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2-26题。(12分)
甲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
乙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日:“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礼记?祭义》
【注】曾子(前505~前436),孔子弟子之一。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
22.中国儒家经典的“五经”是《 》、《 》、《礼记》、《 》和《 》。(1分)
23.概述甲文划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文都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来探讨孝的问题。
(B)甲文侧重论述孝的作用,乙文认为孝有高下之分。
(C)甲、乙文采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来强调各自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甲文语势充沛、说理层层推进。乙文观点鲜明、言简意赅。
25.曾子是否接受孔子的观点?结合甲乙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26.曾子认为“大孝尊亲”,《孝经》也认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谈谈你对此类观点的评价。(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节选)》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流浪的河流
吴林川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的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扁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花穹撒下清凉的光辉……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下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的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是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地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切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选自2003年第4期《中华活页文选》,选入时有改动)
1.从全文看人类的“流浪”与河流的“流浪”其实质有什么不同?
2.(1)本文第三段描写了冷水河的哪些特点?在行文上与下文有什么直接关联。
(2)本文倒数第二段提到“从此挣脱了世俗的枷锁”,其中“世俗的枷锁”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3.本文第七至十一段写了作者面对河流产生的独特感受,写了水的成长历程,高度赞扬了水的“生存智慧”。请联系全文分析写这些内容的作用和好处。(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开篇点出河流和人类的相似和不同,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相关话题;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力量的束缚,才能最终走出在流浪意识上的迷误。 |
B.本文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艺术表达技巧,并巧妙地融会在一起,确乎达到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艺术境界。 |
C.本文第五段说“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这里的“美景”主要是指冷水河,作者正是从冷水河的流浪上,感悟到了自己漂泊的身世,才引出了“淡淡的乡愁”。 |
D.本文第六段“臆想”冷水河的流经路线,并写到嘉陵江的流程,具体说明了河流通过“流浪”使水由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的生命历程。 |
E.结尾句“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中的“那里”从上文看,是指“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和“流动的水”,因为正是这些“河流”的“水”,才使“我”获得感悟和启迪,并找到了最终的精神归宿。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陈师锡字伯修,建州建阳人。熙宁中,游太学,有隽声。神宗知其材。及廷试,奏名在甲乙间,帝偶阅其文,屡读屡叹赏,顾侍臣曰:“此必陈师锡也。”启封果然,擢为第三。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轼得罪,捕诣台狱,亲朋多畏避不相见,师锡独出饯之,又安辑其家。
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上言:“宋兴,享国长久号称太平者,莫如仁宗,切考致治之本,不过延直言,御群下,进善退邪而已。亲览万机,见政事之多辟,辅佐之失职,一日罢去。其后,不次擢用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以成庆历、嘉佑之治。愿稽皇祖纳谏、御臣之意,以兴治功。”帝善其言。
元佑初,迁工部员外郎,提点开封县镇。畿内将官苛惨失士心,方大阅,群卒哗噪,将吏莫知所为。师锡驰至军,推首恶者致诸法,按阅如初,而劾斥其将,县人叹服。枢密院犹以事不先白为罪,罢知解州。历考功员外郎,知宣州、苏州。
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蔡京为翰林学士。师锡言:“京与弟卞同恶,迷国误朝。而京好大喜功,锐于改作,日夜交结内侍、戚里,以觊大用。若果用之,天下治乱自是而分,祖宗基业自是而隳矣。京援引死党至数百人,是皆国之深患,为陛下忧,为宗庙忧,为贤人君子忧,若出之于外,社稷之福也。”帝曰:“此于东朝有碍,卿为我处之。”对曰:“审尔,臣当具白太后。”遂上封事。
俄改考功郎中,师锡抗章言于帝曰:“臣在职数月,所言皆当今急务。若以为非,陛下方开纳褒奖;若以为是,则不应遽解言职。如蔡京典刑未正,愿受窜贬。”于是出知颖、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官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师锡始与陈瓘同论京、卞,时号“二陈”。绍兴中,赠直龙图阁。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游太学,有隽声 隽:美好 B.顾侍臣曰 顾:照顾
C.亲朋多畏避不相见 相:相互 D.臣当具白太后 具:具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若以为非,陛下方开纳褒奖 若属皆且为所虏
B.是皆国之深患 是寡人之过也
C.卿为我处之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天下治乱自是而分 今行而无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帝善其言 素善留侯张良
B.不次擢用杜衍 吾得兄事之
C.若出之于外 籍吏民,封府库
D.进善退邪而已 项伯杀人,臣活之
