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9242  39250  39256  39260  39266  39268  39272  39278  39280  39286  39292  39296  39298  39302  39308  39310  39316  39320  39322  39326  39328  39332  39334  39336  39337  39338  39340  39341  39342  39344  39346  39350  39352  39356  39358  39362  39368  39370  39376  39380  39382  39386  39392  39398  39400  39406  39410  39412  39418  39422  39428  39436  97155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5、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韩愈《师说》)

④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评卷人

得分

 

 

三、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1、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16、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状况的资料,根据这份资料内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前两题每题1分,后一题2分)

我国轿车供求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辆)

72

105

138

266

346

轿车产量(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柳中庸:唐代诗人。②啼鸟:这里指杜鹃鸟。古代常有“杜鹃啼血”之说。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中“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听”是此诗的“诗眼”,下面的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B.第二联中,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使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营造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欢快的景象。

    C.筝弦促动心弦,诗人在筝声中感时伤别,进而推人及己,触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江南歧路洛阳城”便道出了南北远离、两地相思之苦。

    D.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听筝时的感受,着眼于表现弹琴者精湛的技艺,可谓独具匠心,本诗堪称写艺人的佳作。

    E.诗题是“听筝”,诗的内容却又不直接写筝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发出“悲怨声”的形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

    ②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哪两个字又强化了这种情怀?(4分)

    答:                                                                     

                                                                              

    传达作者此时情怀的两个字是(    )(    ),强化这种情怀的两个字是(    )(    )。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12、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①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我国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②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后而得名。③此后,在邻近地区发现的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诸多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④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之多。

    注:①红山后:地名。

 

错误序号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