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对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与郑人盟 (4)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5)闻寡人之耳者 (6)必庙礼之 (7)然后卑事夫差 (8)必庙礼之 (9)其继有在者乎 (10)乃自强步 (11)洁其居,美其服 (1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1)(12)/(3)(10)/(2)(8)(9)/(4)(6)/(7)/(5)(11) B.(1)(8)(12)/(3)(6)(10)/(2)(9)/(4)/(7)/(5)(11) C.(1)(8)(12)/(3)(6)(10)/(2)(9)/(4)(7)/(5)(11) D.(1)(4)/(8)(12)/(3)(6)(10)/(2)(7)(9)/(5)(11)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对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 ] |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与郑人盟 (4)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5)闻寡人之耳者 (6)必庙礼之 (7)然后卑事夫差 (8)必庙礼之 (9)其继有在者乎 (10)乃自强步 (11)洁其居,美其服 (1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1)(12)/(3)(10)/(2)(8)(9)/(4)(6)/(7)/(5)(11) B.(1)(8)(12)/(3)(6)(10)/(2)(9)/(4)/(7)/(5)(11) C.(1)(8)(12)/(3)(6)(10)/(2)(9)/(4)(7)/(5)(11) D.(1)(4)/(8)(12)/(3)(6)(10)/(2)(7)(9)/(5)(11)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设计指导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高手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核心学习与完全检测(高一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在文中□中加上标点。
2.下列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
①辞曰
[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③又欲肆其西封
[ ]
④唯君图之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粗字,哪一个跟该组例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
①例:无能为也已
[ ]
②例:越国以鄙远
[ ]
③例:失其所与
[ ]
④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4.选出与“何厌之有”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 ]
5.下列句中哪两句中加粗词活用情况相同?
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
[ ]
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其”与“吾其还也”中的“其”词性相同
[ ]
A.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C.王之好乐甚,则齐围其庶几乎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7.填空
①第一段中郑伯所以说:“吾不能早用子”,是因为烛之武的语中讲到____________以表歉意。
②“敢以烦执事”是个省略句,在“____________”字后边省略了“____________”指代____________
③最后一段中的“公曰”,根据前文及本段最后一句“亦去之”,可以推知这里的“公”,是指____________而不是指____________
④文中除注解提到的“陪”、“共”是通假字外,还有两个通假字,一个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8.简答题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句中的“邻”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与“邻之厚,君之薄也”两句中的“邻”是不是指同一个国家?____________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④“共其困乏”中的“其”指代谁?
⑤又欲肆其西封”的“其”指代哪国?____________
⑥“子犯请击之”中的“之”指代谁?____________
9.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意思是
[ ]
A.反映了他谦虚、谨慎
B.隐含对郑伯过去没有重用他的不满
C.不愿去见秦伯的托辞
D.为了衬托与突出下一句的意思
10.烛之武成功地说服秦伯退兵的原因,下列分析哪几项正确
[ ]
A.烛之武善于抓住敌方的矛盾
B.烛之武遇事谦虚、做事谨慎,不草率鲁莽
C.烛之武在分析斗争形势时,能处处以秦国的未来利益为着眼点
D.秦伯见郑国有烛之武这样善于辞令,长于分析的人才,估计郑国有许多能人,真的打起来,一定会失利,还是主动退兵的好
E.烛之武能从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和秦晋之间的历史交往阐述郑之存亡与秦之未来存在着重大利害关系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西桂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的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左右欲刃相如
D.置人所罾鱼腹中
(3)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然”“虽”,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何为其然也
②苏子愀然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4)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
A.何为其然也——何必吹出这样悲伤的音乐呢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和你是在江边打鱼砍柴的人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一生太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不能突然有所收获,只好借迎风吹萧来寄托情怀
(5)解释下列句中“如”的意义。
(6)对这两段选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的兵力强大和地盘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个字勾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在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
B.选文第一段紧承上段泛舟赏景之“乐”展开,突显一个“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C.选文的第二段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注意到事物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实际上作者主要阐述的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并以此表达豁达乐观的态度。
D.选文第二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但仔细看来,作者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反驳客人的观点,稍嫌牵强。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的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左右欲刃相如