4.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使工以药淬之 以其无礼于晋
B.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 沛公安在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乃令秦武阳为副
D.此必陈锡师也 此亡秦之续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师锡年青时便颇有文名,但在廷试时,却差点落榜。只因为宋神宗亲自阅卷,才纠正了这一错误,将他列为第三名。
B.陈师锡一贯正直敢言,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就一再劝告神宗要善于察纳雅言,褒善黜恶。徽宗时,他又慷慨陈辞,历数奸臣蔡京等人的丑恶行径,恳请罢免蔡京之流,以利国家、民众。
C.陈师锡不仅有见识、有文才,而且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胆略和能力。一次军中发生内讧,他果断执法,查办了为首的闹事者,又罢免虐待士兵的将官,平息了内乱。
D.陈师锡请求罢免蔡京等人并无不妥之处,但他仍为自己的正直敢为付出了代价。虽一再陈明是非,仍被一再贬官削职。
6.翻译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枢密院犹以事不先白为罪,罢知解州。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赤壁赋》练习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立,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三国志·王粲传》)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以谦名公之胄胄:后代。 |
B.诏除黄门侍郎除:授予官职。 |
C.仗大众,志兼天下兼:兼善,兼济(使……受益)。 |
D.兴造制度,粲恒典之典:掌管,主持。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年既幼弱,容状短小/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B.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C.乃之荆州依刘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文武并用,英雄毕立/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粲才能突出的一项是( )
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②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③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④年既幼弱,容状短小 ⑤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⑥魏国既建,拜侍中 ⑦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⑤⑦ |
C.②③④⑥ |
D.②④⑤⑦ |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粲出身名门,才貌双全,少年得志,历仕汉魏两朝,直到进入朝廷的政治中心。 |
B.王粲在政治上依附曹操,曹操父子也倚重王粲。 |
C.当时袁绍、刘表都是地方割据势力,他们不能得天下的原因之一是不能重用人才,而曹操则与他们相反,这也是曹操能统一中国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
D.在曹操政权建立之初,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①,擢户部主事,成祖即位,转左侍郎。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七年,帝北巡,命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有二指挥冒月廪,帝欲斩之。原吉曰:“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乃止。……(宣宗)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同列有善,即采纳之。 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曰:“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吕震尝倾原告。震为子请官,原吉以震在“请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曰:“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尝夜阅爱书②,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② 。”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可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
[注]:①诇:音 xiòng 暗中观察 ②爱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③大辟:死刑。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吉危坐俨然 危坐:端正地坐着。
B. 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 经画:治理谋划。
C. 原吉有雅量 雅量:高难的气量。
D.君子不可以冥冥堕行 堕行:落马行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 B、太祖诇而异之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 D、同列有善,即采纳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项伯即入见沛公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竣,(原吉)还京师。
B、假(二指挥)实为盗,将何以加?
C、或有小过,(原吉)必为之掩覆。
D、夜归值雪,(同列)过禁门。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夏原吉勤奋敬业的一组是( )。
①民劳,吾何忍独适。
②帝取原吉櫜糗尝之,笑曰:“何恶也?”
③勿怖,污可浣也。
④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
⑤原吉顾时时称瑄才。
⑥尝夜阅爱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原吉在太学读书被选入宫中写皇帝诏令,他的表现严肃认真,明太祖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为户部主事。
B、夏原吉到浙西治理洪水,他辛勤操劳,与民同劳苦。后来皇帝要将两个冒领俸米的禁卫军官斩首,夏原吉则直言劝谏皇帝应按法律办事。
C、夏原吉待人宽厚,能纳人之善,容人之过,勇于承担过失责任。对于反对自己的人,也能为他办该办的事,实事求是地称赞他的才能。
D、夏原吉在审阅判定死刑类案子时慎之又慎。一次因和共事的官员外出饮酒,夜归遇雪,过宫门没下马,为此他检查了自己的行为。
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8分)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