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敛赀财以送其行——不赂者以赂者丧 |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会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敛赀财以送其行——不赂者以赂者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03 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敛赀财以送其行——不赂者以赂者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C.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D.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 B.
窃为大王不取也 谁为大王为此计
- C.
卮酒安足辞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D.
嬉戏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13
[ ]
A.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D.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其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为
A.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C.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师不必贤于弟子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高一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第162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8
|
阅读课文“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到“吾属今为之虏矣”,完成下题。
| (1) |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
A.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
B.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
C. |
大王来何操 操:拿,文中是指携带
|
D. |
再拜 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
A. |
乃 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B. |
公为我献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C. |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D.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何辞为
|
|
(3)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吾属今为之虏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
樊哙献计的核心是什么?这里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
这两段文字是鸿门宴的结局部分,文中最能体现出刘邦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鲁人高二版 2009-2010学年 第6期 总第162期 鲁教版
题型:048
|
阅读回答问题
颜回攫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选自《论语》)
|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穷:困窘,这里指包围
|
B. |
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谒:拜请
|
C. |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馈:喂,这里指向尊长进食
|
D. |
向 者煤炱入甑中 向:介词,“对”
|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 |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B. |
①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
C. |
①所恃者心也
②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
D. |
①向者煤炱入甑中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颜回攫甑”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及其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那一段时期。
|
B. |
颜回将饭做好以后,因为饥饿难当,便偷偷地吃了一口,然后请孔子进食。
|
C. |
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于是便假装没看见,假托自己所做的梦含蓄地批评了颜回。
|
D.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信者不疑,疑者不信”的原则,不能只凭表象判断是非。
|
|
(4)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高二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09-2010学年 第19期 总第175期 人教课标版(选修)
题型:048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颜回攫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选自《论语》)
|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穷:困窘,这里指包围
|
B. |
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谒:拜请
|
C. |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馈:喂,这里指向尊长进食
|
D. |
向 者煤炱入甑中 向:介词,对
|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 |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B. |
①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
C. |
①所恃者心也
②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
D. |
①向者煤炱入甑中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颜回攫甑”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及其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那一段时期。
|
B. |
颜回将饭做好以后,因为饥饿难当,便偷偷地吃了一口,然后请孔子进食。
|
C. |
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于是便假装没看见,假托自己所做的梦含蓄地批评了颜回。
|
D.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信者不疑,疑者不信”的原则,不能只凭表象判断是非。
|
|
(4)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