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B、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
C、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D、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B、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
C、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D、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颇蔺相如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①君子之至于斯也          ②子路问成人         

B.③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④造次于是,颠沛必于是     

C.⑤夫然后之中国            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⑦什一,去关市之征        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吴顺恪六奇别传

清 王士祯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

10.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起,捉其臂曰         遽:于是,就

B.会王师入粤,逻者六奇   执:捉拿,拘捕

C.衣以絮衣,不,径去     谢:感谢

D.知关河厄塞形势         稔:熟悉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问:“何丐?”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询衣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C.厚资遣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查已酩酊,丐殊无酒容        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B.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C.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D.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4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选出下列短语中划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锄棘矜 ②钩长铩 ③万之势 ④大 ⑤一夫作
A、yōu qín jí chènɡ dù xié nán
B、yōu qín jǐ shènɡ duó xié nàn
C、yǒu jín jǐ chènɡ duó xié nàn
D、yǒu jín jí shènɡ duó qì nàn
2、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天下非小弱也——一作难,而七庙
B、万乘之势——以天下之士
C、秦以区区之地——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序八州而同列——强国请服,弱国入
3、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4、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5、翻译: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浙江省乐清市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2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削月割,以趋于亡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D.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暴霜露,斩荆棘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秦”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2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削月割,以趋于亡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D.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暴霜露,斩荆棘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秦”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2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削月割,以趋于亡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D.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暴霜露,斩荆棘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秦”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父墓者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经过

D.而不出之可也伏:掩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墓者,大中之罪人也乃设九宾礼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为辟于其身也,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乎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伪也若属皆为所虏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4.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3分)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父墓者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经过
D.而不出之可也伏:掩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墓者,大中之罪人也乃设九宾礼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为辟于其身也,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乎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伪也若属皆为所虏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小题4: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3分)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父墓者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经过
D.而不出之可也伏:掩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墓者,大中之罪人也乃设九宾礼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为辟于其身也,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乎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伪也若属皆为所虏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小题4】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3分)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