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9、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1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8、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6~17题。
甲图
乙图
16.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17.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7、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
A.a B.b C.c D.d
15.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
A.a B.b C.c D.d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5、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0~12题。
10.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1.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12.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4、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回答8~9题。
8.该森林带是 ( )
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
9.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3、读下图,回答6~7题。
沿南纬某纬线乙大陆主要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6.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 )
A.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均为地中海气候
7.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D.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2、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
5.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1、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 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