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的著作,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作品之一。
D.《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轲言行的书,后人把他列入“四书”。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的著作,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作品之一。
D.《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轲言行的书,后人把他列入“四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设计必修五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题型:01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鲁滨逊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的自然环境和细节描写,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和浮华、空洞的文体风格,为英国现实主义启蒙小说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B.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C.伍尔夫在《读〈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是:读者可以“通过小说的发展”(理论)、“通过作者的生平”(传记)以及“掌握这位小说家的透视法”三种方法来解读作家的作品。

D.《读〈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从体裁上分析,是一篇文艺评论随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文艺评论行文从容挥洒,无固定格式,但是针对性强,且多有理论支撑自己的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6届山东泰安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也,而闻者彰。          疾:强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

C.君子不齿                        不齿:极度鄙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顺风呼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或不,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B.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凭借
C.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耻:以……为耻
D.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族:家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望矣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或不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
B.《劝学》选段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批判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也,而闻者彰。疾:强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风尚
C.君子不齿 不齿:极度鄙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惑:糊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顺风呼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中语文同步·单元练习册 题型:013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房龙的《宽容》是部通俗的历史著作,初版于1925年。这部缕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书是用散文诗的形式写成的,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B.《<宽容>序言》是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该书的主旨的;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新思想,扼杀真理。

C.“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总是同传统的错误的东西相对立的,人们在抛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时有时需要一个过程,怀有旧观念的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新观念是可以谅解的,但最低限度应对异见宽容,应该容许异见。

D.“宽容”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也可以是: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宽容,就是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房龙的《宽容》是部通俗的历史著作,初版于1925年。这部缕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书是用散文诗的形式写成的,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B.《<宽容>序言》是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该书的主旨的;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新思想,扼杀真理。

C.“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总是同传统的错误的东西相对立的,人们在抛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时有时需要一个过程,怀有旧观念的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新观念是可以谅解的,但最低限度应对异见宽容,应该容许异见。

D.“宽容”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也可以是: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宽容,就是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吹牛的资本

郑连根

中国传统的道德是推崇谦逊、反对骄傲的,附带着,也就反感吹牛。可是,无论翻看史书,还是观察身边现象,爱吹牛的人还是很多。而且,不少大名鼎鼎的人也爱吹牛。若不信,我可举例说明。

司马迁,中国一流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道德文章堪称后人典范,可他吹牛的口气也不小。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岂敢让焉?”意思是说,五百年而圣人出,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个孔子,到今天,孔子死了又五百年了,面对着“继承”圣人事业的重任,我司马迁怎么敢让给别人呢?看看,直接拿自己与周公、孔子之类的圣人相比,这哪里有一点谦虚的影子?当然,司马迁说到做到,他写出了《史记》。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足以让他跻身文化巨人的行列,所以,后人会把司马迁的吹牛说成是当仁不让!

大名鼎鼎的苏轼也爱吹牛,他说:“我本不擅书,知书莫若我。”意思是说:我老苏本来不擅长书法(或许这与他的诗、词、文相比),可是,若论对书法的理解没人能超过我。这话以自谦之辞道出自负之心,自得自信之情溢于言表。他还说,我老苏写书法,不能把纸全部写满,要留下足够长的空白,以便让五百年内的后人在上面写下赞美我的话。谁能说这话不带有吹牛的色彩?可是,苏轼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十项全能”(柏杨语),他的诗、词、文、书法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后人对他的赞美岂止“五百年”?

相似的情形还发生在欧阳修的身上,他写了一首吟咏庐山的诗,便说当时的人谁也写不出来,只有唐朝的李白能行;又写了一首《名妃曲》,就说这首诗的后篇连李白也写不出来,只有杜甫能行,至于这首诗的前篇,就连杜甫也写不出来,只有我欧阳修才成。这样的话,如果出自常人之口,他非被众人的唾沫淹死不可。可是,说这话的是北宋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顶尖的散文大师,他吹牛有资本,别人也不好反驳,只好说他这是真性情。

而且,吹牛这事还有传染性,前人吹牛的思路、语气、方法,常常被后人模仿,借以说明我就是吹牛也是有学问有“师承”的。著名画家张大千就借鉴了欧阳修吹牛的思路,他画了一幅《青城山景》,效仿欧阳修的方式自赞,说自己的这幅画“宋人有其雄奇而无其温润,元人有其气韵而无其博大,明清以来毋论矣”。这算不算吹牛?当然算。不过,人们可以从张大千的自夸中看到他的艺术自信和“挑战意识”。如果没有艺术自信,没有敢于挑战前人、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那张大千还能是张大千吗?