D.置人所罾鱼腹中
(3)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然”“虽”,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何为其然也
②苏子愀然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4)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
A.何为其然也——何必吹出这样悲伤的音乐呢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和你是在江边打鱼砍柴的人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一生太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不能突然有所收获,只好借迎风吹萧来寄托情怀
(5)解释下列句中“如”的意义。
(6)对这两段选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的兵力强大和地盘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个字勾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在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
B.选文第一段紧承上段泛舟赏景之“乐”展开,突显一个“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C.选文的第二段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注意到事物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实际上作者主要阐述的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并以此表达豁达乐观的态度。
D.选文第二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但仔细看来,作者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反驳客人的观点,稍嫌牵强。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美鸡自分不能当分:料想 |
B.美鸡将不堪堪:经得起,忍受 |
C.巨鸡失势遁去遁:逃走 |
D.美鸡乘势蹑其后蹑:踢,蹬 |
A.且前且后,两两相持示赵弱且怯也 |
B.不知美鸡置身何所作计何不量 |
C.亦得一加于巨鸡得复见将军于此 |
D.乃手搏巨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A.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
B.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
C.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竞以此了一日也 |
D.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竞以此了/一日也 |
A.本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形体、姿态、气势等方面写“巨鸡”与“美鸡”相争斗,形神逼肖,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
B.袁麽道曾在朝中任职,但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文章多写身边琐事,情调闲适,诙谐风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
C.作者写斗鸡,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原本平淡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摇曳多姿,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了深刻的主题。 |
D.本文可认为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也可认为是一篇寓言式作品,作者借童子之口讥讽两书生的话中暗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斗鸡记
(明)袁宏道
余向在山居,南邻一姓金氏,隐于掾,爱畜美鸡。一姓蒋氏,隐于商,从燕地归,得一巨鸡。燕地种原巨,而此巨特甚。足高尺许,粗毛厉嘴,行迟迟,有野鹳状,婆娑可人。群鸡见之,辄避去。独掾隐家一鸡,纵步饮啄如常,玉羽金冠,娟然更又可人。然其体状,较之巨鸡,止可五之一。巨鸡遇之,侮其小,随意加啄。美鸡体状虽小,气不肯下,便跃然起斗。巨鸡张翅雄视,时欲即下;美鸡惟凝意抵防,不敢轻发。于是各张武勇,且前且后,两两相持,每费余刻。巨鸡或逞雄一下,美鸡自分不能当,即乘来势,从匿巨鸡胯下,避其冲甚巧。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美鸡从巨鸡尾后腾起,乘其不意,亦得一加于巨鸡。巨鸡才一受毒,便怒张扑来,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余自初观斗至此,大抵见美鸡或得一捷,则大生欢喜,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卒不可得,而亦终不想及为之所,美鸡将不堪。
余正在烦恼间,有童子从东来,停足凝眸,既而抱不平,乃手搏巨鸡,容美鸡恣意数啄,复大挥巨鸡几掌。巨鸡失势遁去,美鸡乘势蹑其后,直抵其家。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如是再四。适两书生过,见童子谆谆用意为此,乃笑曰:“我未见人而乃与畜类相搏以为事也。”童子曰:“较之逮立蔓型号纱与豪家横族共搏小民,不犹愈耶?”两书生愧去。
余久病,未尝出里许,世间锄强扶弱豪行快举,了不得见;见此以为奇,逢人便说。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鸡自分不能当分:料想 |
B.美鸡将不堪堪:经得起,忍受 |
C.巨鸡失势遁去遁:逃走 |
D.美鸡乘势蹑其后蹑:踢,蹬 |
A.且前且后,两两相持示赵弱且怯也 |
B.不知美鸡置身何所作计何不量 |
C.亦得一加于巨鸡得复见将军于此 |
D.乃手搏巨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A.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
B.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
C.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竞以此了一日也 |
D.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说而笑笑而跳/竞以此了/一日也 |
A.本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形体、姿态、气势等方面写“巨鸡”与“美鸡”相争斗,形神逼肖,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
B.袁麽道曾在朝中任职,但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文章多写身边琐事,情调闲适,诙谐风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
C.作者写斗鸡,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原本平淡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摇曳多姿,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了深刻的主题。 |
D.本文可认为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也可认为是一篇寓言式作品,作者借童子之口讥讽两书生的话中暗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