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出下面加粗字的古义。
今齐地方千里

A、土地方圆
B、表处所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陕西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晴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逸: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劲的奏章。⑨舛:音chua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适一钱于地              堕_____________
(2)其去而俯拾焉          俟_____________
(3)急欲面陈                     陈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_(只填序号)。
  践jiàn①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一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ou)之子,笾豆有~。”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3.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加粗的文字断句。 
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寺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探囊胠箧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选: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音chu3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适一钱于地(  )

其去而俯拾焉(  )

③急欲面(  )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ji4n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u)之子,笾豆有~。”

  ji3n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3)认真阅读全文,用“/”给加粗的文字断句。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5)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①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体育场,沿蜿蜒山路下山,来到蒙椎克山脚那巨大的喷水池旁,看水花四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在灯光中溢彩流光,忽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让我忽然觉得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透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体育才迸发的旋律,是体育才具有的魅力,是体育才能给予我的情感。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烂烂的夜空。我的心中溢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的美好。

  ②你就会在那一刻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并超越着一切。

  ③人们常说体育是一种艺术。体育,确实含有艺术的成分,比如它的力与美、速度和造型。但体育远远地超越了艺术,体育和艺术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体育不仅是表演,而始终是比赛着的,没有比赛,便没有了体育。当然,艺术也有比赛,比如歌咏比赛、舞蹈比赛、钢琴比赛等等,但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这是因为艺术比赛更多有主观性和弹性,只有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公分中决胜负,才具有包括艺术在内的任何其他比赛没有的相对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我们就会看到体育要比艺术涵盖的面宽阔得多,它是人类对自己生存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不对等,以及隐藏的肮脏、黑暗、罪恶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体育和我们人类自身的较量中,在不断物化不断堕落的人类希望清洗自身、超越自身的理想寄托上,体育才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惟一不用翻译,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所有人都能懂得的语言,体育是这个世界上的泛宗教。

  ⑤美国电影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被聘请为今年全球体育终身奖颁奖大会的颁奖嘉宾,他激动地说,我们所演的一切电影的结果都是可以预测的,只有体育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电影里充满的戏剧性是无法和体育的戏剧性相比的,在体育的戏剧性中才能够出现英雄。

  ⑥他说得很精彩。体育和戏剧都起源于古希腊。可以说它们是同根同脉的两棵大树,不同之处在于盛开着两种不同花朵:如果说戏剧原始的磁力在于对生活的想像和憧憬,那么,体育原始的魅力就在于对茫茫不可知的自然同时也是对人自身的挑战和期待。可以这样说,从一开始戏剧是“浪漫主义”的,体育是“现实主义”的,它们各自所产生的悬念自然就不会相同,它们各自的期待更会拉开了本质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来看古希腊剧场会让我们产生悲壮之感,而看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却让我们产生神圣之情。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来,人们看惯了各种各样的戏剧电影之后,还要兴致勃勃地看体育比赛的一个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因素吧?

  ⑦确实是这样的,体育充满着一种在别处难以录觅和拥用的神圣感,置身于体育馆和体育场中,同在音乐厅中和展览馆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在咖啡馆,或是在超市、酒吧、快餐店中的感觉更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1)请给选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加粗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仿写这个句子。

3)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5)你怎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体育是这个世界上的泛宗教”?

6)第⑦段中作者写道“体育充满着一种在别处难以寻觅和拥有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具体体现在哪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力提升指导丛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2006年初中语文总复习(下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

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恐不能

(2)待尔成人,吾

(3)不期月

(3)

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

sh4n①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②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③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曰:‘~。’乃南征。”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

(4)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

其夫呓语。

C.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6)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原因:

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湛江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母亲的守望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1)年轻时代:________;20年后回家时:________

(2)变化原因:________

5、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守望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
年轻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后回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吉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爱的“号兵”
琦君
  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
  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
  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下面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
  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有家里人洗。”
  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
  “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
  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
  他在周会上向大家作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
  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
  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点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
  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的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越有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
  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
  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选自《母亲的金手表》,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正危坐(     ) ②浩(     ) ③通(     ) ④绰有余(     )
2.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读到细腻、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任选其一即可)
①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号兵”是沈琪听课分心时,信笔拈来安给沈先生的绰号,她运用谐音的创意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文中沈先生的一席话又让我们对“号兵”的名称领略到新的意义,通过他的引导,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阅读文章,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2006·陕西课改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俊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惭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选: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音chu3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适一钱于地(  )

其去而俯拾焉(  )

③急欲面(  )

(2)下面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ji4n①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u)之子,笾豆有~。”ji3n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3)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加粗的文字断句。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5)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05长春)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文章题目中“讽”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邹忌八尺有余(  )

②朝衣冠(  )

我也(  )

④王之甚矣(  )

3)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4)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5)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6)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八年级上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48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之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

  注: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

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恐不能之________________

(2)待尔成人,吾也。________

(3)不期月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sh4n①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

②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

③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

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德传》:“太祖曰:‘-。’乃南征。”

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

(4)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

其夫呓语。

C.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__________________

(6)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

认识: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