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借助)

蒙故业,遗策(沿袭)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接受) 低眉手续续弹(随意)
B、顺风而呼,声非加也(快,飞快) 赵奢之伦其兵(统率,统领)
  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尽) 所守非亲(倘若)
C、罟不入洿池(屡次,多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小,狭小)
  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 如何四纪为天子(四十八年)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喻边防屏障)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糊涂)
  积土成山,风雨兴(兼词,于之) 丛菊两开他日泪(往日)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借助) 蒙故业,遗策(沿袭)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接受) 低眉手续续弹(随意)
B、顺风而呼,声非加也(快,飞快) 赵奢之伦其兵(统率,统领)
  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尽) 所守非亲(倘若)
C、罟不入洿池(屡次,多次)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小,狭小)
  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 如何四纪为天子(四十八年)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喻边防屏障)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糊涂)
  积土成山,风雨兴(兼词,于之) 丛菊两开他日泪(往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 A.
    其后秦赵,石城(攻下)而君幸赵王(被)臣尝有罪,计欲亡赵走燕(偷偷)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判处)
  2. B.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传以美人及左右(显示)匈奴使来,汉亦之以相当(抵押)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3. C.
    相如持璧却立(但是)天雨雪,武卧雪(下)公车特征拜郎中,迁为太史令(两次)度道里遇之礼毕(估计)
  4. D.
    秦贪,其强(凭借,依仗)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责备)秦王恐其破璧,乃谢(道歉)固请,有司案图(审察、察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 A.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对死亡的人也不同情。殒,死亡。恤,怜悯,“怜恤”“体恤”之“恤”也为此意。)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
  2. B.
    日影反照,室洞然。(才)庭中为篱,已为墙。(当初,最初)
  3. C.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句末语气词,与“何”相应,表示疑问语气。)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
  4. D.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这里指“山的南面”)又非蠢蠢求钱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指人们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8周周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15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B.席以露床,以枣脯啖:给……吃

C.有敢以马者,罪至死谏:规劝

D.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家财半助边。输:捐献   
B.人皆从式,式何故冤。见:我 
C.于是上久不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之。善:认为……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轨之臣不可以化而乱法 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B.尊显风百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旌其所为 
C.上贤,下诏曰……填然鼓,兵刃既接 
D.虽未战,可谓义形内矣内惑郑袖,外欺于张仪 
【小题3】联系全文看,下列关于卜式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内心有高尚品德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郎官、县令升至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小题4】用 / 把下列句子断开(3分)
初 式 不 愿 为 郎 上 曰 吾 有 羊 在 上 林 中 欲 令 子 牧 之 岁 余 羊 肥 息
【小题5】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的句子。(6分)
(1)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译文:                                                                        
(2)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曹操)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评曰: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传曰“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其此之谓欤!                (陈寿《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
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至于植者,岂能兴难?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动心,亦良有以也。                     (鱼豢《魏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简易,不治威仪治:讲究、注重B.不自雕励,饮酒不节雕励:雕饰
C.文帝(曹丕)御之以术御:统治D.公车令坐死坐死:因罪处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植既以才见异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B.文帝(曹丕)御之以术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C.于是以罪诛修今王鼓乐于此(《庄暴见孟子》)
D.于是悔而罢之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庄暴见孟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表明曹植“特见宠爱”和“植宠日衰”的原因的一组是
⑴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⑵植援笔立成,可观  
⑶性简易,不治威仪                    ⑷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⑸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⑺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⑻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
A.⑴⑵⑷/⑸⑹B.⑴⑷/⑸⑺⑻
C.⑵⑶⑷/⑹⑺D.⑶⑷/⑸⑹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十多岁就博览群书,下笔成文,以至使曹操以为是请人代写的,后来,在新落成的铜雀台上的比试中,曹植因其出众的才华让曹操非常看重。
B.曹植原来性情平和,生活简朴,不事张扬,加之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曹操对他很宠爱,曾多次想立他为太子,但他后来放任无忌,最终失宠于曹操。
C.曹植做事任性,饮酒无度,加上又不像曹丕那样善于伪装自己讨人欢心,渐渐失去了曹操的宠信。后来司马门和醉酒事件是他当不成太子的失望心情的流露。
D.失势之后的曹植虽内心充满怨愤,但还希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多次请求曹丕会见,好让自己被赏识,受重用,但终未如愿,只得郁郁寡欢,英年早亡。
小题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陈寿和鱼豢的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寿和鱼豢都认为曹植才华横溢,鱼豢认为曹植文章文采华美,好像有神助一般,陈寿认为曹植的文采足以流传后世,特别是在齐楚两地。
B.陈寿认为曹植的悲剧源自其不能自我克制、不懂退让以及缺少远虑的性格,这是从本质上对曹植由宠而罢悲剧因素的把握,对读者很有启发意义。
C.鱼豢认为曹植本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人,是不会发生灾难的,同时鱼豢根据自己对曹植文采的感受,推想曹操当初被他的文章感染,也是很有道理的。
D.陈寿和鱼豢都对曹植的不幸感到惋惜,但都认为曹植的悲剧除了自己的错误外,曹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陈寿说得委婉,鱼豢说得直截。
小题6:把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译文:                                                                      
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móu)。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柳宗元传》)

