追逐,活活烧死的惨状时,他闭目想象自己被烈火烧焦的情景,心里剧烈地斗争。他想活下来,继续传播科学真理。可是,他性格倔强,最终没有屈服于黑暗势力。在监牢里,他热情地呼唤:“呵!真理的太阳!”这时,一位青年来见布鲁诺说:“你的思想已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听了这话,布鲁诺感到莫大慰藉,叮嘱那位青年道:“愿你继续走远离上帝的路。要远离上帝,远远地离开他!”
⑤7年过去了。经过多场激烈辩论,钻研入微的神学家们被驳得理屈词穷,可大主教罗伯特·贝拉赫曼仍主持宗教法庭,布鲁诺被判处火刑。
⑥布鲁诺被绑赴刑场,活活烧死了。他给执迷宗教的虔诚信徒留下一个“异端”的可怕名声,可那闪耀科学光辉的思想永远照亮真理的征途。
⑦布鲁诺死后,他的朋友伽利略创造了天文望远镜,科学地证实了布鲁诺关于宇宙的预想。害死布鲁诺的罗伯特·贝拉赫曼大主教又来迫害伽利略,强迫他当众否认哥白尼、布鲁诺创立的科学理论。可是,一脱离宗教法庭的魔掌,伽利略又为科学精神鼓舞,顽强地说:“地球在转!”
⑧离开莫切尼哥宫,我去瞻仰乔·布鲁诺的雕像,先哲神态俊朗,英气逼人,一种水都精神令人心骨皆爽……
⑨当天中午,威尼斯电视台几位记者赶来采访,特请我对他们讲几句祝愿的话。
⑩“在你们美丽的城市”,我对威尼斯电视观众说,“一位中国作家感受着布鲁诺这位真理斗士的贤远高风和他对一个芳菲世界的憧憬……”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皈( )依:
憧( )憬:
(2)“布鲁诺坦率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这是从原文第③段中摘出的一个句于,它原来的位置应是
[ ]
(3)文章④⑥段中有三个词语加了引号:①“救星”,②“女巫”,③“异端”。对它们在文中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表示强调,强调“救星”重要;②表示引用,是引用执迷宗教的信徒之言:③表示否定,含有“所谓的”之意。
B.①②③均表示强调,分别强调“救星”重要,“女巫”令人同情和“异端”伟大。
C.①②③均表示引用,表明它们都是出自宗教的虔诚信徒之口。
D.①②③均表示否定,都含有“所谓的”之义。
(4)解释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⑧段中所说的“水都精神”的含义是如何理解的。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迁移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②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③兮!
坎坎伐辐④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⑤,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⑥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⑦兮?彼君子兮,不素餮⑧兮!
【注释】①三百廛(ch2n)兮:许多捆啊。“三百”,表示数量多,不一定是实数。“廛”通“缠”,束(量词)。下文“三百亿”的“亿”通“繶”,“三百囷”的“囷”通“稛”,都是“束”的意思。②县:同“悬”,挂。③“素餐”与下文的“素食”“素飱”都是白吃饭的意思,等于说不劳而食。素,空,白白地。④辐:车轮中间的辐条,这里指制辐的木材。下文“伐轮”的“轮”用法相同。⑤不稼(ji4)不穑(s8):不种不收。稼:播种。穑,收获。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⑥漘(ch*n):水边。⑦鹑(ch*n):就是鹌鹑。⑧飱(s&n):熟食。
(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①河之干兮 A.g1n B.g4n
②涟猗 A.y0 B.y9
③县貆兮 A.xu2n B.xi4n
④县鹑兮 A.ch*n B.chun
⑤不狩不猎 A.sh^u B.sh%u
⑥伐辐兮 A.f& B.f*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河之干兮 A.岸 B.水中小洲
②不素餐兮 A.白吃 B.吃素
③县特兮 A.一种野兽 B.悬挂
④坎坎 A.砍树 B.象声词
⑤胡瞻尔庭 A.望见 B.瞻仰
(3)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出自《诗经》的“魏风”,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给予了严厉的质问和尖锐的讽刺。
B.“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句,是反语,是讽刺。
C.狩,本指冬天打猎,在本诗中泛指打猎。
D.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
(4)翻译“彼君子兮,不素飱兮”一句。
译文:________
(5)对“胡瞻尔庭有县鹑兮”一句翻译符合文意的是
[ ]
A.为什么(能)望见你(们)的院子里悬挂着鹌鹑?
B.胡乱之中能望见你们的院子里有野兽和鹌鹑?
C.为什么(能)望见悬挂在院子里的鹌鹑?
D.我们望见悬挂在你(们)的院子里的是鹌鹑吗?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6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非课改区)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李兴濂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贯穿于自然、宇宙中的精神情境和灵魂增长力量。它犹如使生命颤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的力量,涌动着精神、灵魂、生命之流,贯穿于人的性灵肉身与理性心智之中,贯穿于宇宙的一切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般的无穷无尽地向上涌现。它是根植于一切精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在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以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深夜星河。“每当他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光涛般汹涌而来……”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那就是我们称之为世界和太阳的天体;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引领着崇高和庄严,在人世中行走。穿透灵魂,直接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作为生命力最终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穿上军大衣,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披着金色的大衣从万顷碧波上踏着朝露而来,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形态。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看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如洗的碧空,把我一个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又一次,在诺日朗,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卑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选自《读者》有改动)
1.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主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2.老画家、贝多芬在“仰望”中各得到了什么?
3.划线句“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一个遥远未来的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的含义是什么?
4.作者抓住了诺日朗大瀑布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加粗词“跌”好在哪里?
5.把你平时仰望中激起的心底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写下来。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碑(节选)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在天安门广场。(A)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背面的碑文,我细细的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B)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得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爱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C)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给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答:①夯实:_______________ ②注释:______________
2、标题“读碑”中的“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两次读碑认识有什么变化?
答:①“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②两次读碑认识的变化是_________。
3、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结构上_________的作用;②内容上_________的作用。
4、选文中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或者在表达上有特色,或者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第____句,你的解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文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下面列出的人物中哪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如果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来概括革命先烈们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哪里一句?
A、闻一多 B、鲁迅 C、《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 D、范仲淹
答:①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的人物是:___________
②文天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碑,读出了“悲壮感和使命感”,你读本文读出了些什么?请说说你读本文后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一课一练(开明版)初二(三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东郊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②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000米,南北宽度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决定将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③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万亩,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400余万元。
④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000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覆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的气氛之中。
⑤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⑦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龟跌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⑧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万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②灵柩( )③突兀( )
④远眺( )⑤纤细( )⑥深邃( )
⑦机械( )⑧南麓( )⑨横匾( )
⑩镌刻( )
2.为文中画□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1分)
[ ]
A.甲称道 乙肃穆 丙奇妙
B.甲称赞 乙肃穆 丙奇特
C.甲称颂 乙肃静 丙奇妙
D.甲赞颂 乙肃静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绍了钟山怎样的地势及环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南北宽度仅3000米中加粗词语“仅”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园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写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绍的中山陵的结构布局,并指出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写了大平台上所见景色,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为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