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厚而薄于人——责:要求
B.也,人皆仰之——更:改正
C.人能弘道,非道人——弘:扩大,光大
D.逝者如斯夫,不昼夜——舍:舍弃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躬自厚而薄于人——责:要求
B.也,人皆仰之——更:改正
C.人能道,非道弘人——弘:弘扬,光大
D.逝者如斯夫,不昼夜——舍:舍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躬自厚而薄于人——责:要求
B.也,人皆仰之——更:改正
C.人能弘道,非道人——弘:扩大,光大
D.逝者如斯夫,不昼夜——舍:舍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控蛮荆而瓯越/引:连接。    ②都督阎公之雅/ 望:声望。  
B.①宇文新州之范/懿:美好。    ②童子何知,逢胜饯/躬:亲自。  
C.①访风景于阿/ 崇:高大的。    ②绣闼,俯雕甍 /披:开。    
D.①云销雨霁,彩彻明/区:地区。    ②他日庭,叨陪鲤对/趋:走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二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女也不爽,士其行  贰:两个。

B.

反是不思,亦焉哉  已:已经。

C.

之耽兮,犹可说也  士:士兵。

D.

思之,躬自悼矣  言:无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训练必修二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整理)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卷四二九)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事处      画:谋划,筹划。

B.

单车徒从     屏:屏退。

C.

大抵理以致其知  穷:穷究,追究到底。

D.

以研穷圣贤之经  训:教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悉厘革之       或五十步后止

B.

命父老解说,教子弟  薄赋敛,广蓄积,实仓廪,备水旱

C.

反躬以践实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D.

豆饭藜羹,率之共   竖子不足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朱熹主持南康军时,正值当地发生严重旱灾,朱熹很重视救灾措施,百姓大多得以活命;他还常到州郡的学校,招来学生,给他们讲学。

B.

浙东大饥荒时,朱熹积极运粮救灾,并单车独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县官员害怕受到惩罚,就有人毁谤朱熹政务荒疏。

C.

朱熹家境一向贫寒,以致常常断粮,需向别人借贷以维持生活,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他只好用豆饭藜汤招待。

D.

朱熹为学强调敬事上天,加强自我修养,写作的文章有一百卷。死后,朝廷还把他注释的“四书”定为学校的课本。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之耽兮,犹可说也。士:士兵

B.反是不思,亦焉哉!已:已经

C.静思之,躬自悼矣。言:无意义

D.女也不爽,士其行。贰:两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之耽兮,犹可说也。士:士兵

B.反是不思,亦焉哉!已:已经

C.静思之,躬自悼矣。言:无意义

D.女也不爽,士其行。贰:两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向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之为谒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取材于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注释:①吐握:吐哺握发的简称。比喻求贤之心切。②白屋:指平民,寒士。③仓头庐儿:奴仆。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出阁曰——引:推荐
B.颈企踵——延:伸长
C.卒昭公——逐:放逐
D.如是则事理——庶:众多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光闻,告吏勿持——师道不传也久矣
B.将军功德辅幼主——去六月息者也
C.望之是上疏——人之力而敝之
D.明陈职,以考功能——孰能讥之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都要让他们)裸体搜身除去兵器
B.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表达对平民的敬意
C.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
D.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然而过分靠近大树就会伤害树干,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萧望之反对霍光接见土民搜身去除兵器的作法,赞赏周公吐哺握发之礼。
B.萧望之因为不服从霍光不被任用,而顺从的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
C.大将军霍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霍禹、兄弟子山在朝廷里担任了要职。
D.萧望之举用贤才、利国利民的谏言得到宣帝的认同,因此官位一年三升。
5.文言文《萧望之传》中说“各从其志”,意思是“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请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或读过的文章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yàn 安闲)如也。常著文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léi 瘦)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对加粗词的解释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号焉
②忘怀得失,此自终
③良入,具告沛公
④解印去县,赋《归去来》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也不同
2、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不堪职,少日自解归(     )
②吏应束带见之(     )
③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乡里小人邪(     )
④解印县,乃赋《归去来》(     )
3、陶潜字元亮,是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诗人(流派),我们熟知的其代表性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二篇)
4、由文段可知,陶潜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性格填空,可任选三点作答。)
5、把下列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著文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宋书?陶潜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性酒,而家贫不能常得嗜:喜欢,爱好。
B.环萧然,不蔽风日堵:墙。
C.县吏应束带见之白:姓白的官吏。
D.短穿结,箪瓢屡空褐:粗布衣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良入,具告沛公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秦王还柱
C.因为号焉夫夷
D.其自序如此,时人谓实录胡为乎遑遑欲何
【小题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亲老家贫”和“幼稚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到彭泽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B.“公田悉令吏种秫稻”一事,从侧面证实了陶渊明的确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却名利得失的志向。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4分)
(2)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4分)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选自《游褒禅山记》)(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