8.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侔:等同,相等,媲美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罹:遭到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用事:使用的事情    

D.尤精西汉,诗骚       诗骚:《诗经》和《离骚》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既为朋友着想又能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①禹锡有母年高②凡经其门,必为名士③当时流辈咸推之④蕴骚人之郁悼⑤仍出私钱赎之⑥请以柳州授禹锡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他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

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兄畿,咸宁中得疾,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淳行,赠以甘旨,含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

本州辟,不就。东宫初建,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导问含曰:“卿今莅名郡,政将何先?”答曰:“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导叹曰:“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未之官,复为侍中。以年老逊位。成帝美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固辞不受。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

人尝论少正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弃膳,盗跖为甚。”含曰:“为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咸服焉。

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

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丧在殡而邻家失火,移棺绋断,火将至而灭,佥以为淳诚所感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躬亲侍养    躬:亲自

B.含课励家人   课:督促

C.豫讨苏峻功   豫:预先

D.为恶彰露    彰:明显,显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颜含“雅重行实,抑绝浮伪”的一组是

(1)本州辟,不就   (2)隐伏之奸,非圣不诛   (3)简而有恩,明而能断

(4)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  (5)惟与邓攸深交  (6)遗命素棺薄敛

A.(1)(2)(3)  B.(4)(5)(6)  C.(1)(3)(5)  D.(2)(4)(6)

3.下列对文中有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含少时以孝悌闻名乡里。其兄颜畿有病,母亲和妻子服侍的有些厌倦,颜含却放弃一切家务,辛勤服侍,十几年如一日,江南豪右石崇听说了,非常敬佩,特赠美味以表敬意。

B.颜含曾被任命为吴郡太守,宰相王导问他上任后先干什么,他回答说:“先把游民从有钱人家征召出来,使他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不要几年,就会户给人足,礼乐教化得以恢复。”

C.颜含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有人想巴结王导,征求他的意见,他没有附和;强权人物桓温请求和他结为儿女亲家,他因为桓温的权位达到了极点,没有答应。

D.颜含儒雅质朴,品行敦厚,因此深受晋成帝的器重;为他办丧事期间邻居家失火,移动棺材时绳索又断了,火即将烧到棺材时就灭了,人们都认为是他的德行感动了神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

(2)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曾国藩实验学校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朝取一人焉,拔其  尤:特别优秀的

B.

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  缙绅:官员的代称

C.

于此,不能自引去  糜:被束缚

D.

二生以待老  资:资助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伯乐一过冀北野,而马群遂空

②罗而置幕下

B.

鈇钺镇河阳之三月

②于是石生为媒

C.

①小子后生,何考德而问业焉

②至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

①士大夫之去位巷处

②村中有少年好事

(3)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恃才能深藏不市者

B.

缙绅东西行过是都者

C.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将也

D.

留守相公首四韵诗歌其事

(4)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是韩愈担任河阳县令时为送处士温生赴任而写,联系写作背景和内容,体裁应视之为古代特有的赠序。

B.

文中运用了比喻,把伯乐比作大夫乌公,把千里马比作温生,极力称颂乌公的知人善用和温生的品德才学。

C.

作者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武适于幕下”的难能可贵,似怨实颂,且比正面称赞更有力。

D.

乌公虽然慧眼识贤者,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给东都带来了种种不良影响,从而使作者不禁扼腕叹惜。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

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

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归还

B.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勉强

C.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到……去

D.应侯不如文信侯专专擅大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B.乃封甘罗以为上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D.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1)臣请行之君其试臣(2)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4)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1)(3)(4)B.(2)(5)(6)C.(2)(3)(6)D.(2)(4)(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2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