李敖更善于吹牛,他曾说,五十年以来和五百年之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有人对他的这种说法提出质疑,他便举出前文提到的司马迁、苏轼等人的例子进行反驳,说如果你们要骂我吹牛,请先骂司马迁、苏东坡等人一一我这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

由此看来,吹牛还是不吹牛,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和才能高下的标准。吹牛本身不是什么大错,错就错在有些人爱吹牛却又没有足够的资本。嘴上说的是“亩产万斤粮”,可实际上连亩产千斤都做不到,这样的吹牛害国害民。所以,奉劝爱吹牛的人,在大话出口以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本钱,说出去的话到底能落实几分?

另外,我还觉得,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吹吹牛是可以理解的一一夸张变形本来就是一种艺术手法,他们用惯了,话里话外难免会有职业特点。可是政府官员就不应吹牛,因为他们讲的是实事求是,职业特点要求他们不能像文学家、艺术家那样惯于使用夸张的手法。可现在的实际情形是,一些政府官员惯于把成绩夸大,再夸大,把缺点缩小,再缩小。

不该吹牛的乱吹牛,这算不算是一种可怕的错位?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伟人吹牛是真性情,凡人吹牛则是毛病,因为中国传统道德推崇谦逊,反感吹牛。

B.欧阳修爱吹牛,他认为李白诗歌造诣不如杜甫,而杜甫与自己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C.后人吹牛往往模仿前人的思路、语气和方法,借以说明自己吹牛也是有学问有师承的。

D.吹牛本身不是什么大错,错就错在有些人吹牛以前没有掂量自己是否有说大话的本钱。

E.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吹吹牛是可以理解的,政府官员不应吹牛,这是由职业特点决定的。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吹牛还是不吹牛,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和才能高下的标准”的一项是

A.张大千自评画作《青城山景》,宋人有其雄奇而无其温润,元人有其气韵而无其博大,明清以来就更无法相比了。

B.李敖曾说,五十年以来和五百年之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C.欧阳修写了一首吟咏庐山的诗,便说同时代的人谁也写不出来,只有唐朝的李白能行。

D.苏轼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十项全能”,他的诗、词、文、书法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3.文章连续列举了多个名人吹牛的例子,你认为这是重复吗?为什么?

 

4.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吹牛者需要有哪些“资本”,并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一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B.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C.非能水也                      水:游泳

D.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假如人类是“六指”
杨孝文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是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6根手指,现在的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之所以采用10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10根手指有关。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如果人类拥有12根手指,那么12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我们的阅读能力取决于字母的形状。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同样,12根手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毕竟12要比10更为复杂。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自然选择并没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如果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这是数量极少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例如熊猫。熊猫的最小手指远侧长有一根与拇指类似的“手指”,它是腕骨的延伸,帮助熊猫抓握竹子。
塔宾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动物王国的每肢五指(趾)原则,他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肢体定律”。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用于预测基于身体大小的最佳肢体数量。根据这一定律,如果肢体相对于身体来说较长,最理想的肢体数量为6个(例如昆虫);如果相对较短,数量则越多越好(例如千足虫)。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这一肢体定律同样适用。考虑到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才能轻松弯向手掌,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所以说,5根手指是进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手指数量。
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曾对手与大脑的关系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在他看来,6根手指显然“太多”。现代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无论是3根还是4根都能拥有和5根手指一样出色的性能。他说:“如果要在4根和6根手指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4根。”
(摘编自《百科知识》)
【小题1】下列关于“额外的一根手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额外的一根手指能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总之,对某些事情来说,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B.额外的一根手指能使手掌更为宽大,这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会有作用,如篮球,更宽大的手能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选手。
C.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手的灵巧性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指决定,和手指的多少没关系。
D.额外的一根手指可能引起数学上的变革,会将10进位制,改变为12进制,这对人类的数学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额外的一根手指是一种遗传错误,被视为一种生理缺陷,因为这个额外的手指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的优势。
B.如人类一定要拥有第6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但自然选择从来没让第6根手指存在。
C.长有额外的一根手指是极少数量的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比如,熊猫就长有这样的“手指”。
D.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只需3根或4根手指就具有出色的性能。根据这个研究可以说明,人类不需要额外的一根手指。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计数采用10进制,这与人类拥有10根手指有关,这个说法符合人类文明采用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的人类学理论。
B.“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人们根据这个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出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是5根。
C.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根据塔宾“肢体定律”,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5根。
D.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通过对手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得出人类拥有6根手指并不理想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